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是真的將他當成了可以信賴和依靠的主心骨。
如今張家有難,他們自然也願意伸出援手。
接下來,便是如何將受傷的鐵牛安全地送回家。
這深山老林裡,道路崎嶇,根本無法用擔架。
張大山當機立斷,讓石頭砍來兩根粗壯的竹竿,又解下自己和石頭身上的粗麻繩。
父子三人和張河等人一起,七手八腳地,用竹竿和繩索臨時製作了一個簡易的“滑竿”式坐兜。
讓鐵牛坐在上麵,由兩個力氣最大的漢子在前麵抬著。
張大山則在後麵小心地護著,防止顛簸。
一群人,就這樣,深一腳淺一腳地,艱難地,將受傷的鐵牛,從那危機四伏的深山之中,一步步地抬了出來。
回到家裡,王氏和花兒、丫丫她們早已焦急地等在門口。
看到鐵牛雖然臉色慘白,但總算是平安回來了,母女幾個都忍不住落下淚來。
將鐵牛安頓在炕上躺好之後。
張大山和王氏又鄭重地向張河、錢大爺等幾位熱心幫忙的鄰居道了謝。
王氏還特意從家裡拿出了一些新做的豆醬和一小壇剛出的米酒,非要讓他們帶回去。
鄰居們推辭不過,也知道這是張家的一片心意,便收下了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並再三叮囑他們好好照顧鐵牛,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,儘管開口。
送走了熱心的鄰居們。
新房裡,再次恢複了往日的寧靜,卻又多了一份不同尋常的凝重和……溫暖。
鐵牛的傷勢,成了全家人最牽掛的事情。
王氏和花兒、丫丫輪流守在他身邊,給他喂水、擦汗、更換草藥。
小山則會把自己從周先生那裡借來的、或者自己抄錄的一些有趣的故事,念給大哥聽,希望能分散他的注意力,減輕他的痛苦。
栓子和柱子這兩個平日裡最是調皮搗蛋的小子,此刻也變得異常乖巧懂事。
他們會主動幫著母親和姐姐們乾各種家務活,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人催促。
甚至還會把自己偷偷藏起來的、舍不得吃的野果,拿出來給大哥嘗嘗。
就連最小的豆子,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,用他那肉乎乎的小手,輕輕地給大哥捶捶腿,奶聲奶氣地說:“大哥不痛,豆子吹吹。”
一家人的心,因為鐵牛這次的意外,而前所未有地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。
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,那種在危難時刻迸發出的、不離不棄的守護。
讓這個剛剛經曆了太多磨難的家庭,變得更加堅不可摧。
張大山看著這一切,心中既是心疼,又是欣慰。
他心疼兒子遭受的痛苦,也心疼全家人因此而承受的壓力。
但他更欣慰於,孩子們在這場危機中所展現出的成長和擔當。
石頭在關鍵時刻的機智求援。
鐵牛在劇痛麵前的堅忍不拔。
其他孩子在兄長受傷後的懂事和關愛。
這些,都讓他看到了這個家未來的希望。
對那些在危難時刻伸出援手的善良鄰居。
他暗暗下定決心。
等鐵牛的傷勢好轉,等家裡的情況再穩定一些。
他一定要想辦法,回報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。
也要用自己的能力,去幫助更多像他們一樣,在困境中掙紮的、善良而淳樸的鄉鄰。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