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子內部,在柱子這個“首席木匠”的巧手下,也日益完善。
不僅添置了更多結實耐用的桌椅、床鋪、碗櫃、衣櫃等家具。
甚至連一些細節之處,如更光滑的門窗、更嚴密的屋頂、更方便的儲物格等等,都在不斷地改進。
一家人的衣食住行,也早已不再是當初那種僅僅為了生存而掙紮的狀態。
一日三餐,不僅能保證頓頓吃飽,而且粗細搭配,葷素結合,營養也更加均衡。
雖然依舊是以自家產的糧食和蔬菜為主,但王氏總能變著法兒地,用自家的豆醬、米酒、以及偶爾買回來的少量肉食,做出可口的飯菜,讓全家人都能吃得心滿意足。
孩子們身上穿著的,大多是花兒和王氏用自家織的“精麻布”縫製的新衣服。
雖然樣式依舊簡單樸素,但料子舒適耐穿,也乾淨整潔。
逢年過節,還能扯上幾尺從鎮上買來的細棉布,給孩子們做一身真正的“新衣裳”。
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紅光滿麵、身體強健、穿著得體、言行舉止也因為讀書識字而變得越來越有教養的樣子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張大山和王氏的心裡,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幸福和自豪。
這一切的變化,都源於他們當初那個艱難的決定,源於這兩年多來不懈的奮鬥,更源於知識和技術帶來的巨大力量。
當然,張大山也清楚。
他們家目前所取得的成就,隻是相對而言。
相比於那些真正的世家大族或者豪商巨賈,他們這點家底,依舊是不值一提。
而且,外部的威脅也從未真正消失。
劉員外和張有德雖然因為內鬥和之前的挫敗而暫時蟄伏。
但他們如同潛伏在暗處的毒蛇,隨時可能再次發動攻擊。
原生家庭那邊,也始終是個令人心煩的隱患。
更何況,天災難測,世事無常。
想要讓這個家能夠長久地興旺下去,抵禦一切未知的風險。
就必須不斷地壯大自身,不斷地鞏固和拓展現有的經濟基礎。
他需要思考,如何將現有的作坊進一步擴大規模?
如何提升管理效率?
如何研發出更多、更有競爭力的新產品?
如何培養出更多、更可靠的人才?
如何更好地處理與外部世界的關係?
……
問題還有很多,挑戰也依然巨大。
但此刻,站在這座由自己親手建造的、堅固而溫暖的家園裡。
看著身邊那些健康成長、各有所長的孩子們。
感受著手裡那份不再空癟、沉甸甸的錢袋所帶來的底氣。
張大山的心中,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和自信。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