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,有誌氣。”張大山讚許道,目光轉向長女花兒。
“花兒,咱們家的紡織作坊,如今已經能織出受市場追捧的提花精麻布了,這都虧了你的巧手和用心。”
“以後,這紡織作坊就正式交給你來管。從麻線的處理、花樣的設計、織布的質量,到成品的檢驗和庫存管理,都由你說了算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你還要帶著丫丫和娘,繼續研究新的紡織技術和花色品種,爭取把咱們‘張家布藝’的名聲打出去。”
花兒紅著臉,有些羞澀,但眼神卻異常堅定:“爹,娘,女兒一定儘力。”
她知道,這不僅是一份責任,更是父親對她能力的巨大認可。
“栓子,”張大山又看向平日裡最不愛說話的四兒子,“你在釀酒和製醬上,有耐心,有悟性,品質也越來越好。”
“以後,家裡的酒坊和醬坊,就都交給你來負責。”
“你要繼續琢磨釀酒和製醬的學問,不斷提升酒和醬的品質,嘗試釀造更多風味獨特的品種。”
“將來,咱們家的‘青石春’和‘張氏醬香園’,能不能名揚天下,可就看你的本事了。”
栓子聞言,一直低著的頭猛地抬了起來,黝黑的臉龐上,第一次露出了如此激動和自信的光芒:“爹,俺……俺一定能釀出最好的酒,做出最好的醬。”
“好。爹信你。”
張大山一一安排著,每一個孩子的名字被叫到,每一份責任被賦予,都讓他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被重視和被期待的激動。
輪到柱子時,張大山笑道:“柱子,你小子雖然皮了點,但在木工上倒是越來越有長進。”
“以後,家裡所有需要動用斧頭、鋸子、鑿子、墨鬥的活計,無論是製作新家具、修理舊器具,還是將來蓋更大的房子、改造更複雜的機器,這‘營造總管’的位子,可就非你莫屬了。”
“嘿嘿,爹,您放心,保證給您弄得漂漂亮亮,結結實實。”柱子得意地拍著胸脯。
對於小山,張大山則說道:“小山,你的首要任務還是讀書求學,爭取早日考取功名。”
“但家裡的事,也需要你這位‘讀書人’出力。以後,家裡的文書往來、賬目核對、以及爹那些寫寫畫畫的圖紙筆記的整理和謄抄,就都交給你了。”
“你還要多教教弟弟妹妹們認字算術,把咱們家的讀書風氣帶起來。”
“是,父親。孩兒定不負所托。”小山恭敬地應道。
至於丫丫和豆子,雖然年紀尚小,張大山也給他們安排了力所能及的“崗位”。
丫丫繼續跟著石頭和父親學習辨識和處理草藥,並開始在王氏的指導下,嘗試用一些安全的草藥為家人調理一些小病小痛。
豆子則正式成為了家裡的“小賬房先生”,負責清點家裡的各項物資庫存,並在小山的幫助下,學習用更規範的方法記錄簡單的流水賬。
最後,張大山看向一直默默含笑聽著的妻子王氏。
“孩兒他娘,你是一家之母,是這個家最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針。”
“以後,家裡的大小事務,你依舊要多操心。各項作坊的產出品質,特彆是吃食方麵,還得由你來最終把關。”
“孩子們在外麵做事,難免有思慮不周的地方,也需要你時時提點。”
“有你在,這個家才能真正地和和美美,興旺發達。”
王氏聽著丈夫這番發自肺腑的話,眼圈微紅,重重地點了點頭:“當家的,你放心。有俺在一天,這個家就散不了,孩子們也差不了。”
一番分派下來,張家這個原本隻是依靠血緣和親情維係的家庭。
儼然變成了一個分工明確、各司其職、目標一致、充滿活力的“創業團隊”。
雖然這個團隊的核心成員,依舊是自家人。
雖然他們的“作坊”和“產業”,都還很簡陋和初級。
但這種全新的組織模式,卻極大地激發了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。
“大家都記住了。”張大山最後總結道,目光炯炯地看著每一個家人。
“咱們是一家人。”
“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。”
“往後的日子,大家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,儘心儘力,做到最好。”
“隻要咱們上下一心,擰成一股繩。”
“爹相信,這天底下,就沒有咱們張家辦不成的事。”
“也沒有咱們張家過不上的好日子。”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