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原創獨發
“爹,您看看,如今咱們家這豆餅豆粕,還有那酒糟,每日裡都能攢下不少。”
這日,鐵牛從榨油坊那邊拉回來滿滿一車豆餅,臉上帶著幾分興奮和盤算,找到了正在院子裡拾掇新農具圖樣的張大山。
他指著那車黃澄澄的豆餅說道:“光靠著咱們家如今養的那四五十隻雞鴨,還有那老母豬娘兒倆加一塊兒的八九頭豬,怕是有些糟蹋了這些好料了。”
“兒子琢磨著,這些東西都是喂牲口的上好食料,咱們養殖場的規模,是不是……也該再往上擴一擴?”
張大山放下手中的圖紙,看著自家大兒子那副躍躍欲試的模樣,也是笑著點了點頭。
“鐵牛這話,說到爹的心坎裡去了。”
“如今咱們村這日子好過了,家家戶戶手裡頭也活泛了些,對這肉蛋的需求,自然也就跟著上來了。”
“光靠著以前那點小打小鬨,怕是供不上村裡人的嚼用了,也白瞎了這些好飼料。”
“而且,”他話鋒一轉,又帶著幾分考校的意味問道,“這養殖場要擴建,鐵牛你心裡頭,可有啥具體的章程不成?光有飼料,這牲口也不是那麼好養的。”
鐵牛撓了撓頭,憨厚地笑道:“爹,兒子這幾日也琢磨了。”
“咱們先前那幾個雞棚豬圈,都是早先胡亂搭的,又矮又小,還不透氣,夏天熱冬天冷的,牲口在裡頭也遭罪,長得也慢。”
“兒子想著,要是能照著先前蓋磚瓦房的法子,也給它們重新蓋幾個寬敞明亮、又通風透氣的新棚子,那指定能養得更好。”
“還有這喂食飲水,也得有個章程,不能再像以前那樣,饑一頓飽一頓的,得讓它們吃好喝好,才能長得肥壯。”
張大山聽了,滿意地點頭:“嗯,鐵牛如今也是能獨當一麵的大管事了,想得周全。”
“這畜棚的設計,爹倒也有幾個念頭,你且聽聽。”
他隨手拿起一根木炭條,就在地上比劃起來。
“這畜棚啊,不在高,而在敞亮通風。頂棚可以不用瓦,就用那厚實的茅草,鋪得嚴實些,既能遮風擋雨,夏天裡頭也不至於太悶熱。”
“牆體呢,可以用磚石砌個半人高的底座,防潮也結實。上半截呢,就用那木頭樁子和竹子編的稀疏些的籬笆牆,保證那空氣能對流起來,穢氣也能散出去。”
“地麵也得拾掇平整了,最好是能用三合土打一層,再留出些排水的溝渠,方便每日裡衝洗打掃,免得那糞尿堆積,招惹蚊蠅,也容易讓牲口生病。”
鐵牛聽得是連連點頭,他曉得,自家爹爹這腦子裡頭,總有那些旁人想都想不到的巧心思。
“爹,您這法子好!這樣蓋出來的棚子,又亮堂又透氣,牲口住著肯定舒坦!”
“還有這飼料,”張大山又說道,“光有豆餅酒糟也不成,還得給它們添些青料,比如那地裡頭剩下的蘿卜纓子、菘菜葉子,或者山裡那些牲口愛吃的嫩草嫩葉啥的。”
“回頭你跟你娘說說,讓她領著花兒她們,每日裡也多拾掇些青料回來,切碎了,跟那豆餅酒糟拌在一塊兒喂,那牲口才愛吃,也長得快,不容易生病。”
得了自家爹爹的指點和首肯,鐵牛那乾勁兒就更足了。
他當即便召集了柱子,還有村裡幾個相熟的、手藝好的泥瓦匠和木匠。
就在村子西邊,那片新買的山林腳下,尋了塊地勢平坦、又靠近水源的開闊地。
叮叮當當,熱火朝天地,擴建起了這新的養殖場來。
柱子如今對這張家營造的這些新式玩意兒,也是越發得心應手了。
他照著張大山畫的圖樣,又跟鐵牛仔細商量了牲口棚的細節。
比如那雞舍要多搭些橫杆讓雞有地方落腳,鴨棚鵝舍旁得有個小水塘讓它們戲水。
豬圈呢,則要砌得更牢固些,還得留出專門的食槽和飲水槽。
領著幾個木匠,沒用幾天工夫,便搭起了好幾座寬敞結實、又通風透氣的新式畜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