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章 經濟基礎,日益穩固_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 > 第147章 經濟基礎,日益穩固

第147章 經濟基礎,日益穩固(1 / 2)

時間,是衡量改變最公正的標尺。

自張大山一家決絕地走出老宅,在那破敗牛棚中開啟新生,倏忽之間,已有近三載春秋輪轉。

三年時光,對於碌碌無為之人,或許隻是彈指一揮間。

但對於張大山這勤勞、智慧、堅韌的一家人來說,卻足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如今的張家,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食不果腹、衣不蔽體、在生存線上苦苦掙紮的赤貧之家了。

他們的經濟基礎,在張大山的指引和全家人的共同奮鬥下,正變得日益穩固,厚實得令人心安。

最直觀的體現,便是糧食的充裕。

依靠著曲轅犁的深耕易耨,龍骨水車的及時灌溉,以及堆肥技術的逐步應用。

那原本貧瘠不堪的五畝劣田,如今已然脫胎換骨,變成了能穩定產出糧食的熟地。

再加上那三畝新購置的、本就肥沃的水澆地。

張家現在每年收獲的粟米、麥子、豆子,以及越來越高產的水稻,不僅完全能夠滿足一家十幾口人的嚼用。

甚至還能有不少富餘,可以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,或者作為釀酒、製醬的優質原料。

糧倉裡常年堆滿了鼓鼓囊囊的糧袋,那種豐盈的景象,給了王氏和孩子們一種前所未有的、源自土地的安全感。

溫飽問題徹底解決之後,家庭的多元化產業,更是如同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,成為了這個家日益穩固的經濟支柱。

藥材生意,依舊是家裡最重要、也最穩定的現金來源。

石頭在父親的悉心教導和自身的努力下,已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“藥材掌櫃”。

他不僅能熟練地辨識、采挖、炮製各種常見的、甚至是一些比較稀有的藥材。

更能根據市場行情和趙四海的需求,有計劃地組織采挖和加工。

每一次與趙氏商行的交易,都能換回一筆可觀且穩定的銀錢收入。

紡織作坊,在花兒這位心靈手巧的“首席織女”的管理下,更是聲名鵲起。

那台經過張大山兩次改良的提花織機,日夜不停地運轉著。

織出的“提花精麻布”,以其獨特的天然質感、精美的素雅花紋和遠超普通麻布的舒適耐用性,在縣城乃至府城的市場上都成了搶手貨。

趙四海幾乎是獨家包銷了他們所有的產出,訂單量也越來越大,帶來的利潤甚至隱隱有超越藥材生意的趨勢。

釀酒和製醬作坊,也在栓子這個沉穩細致的“首席釀造師”手中,日漸成熟。

經過反複試驗和工藝改良,張家自釀的“青石春”米酒,酒液清亮,口感醇和,回味悠長,雖然產量還不大,但在臨水鎮的一些相熟的酒館和小販那裡,已經有了固定的銷路,常常是供不應求。

而那幾款風味獨特的豆醬香辣、香菇、肉末、甜麵醬等),更是憑借其獨特的口味和優良的品質,深受食客喜愛,成了趙四海商隊每次必收的“特色商品”。

這些家庭作坊,雖然規模都還不大,主要依靠家庭內部勞力。

但它們卻如同一個個不斷產生效益的“聚寶盆”,為這個家帶來了持續不斷的、多元化的收入流。

家裡的錢袋子,也因此而變得越來越充實。

當初趙四海預付的那一百兩銀子,雖然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買地和蓋新房這兩項重大開銷中。

但後續持續不斷的藥材、布匹、酒醬銷售收入,不僅完全彌補了這些投入,更讓家裡的積蓄,達到了一個新的、令人安心的高度。

張大山雖然沒有具體向孩子們透露家裡到底有多少存銀。

但從母親王氏臉上那日益舒展安穩的笑容,從家裡添置新物件時父親那不再猶豫的底氣中。

孩子們也能感受到,自家的經濟狀況,是真的今非昔比了。

經濟基礎的穩固,最直接的體現,便是生活品質的全麵提升。

他們早已告彆了那間陰暗潮濕的破牛棚,住進了寬敞明亮、冬暖夏涼的新房子。


最新小说: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,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,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,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,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,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:紅顏助國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