第92章 造紙術的麻布試驗_大秦海晏:嬴傒複辟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大秦海晏:嬴傒複辟記 > 第92章 造紙術的麻布試驗

第92章 造紙術的麻布試驗(1 / 1)

鹹陽太學的格物實驗室蒸騰著熱氣,嬴傒挽起衣袖,將麻布頭、破漁網和樹皮投入青銅蒸煮釜。太學弟子們圍在四周,目光緊盯著釜中翻湧的漿狀物,有人捏著玻璃記錄板,筆尖在蠟麵上沙沙滑動。

"溫度夠了嗎?"嬴傒轉頭問掌火的弟子。

"回公子,"少年擦了擦額角的汗,"已按您說的,用玻璃溫度計維持在八十度。"他舉起刻有雷紋的溫度計,液柱穩穩停在紅色標記處。

嬴傒點頭,取出玻璃碾壓機——這是用改良後的玻璃齒輪驅動的裝置,滾軸表麵刻著細密的螺紋。"現在把煮爛的原料撈出來,"他示意弟子們戴上玻璃手套,"放進碾壓機,先壓三遍。"

麻布漿經過碾壓,逐漸變成均勻的薄片。張良站在實驗室門口,折扇輕揮:"公子這是要變廢為寶?"

"不算變廢為寶,"嬴傒用玻璃鑷子夾起一片濕紙,"隻是讓無用之物,發揮該有的價值。"他望著薄如蟬翼的紙漿,想起現代博物館裡的西漢麻紙,心中泛起一陣感慨,"你看這紙,比竹簡輕便,比絲綢便宜,以後大秦的百姓,都能讀上書了。"

太學博士公孫敬捧著竹簡趕來,看見碾壓機中的紙漿,驚呼出聲:"此乃神術!當年蔡倫造皮紙,也不過如此!"

"蔡倫?"嬴傒挑眉,險些暴露心中驚濤駭浪。他穩了穩心神,笑道,"博士過譽了,這不過是格物之理。麻布含纖維,樹皮有膠質,混合蒸煮後纖維分離,再經碾壓成型,便是紙張。"

公孫敬顫抖著接過濕紙,對著陽光細看:"透光均勻,韌度竟不輸絲帛!公子可知,若此術推廣,天下學宮的竹簡可省七成!"

"何止學宮,"嬴傒示意弟子將紙張貼在木板上晾曬,"以後郡縣的告示、商社的賬本、百姓的地契,都能用紙來寫。"他摸出袖中的琉璃珠,珠內"傒"字與晾曬的紙張交相輝映,"甚至可以印書,讓《均田令》《農書》傳遍天下。"

張良的折扇頓了頓,眼中泛起精光:"若用活字印刷......"

"正是此意。"嬴傒接過話頭,"不過眼下先把造紙術吃透。公孫博士,明日起太學開設造紙科,你親自主持,如何?"

"老朽求之不得!"公孫敬激動得叩首,竹簡散落一地,"定當鞠躬儘瘁,讓此術惠及萬民!"

暮色降臨時,首批紙張晾曬完畢。嬴傒親自用狼毫在紙上書寫《均田令詳解》,墨汁滲入紙纖維,暈染出均勻的痕跡。"比竹簡順滑許多,"他對張良說,"而且吸墨快,不易暈染。"

"更妙的是輕便,"張良掂了掂紙卷,"同樣內容,竹簡要五車,這紙卷隻需半車。"他忽然壓低聲音,"公子可還記得,當年在敖倉燒的那些舊賬本?若是用紙......"

"若是用紙,便不會有那麼多陳糧爛在倉裡。"嬴傒接口,目光投向窗外的太學廣場。那裡新立的玻璃雕像在暮色中閃爍,刻著"格物致知"四個大字,"科技若是不能落地,便是空中樓閣。造紙術、紡織機、玻璃器,都該為百姓所用。"

子夜時分,實驗室的燭火依舊明亮。嬴傒伏在案頭改良造紙配方,太學弟子們輪流值守,有人在調配新的膠料,有人在測試紙張的耐水性。他忽然想起胡姬的密信,說後宮已用紙張抄寫《女戒》,不禁輕笑——那些舊貴族奉為經典的《女戒》,終將被更先進的思想取代。

"公子,"掌火的弟子忽然驚呼,"紙......紙著火了!"

