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感慨,也帶著幾分……落寞。
“你說的這些問題,何嘗不是老夫日夜憂思之事?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這天下之大,朝堂之上袞袞諸公尚且束手無策,何況我等偏遠小民乎?”
“天災,非人力所能抗拒。官府不仁,非我等所能左右。人心貪婪,更是千古未變。”
他的語氣中,充滿了對現實的無奈和一種讀書人特有的悲憫。
“那……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?”張大山不甘心地問道。
“辦法,自然是有的。”周先生看了他一眼,眼中閃過一絲深意。
“隻是,這辦法,不在朝堂,不在官府,也不在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鄉紳大戶身上。”
“而在……民心,在……自強。”
“民心?自強?”張大山咀嚼著這四個字。
“沒錯。”周先生點頭,“你這次供水售糧,平抑糧價,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?”
“你以為,你隻是救了幾個人的性命?不。你救的,是人心。”
“你讓那些在絕望中掙紮的村民,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除了祈求和忍耐之外的另一種可能。”
“也讓他們看清了,誰才是真正為他們著想的人,誰又隻是披著羊皮的豺狼。”
“如今,你在村裡的威望,怕是早已超過了張有德那個隻知弄權、不恤民生的村長了吧?”
周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關鍵。
張大山默然。
他知道,周先生說的是事實。
經過這次旱災,他在村裡的聲望確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但這聲望,也像是一把雙刃劍,給他帶來了榮耀,也帶來了……更大的責任和風險。
“先生,小子明白您的意思。”他沉吟道,“可是,光有民心,似乎還不夠。”
“劉員外有錢有勢,張有德有族權在手。他們若是鐵了心要對付小子,小子怕是……”
“所以,才要‘自強’。”周先生打斷他,語氣變得堅定起來。
“你那曲轅犁,那水車,那炮製藥材的技藝,那釀酒製醬的方子,還有你腦子裡那些層出不窮的新奇想法……”
“這些,才是你真正的依仗,是你安身立命、發展壯大的根本。”
“你要做的,就是將這些‘本事’,儘快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和實力。”
“讓你的糧倉堆滿,讓你的錢袋充盈,讓你家的人手充足,讓你家的技術領先。”
“當你強大到一定程度,強大到張有德不敢輕易招惹,強大到劉員外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與你為敵的代價時。”
“你才能真正地,將那些所謂的‘民心’,轉化為可以調動的力量,才能真正地,為這個村子,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。”
周先生的這番話,如同晨鐘暮鼓,讓張大山的心神劇震。
他一直以為,自己最大的優勢是那些超越時代的知識和技術。
卻忽略了,在將這些知識技術轉化為現實力量的過程中,同樣需要策略,需要隱忍,需要積蓄。
也需要…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。
“至於張有德和劉員外,”周先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“他們之間的勾結,本就不是什麼牢不可破的同盟。”
“不過是各懷鬼胎,互相利用罷了。”
周先生的眼中,閃爍著老謀深算的智慧光芒。
他雖然避世隱居,但對這鄉村社會裡的權力遊戲和人心算計,卻看得比誰都透徹。
張大山聽著周先生這番鞭辟入裡的分析和指點,隻覺得茅塞頓開,心中那因為未來不確定而產生的迷茫和焦慮,也消散了不少。
他知道該怎麼做了。
“多謝先生指點。”他再次起身,鄭重地向周先生行了一禮。
“小子……茅塞頓開。”
“嗯。”周先生欣慰地點點頭,“孺子可教。”
“記住,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民心可用,亦可畏。凡事……三思而後行。”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