栓子一聽這話,那乾勁兒立刻就上來了。
他本就對這些能把尋常食材變成美味的技藝充滿了興趣。
如今聽爹爹說這豆腐不僅好吃,還能賣錢,那更是摩拳擦掌,躍躍欲試了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爹,您就瞧好吧!俺指定把這豆腐給它琢磨出來!”栓子拍著胸脯保證道。
於是,在張大山的親自指點下,栓子便領著幾個平日裡在酒醬作坊幫忙的、手腳也還算勤快的年輕後生,開始了這“豆腐初試”的探索。
這做豆腐,頭一步便是選豆、泡豆。
得挑那顆粒飽滿、沒有蟲蛀的上好黃豆,用清冽的山泉水浸泡。
泡足了時辰,那黃豆變得圓滾滾、胖乎乎的,才算是第一步妥當了。
第二步,便是磨漿。
這可是個力氣活,也是個細致活。
張大山讓他們把泡好的豆子,拉到村裡的水碓磨坊去。
借著那水力石磨,倒是省了不少力氣,磨出來的豆漿也格外細膩。
磨好的豆漿,還得用乾淨的細紗布,仔仔細細地過濾了好幾遍。
把那豆渣都給它濾得乾乾淨淨,隻留下那乳白色的、帶著濃鬱豆香味的純豆漿。
接下來,便是煮豆漿。
這煮豆漿的火候,張大山是千叮嚀萬囑咐。
火大了容易糊鍋,火小了又煮不透,豆腥味兒去不掉。
栓子他們也是小心翼翼,守在灶台邊,時刻注意著火候和豆漿翻滾的情形。
直等到那豆漿滾開,上麵浮起一層厚厚的豆皮,那濃鬱的豆香飄滿了整個小棚子,才算是大功告成。
最後,也是最關鍵的一步,便是“點漿”了。
栓子將那新製的鹵水,用溫水化開,小心翼翼地,按照父親教的法子,一點一點地往那滾燙的豆漿裡灑。
一邊灑,一邊用木勺輕輕地、朝著一個方向攪動。
“慢點,再慢點,”張大山在一旁仔細盯著,“看著那豆漿開始起花兒,像那雲彩片兒似的,就差不多了。”
栓子屏住呼吸,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。
他生怕一個不小心,又像前幾次那樣,把好好的豆漿給點成了苦澀的豆渣。
果然,隨著那鹵水一點點地加入,鍋裡的豆漿開始慢慢地變化。
先是變得有些濃稠,然後便開始出現一些細小的、雪白的絮狀物。
漸漸地,那絮狀物越來越多,越來越大,最終凝結成了一鍋嫩白色的、顫巍巍的豆腐腦。
“成了!爹!成了!這……這就是豆腐腦吧?”栓子激動地喊道,聲音裡帶著幾分不敢置信。
“嗯,這隻是頭一步。”張大山笑道,心裡也鬆了口氣,“接下來,還得把這豆腐腦舀到鋪了紗布的模具裡,把多餘的水分壓出來,才能成真正的豆腐。”
他們又手忙腳亂地,將那熱氣騰騰的豆腐腦舀進鋪了乾淨紗布的木頭模具裡。
再用幾塊乾淨的石板壓上,等那多餘的黃漿水慢慢瀝出。
約莫過了一個時辰,張大山估摸著火候差不多了,才讓他們把石板挪開,解開紗布。
一板熱氣騰騰、白嫩如玉、還帶著幾分顫巍巍的豆腐,便完整地呈現在了眾人麵前!
那豆腐,散發著純正的豆香,用小刀輕輕一切,便能感覺到那份細膩與滑嫩。
“嘗嘗,都嘗嘗鮮!”張大山招呼著。
栓子他們幾個,早就等不及了,各自用小碗盛了一塊,也顧不上燙嘴,便往嘴裡送。
“唔……好吃!太好吃了!”
“又嫩又滑,還帶著股子清甜味兒!一點也不苦!”
“這……這真是黃豆做的?俺以前咋就不知道黃豆還能做出這麼好吃的東西來!”
幾個年輕後生,一邊呼著熱氣,一邊讚不絕口,先前製鹵和點漿失敗的沮喪,早已被這成功的喜悅衝得一乾二淨。
就連平日裡不苟言笑的鐵牛,嘗了一口之後,也是眼睛一亮,連連點頭。
王氏和花兒、巧巧她們聞訊趕來,看到這白嫩嫩的豆腐,也是驚奇不已。
“哎喲,這可真是個好東西!往後咱們家,可就又能添一道新菜了!”王氏歡喜地說道。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