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被有心人學了去,仿製出來,甚至加以改進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那他們張家的產品,很快就會失去獨特性,麵臨激烈的市場競爭,甚至可能被取而代之。
更可怕的是,若是這些技術落入了不懷好意的人手中。
比如像劉員外那樣貪婪無度的小人,或者像張有德那樣擅長權術的偽君子。
他們很可能會利用這些技術來進一步壓榨百姓,或者反過來對付張家,那後果將不堪設想。
而且,大規模的技術輸出,必然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。
不僅僅是普通的村民和商人。
甚至可能引來官府、豪強、乃至更高層勢力的覬覦。
在這個“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”的時代。
過於先進的技術,有時候並非福音,反而可能招來殺身之禍。
張大山絕不敢忘記,當初僅僅是因為水車和曲轅犁的出現,就引來了村長和地主的聯合打壓。
若是讓外界知道,他手中還掌握著更多、更神奇、更有價值的技術。
那將會引來怎樣的風暴?他簡直不敢想象。
除此之外,還有技術傳授本身的難度和責任問題。
很多技術,看似簡單,實則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和悟性。
他能保證每一個學到技術的人,都能正確地應用,都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嗎?
若是有人學藝不精,或者故意偷工減料,生產出劣質產品,敗壞了名聲,他又該如何應對?
若是有人因為操作不當,或者技術應用失誤,造成了損失或傷亡,這份責任又該由誰來承擔?
這些,都是他不得不仔細考慮的現實問題。
他將自己的這些擔憂和考量,在一次家庭會議上,坦誠地與王氏和幾個已經能獨當一麵的大孩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。
“爹,俺覺得,這吃飯的本事,可不能輕易教給外人。”
石頭第一個表態,他的商人思維讓他本能地警惕技術外流帶來的競爭風險。
“咱們好不容易才琢磨出這些好東西,要是人人都知道了,那咱們還拿啥去跟趙掌櫃換錢?”
“二哥說的也有道理。”鐵牛甕聲甕氣地說道,“不過,像張河叔他們那樣,真心想學點本事過好日子的,咱們要是能幫一把,倒也不是不行。就是……得分人。”
他性子憨厚,不忍心看鄉鄰受苦,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防備之心。
花兒則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看法:“爹,娘,俺覺得,像咱們家織布的那些新花樣,還有染色的法子,要是傳出去了,肯定很快就有人學了去,到時候咱們的布就不好賣了。”
她更擔心的是自家產品的獨特性和市場競爭力。
小山則從更長遠的角度思考:“父親,孩兒以為,知識和技術,固然可以帶來財富,但也可能招致禍端。”
“《周易》有雲:‘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’。”
“咱們家現在根基尚淺,羽翼未豐。若是過早地將所有底牌都亮了出來,怕是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危險。”
“依孩兒之見,此事……宜緩圖,宜慎行。”
聽著孩子們各抒己見,條條是道。
張大山的心中,既是欣慰,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最初的判斷。
王氏最後總結道:“當家的,孩子們說的都有道理。這事兒關係重大,咱們寧可慢一點,穩一點,也絕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,而壞了長遠的根基。”
最終,經過全家人的反複商議和權衡。
張大山對於“技術輸出”這個問題,形成了一個初步的、也是極其謹慎的原則:
第一,核心技術,嚴守秘密。
對於提花機的關鍵構造、精品米酒和特色醬料的獨門酒曲醬曲、某些珍稀藥材的特殊炮製工藝等,都必須嚴格保密,絕不外傳。這是他們家安身立命的根本,是不可動搖的底線。
第二,基礎技術,有限援助。
對於一些相對基礎、操作簡單、且能顯著改善民生的技術,如改良土坯的製作、曲轅犁的簡單仿製、基礎的堆肥方法、或者某些常見病痛的簡單草藥療法等。
可以在確保自身安全和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,有選擇地、有條件地,向少數真正值得信賴、且確實需要幫助的親友鄰居提供一些“指點”或“示範”。
但這絕不是無償的,也不是無限製的。
第三,成品輸出,利潤為王。
在現階段,張家主要的盈利模式,依舊是通過出售高品質的“成品”來實現。
無論是加工好的藥材、織好的提花布、釀好的精品酒、還是風味獨特的醬料。
他們都要通過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獨特性,來獲取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。
至於那些想直接購買技術或秘方的,一概婉拒。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