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往是前一天還好好的,第二天就人事不省了。
他雖然也懂些粗淺的醫理,可畢竟不是專業的。
這種時候,他也不敢輕易下手。
他把目光,投向了剛剛從裡屋聞聲出來的丫丫。
“丫丫,你看……”
丫丫聽李大柱把病情一說,那雙秀氣的眉毛也微微蹙了起來。
她沒有立刻答話,而是先仔仔細細地,詢問了李老漢發病前後的各種症狀。
比如,是否受過風寒?飲食如何?大小便是否通暢?平日裡可有什麼舊疾?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讓一旁的張大山看了,也是暗暗點頭。
這丫頭,在外麵這一年多,確實是……長本事了。
問明了情況,丫丫略一沉吟,便對張大山說道:“爹,女兒想……過去親自給李大爺瞧瞧。”
“有把握嗎?”張大山有些不放心地問道。
他知道,這行醫救人,可不是鬨著玩的,一旦出了差錯,那可是要擔天大乾係的。
“女兒……想試試。”丫丫的眼神裡,雖然也有一絲緊張,但更多的,卻是一種醫者麵對病患時,不容退縮的責任和擔當。
“好。”張大山點點頭,“爹陪你一起去。”
來到李老漢家。
隻見那李老漢,躺在炕上,麵色潮紅,嘴唇乾裂,雙目緊閉,口中還時不時地發出幾聲含糊不清的囈語。
身上更是燙得跟那燒紅了的烙鐵似的。
丫丫先是俯下身,仔細觀察了一下李老漢的麵色、舌苔。
又伸出手,在他那滾燙的額頭上探了探。
然後,便示意李大柱,將他父親的手腕,從那破舊的被子裡頭,輕輕地取了出來。
她深吸一口氣,學著師父平日裡教的法子。
將三根纖細白皙的手指,輕輕地,搭在了李老漢那有些乾癟枯瘦的寸口脈上。
凝神靜氣,仔細地感受著那脈搏的跳動。
這一次,她的感覺,比以前在家裡給小動物“號脈”時,要清晰了不少。
她能明顯地感覺到,李老漢的脈象,跳動得是那麼的急促而有力,如同那夏日裡奔騰的洪水一般,帶著一股子難以遏製的燥熱之氣。
“浮、數、洪、大……”丫丫在心裡頭,默默地將這些在醫書上學到過的脈象特征,與指下的感覺,一一對應起來。
再結合著李老漢之前的那些症狀。
她的腦海中,漸漸地,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。
“爹,李大爺這病,怕是……外感風熱,邪入陽明,裡熱熾盛所致。”丫丫站起身,輕聲對張大山說道。
她說的這些“專業術語”,張大山自然是聽不太懂。
可他卻從女兒那雖然還略顯稚嫩、卻也帶著幾分篤定的眼神中,看到了一絲希望。
“那……可有法子治?”他追問道。
“嗯。”丫丫點點頭,“師父曾教過弟子一個方子,名曰‘白虎湯’,專治這等陽明熱盛之症,或許可以一試。”
“隻是,那方子裡有幾味藥,比如生石膏、知母,咱們村裡藥圃怕是沒有,得去鎮上藥鋪尋。”
“那還等啥?石頭!”張大山當即立斷,“你趕緊套上騾車,帶上銀錢,去鎮上最好的藥鋪,把丫丫說的這幾味藥,都給它買回來!要快!”
石頭應了一聲,轉身就往外跑。
很快,藥材便買回來了。
丫丫親自檢視了藥材的品相和分量,確認無誤後。
便指揮著李栓柱的婆娘,用砂鍋將那幾味藥材,仔仔細細地煎煮起來。
一碗濃黑苦澀的湯藥,很快便煎好了。
丫丫又親自嘗了嘗溫度,這才小心翼翼地,在張大山和眾人的注視下。
用小湯匙,一點點地,將那藥湯,喂進了李老漢那乾裂的口中。
說來也怪。
那李老漢,原本還是昏昏沉沉,人事不省的。
可喝了那碗藥湯之後,不過一袋煙的功夫。
他那原本潮紅滾燙的臉頰,竟然漸漸地,退下去了一些熱度。
呼吸,也似乎平穩了不少。
嘴裡頭那含糊不清的囈語,也漸漸地,停了下來。
又過了一個時辰。
李老漢竟然……緩緩地睜開了眼睛。
雖然眼神還有些迷茫,可至少是清醒過來了。
“水……水……”他聲音沙啞地,發出了微弱的呻吟。
“爹!爹您醒了!”李大柱見狀,激動得是熱淚盈眶,連忙端過一碗溫水,小心翼翼地喂他喝下。
“神了!真是神了!”
“丫丫姑娘,您……您真是咱們青石村的活菩薩啊!”
旁邊那些一直提心吊膽地圍觀著的村民們,看到這般景象,都忍不住發出了驚喜的歡呼和由衷的讚歎。
他們怎麼也沒想到,這個平日裡看起來文文靜靜、甚至有些怯生生的小姑娘。
竟然真的有這般起死回生的神奇醫術!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