嬴傒抬頭,隻見一張烘乾的紙張被燭火引燃,瞬間化作灰燼。他非但不慌,眼中反而泛起光芒:"記住這個現象,"他說,"紙張易燃,以後存放需注意防火。但換個角度想,若製成火折子......"

弟子們恍然大悟,紛紛記錄在玻璃板上。嬴傒望著跳動的火焰,想起現代的火柴,心中已有了新的計劃。科技的魅力就在於此,一個失敗的實驗,可能孕育著另一個發明。

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亮實驗室時,嬴傒終於完成了《造紙十法》的手稿。他望著案頭堆疊的紙張,想起三年前初到鹹陽,隻能在破布上記筆記,如今卻能造出真正的紙張。"秦歌,"他對著手稿低語,"你在實驗室沒能完成的事,我在兩千年前做到了。"

早朝過後,嬴傒帶著新紙覲見胡亥。少年皇帝摸著光滑的紙麵,驚歎不已:"皇叔真乃神人!這紙比朕的黃絹還要好用!"

"陛下若覺得好,"嬴傒呈上紙卷,"便請用此紙重抄《大秦律》,昭示天下。"他頓了頓,"另外,臣建議設立造紙監,專管紙張生產,同時禁止舊貴族壟斷麻布原料。"

"準奏!"胡亥大筆一揮,在紙上留下歪歪扭扭的"可"字,"皇叔看著辦,朕信你。"

走出鹹陽宮,嬴傒看見百姓們圍聚在公告欄前,好奇地盯著新貼的《均田令詳解》。有人用指尖輕觸紙張,仿佛在觸摸一個奇跡。一個識字的老儒生站在人群中,大聲誦讀條文,周圍百姓聽得聚精會神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"這是天書吧?"有人低語。

"不是天書,"老儒生笑道,"是攝政王造的紙,以後咱們都能用上!"

嬴傒聽著議論,心中湧起一陣暖流。他摸出琉璃珠,對著陽光轉動,珠內的光影與百姓的笑臉重疊。他知道,造紙術的成功不僅是技術的突破,更是文明的跨越。當文字不再被竹簡束縛,知識便能如活水般流入民間,滋養大秦的每一寸土地。

這一日,太學造紙科正式掛牌,公孫敬收了首批五十名弟子。嬴傒站在科館門前,看著弟子們抱著紙漿忙碌的身影,忽然想起現代大學的實驗室。雖然時空相隔千年,但探索未知、造福於民的初心,從未改變。

"公子,"張良遞來一杯茶,"胡姬娘娘送來消息,說後宮已用您的紙給皇子啟蒙。"

"好,"嬴傒輕笑,"讓皇子從小就知道,知識該寫在紙上,而非刻在竹簡上。"他頓了頓,目光投向遠方,"等活字印刷術成熟,要給每個郡縣都送一套印版,讓《農書》《醫書》《格物書》都能便宜流通。"

張良點頭,折扇上的齒輪圖案在陽光下轉動:"公子這是要讓大秦的每個角落,都亮起知識的燈。"

"是的,"嬴傒望著太學上空的朝陽,"而且這燈,永遠不會熄滅。"

造紙術的麻布試驗,就此成為大秦文明史上的重要裡程碑。那些曾經被丟棄的麻布頭、破漁網,在嬴傒和太學弟子的手中,變成了照亮未來的"天鏡之紙"。而這,不過是大秦科技巨輪轉動的一小步,更波瀾壯闊的變革,還在前方等待著他們。

喜歡大秦海晏:嬴傒複辟記請大家收藏:()大秦海晏:嬴傒複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斬神:天祖母讓我努力入編 回望之風雲驟起 大唐逆子:開局打斷青雀的腿! 氣納歸塵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救命!誤入戀綜,國民天後倒追我 精靈:退役冠軍的文娛生活 廢品回收站:核彈一噸五毛賣嘛? 山精女人 我把留守村打造成了首富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