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揣著趙四海那份沉甸甸的、既是巨大機遇又是潛在風險的提議。
張大山帶著鐵牛和石頭,腳步匆匆地趕回了青石村。
他的心,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麵,久久無法平靜。
一百兩銀子。
獨家供貨。
長期合作。
這每一個詞,都意味著他們這個家未來的軌跡,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。
是福是禍,尚未可知。
他知道,這個決定,絕不能由他一個人草率做出。
必須和家裡人,尤其是王氏和幾個已經懂事的大孩子,好好商量商量。
當晚,油燈下。
張大山將趙四海的提議,原原本本地向家人複述了一遍。
當聽到“一百兩銀子預付款”時,棚屋裡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呼聲。
饒是經曆了不少事情,王氏和孩子們還是被這個巨大的數字給震住了。
一百兩。
那是什麼概念?
足夠他們蓋起好幾座現在住的這種棚屋了。
足夠買下村裡好幾畝上等水田了。
足夠讓全家人好幾年吃穿不愁了。
“爹……那……那麼多錢?”石頭的眼睛瞪得溜圓,聲音都有些發顫。
就連一向沉穩的鐵牛,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。
花兒和丫丫更是捂住了嘴巴,滿臉的不敢置信。
王氏更是激動得雙手合十,喃喃道:“老天爺保佑……咱們家……真要轉運了?”
然而,激動過後,隨之而來的,是冷靜和思考。
張大山將與趙四海合作的利弊,特彆是獨家供貨可能帶來的風險,也一一向家人分析清楚。
“……也就是說,咱們以後挖到的藥材,就隻能賣給他趙掌櫃一個人了。”
“價錢雖然比這次高點,但以後要是彆的藥商出更高的價,咱們也不能賣了。”
“而且,拿了他一百兩銀子,就等於簽了賣身契,往後幾年都得給他一家供貨,還不清這錢,咱們就得一直被他捏在手裡。”
“這其中的風險,咱們得想清楚。”
聽完父親的分析,孩子們臉上的興奮也漸漸褪去,露出了思索的神色。
“爹,那趙掌櫃看著……不像壞人吧?”鐵牛悶聲問道,他更傾向於相信直覺。
“生意人,都是無利不起早。”張大山搖搖頭,“現在看著和氣,是因為咱們手裡的貨對他有用。”
“將來若是……誰也說不準。”
“那……咱們還要不要答應?”石頭有些猶豫了,他既渴望那筆巨款帶來的改變,又有些擔心失去自由。
“俺覺得……還是得答應。”一直沉默的花兒,忽然開口了,聲音雖然輕柔,卻很堅定。
“咱們家現在最缺的就是錢。”
“有了這一百兩銀子,咱們就能早點蓋新房,就能給小山攢夠讀書的錢,就能添置更好的農具……”
“至於風險……爹不是說了嗎?隻要咱們的貨一直好,趙掌櫃就不會輕易得罪咱們。”
“咱們自己爭氣,把日子過好了,手裡有糧有錢了,還怕他一個商人嗎?”
花兒的話,讓張大山和王氏都有些驚訝地看向她。
沒想到這個平日裡溫柔嫻靜的女兒,關鍵時刻竟有如此清晰的頭腦和魄力。
王氏也點了點頭,表示讚同:“花兒說得對。當家的,俺也覺得,這個機會難得,咱們得抓住。”
“大不了,咱們以後更用心侍弄藥材,保證讓他趙掌櫃離不開咱們。”
張大山看著妻子和兒女們眼中那份既謹慎又充滿渴望的光芒。
他知道,家人的想法,和他不謀而合。
風險固然存在,但機遇更加難得。
他們現在最需要的,就是快速積累資本,壯大自身。
趙四海的“投資”,無疑是一條捷徑。
當然,在具體條款上,必須小心謹慎,儘可能地規避風險。
第二天,張大山又特意去了一趟周先生那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