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周文軒聞言,心中也是一動。他本就有意去外麵闖蕩一番,隻是苦於沒有門路。如今小山外放為官,這倒是個不錯的機會。
他當即拱手道:“嶽父大人放心,小婿願陪同山兒一同赴任。一來可以照料他的起居,二來也能在他身邊參讚一二,儘些綿薄之力。”
張大山見女婿應下,更是歡喜:“好!有你文軒在旁輔佐,爹就更放心了。”
他把小山叫到跟前,又仔仔細細地叮囑了一番。
“山兒啊,這縣丞雖說不是一縣之主,可也是朝廷的命官,手裡頭也管著不少事兒。你記著,到了任上,頭一樁,就是要多下去走走,多聽聽老百姓的聲音,看看他們到底缺啥盼啥,日子過得苦不苦。”
“莫要一天到晚光坐在那衙門裡頭喝茶看卷宗,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。得多跟那田間地頭的莊稼漢,街頭巷尾的小商販聊聊,才能曉得這民間的真實疾苦。”
“還有,那官場上的人心,比咱們這鄉下地頭要複雜得多。你年紀輕,性子也直,凡事得多留個心眼兒,莫要輕易就信了旁人的話,也莫要被人當槍使了還不知道。”
“那知縣大人是你的上官,你得敬著他,聽他的差遣。可也不能一味地逢迎拍馬,失了自個兒的本心。遇事啊,多跟你姐夫商量商量,他比你年長幾歲,見識也多些,能給你出出主意。”
“最要緊的,還是爹跟你說過的那些話。無論當多大的官,都不能忘了自個兒是莊稼人出身,都不能忘了這為官的本分,那就是——讓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!”
“你那些在青石村看見的、學到的本事,比如那改良農具、興修水利、開辦作坊、普及教育的法子,到了那清溪縣,也都能用得上。莫要怕那地方窮,也莫要怕那事情難辦。隻要你真心為老百姓著想,肯下力氣,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。”
“爹還給你準備了幾樣東西,”張大山說著,從裡屋拿出一個包裹,“這裡頭,有那《青石農錄》和《青石藥錄》的抄本,還有一些咱們村新改良的農具圖樣和幾包優良的種子。你到了那邊,看著合適的,也可以試著推廣推廣。記著,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讓老百姓自個兒掌握了本事,那才是長久之計。”
小山聽著自家爹爹這番語重心長的話,心裡頭也是熱乎乎的,用力地點了點頭,眼眶也有些濕潤。
“爹,您放心,兒子都記下了!定不辜負您的教誨!也定不給咱們青石村丟臉!”
家裡的其他人,也都紛紛過來給小山送行。
鐵牛如今也是個當爹的人了,他拍著小山的肩膀,甕聲甕氣地說道:“三弟,到了那邊,要是有人敢欺負你,就給大哥來信!大哥帶人去給你撐腰!”
柱子和栓子也圍了上來:“三哥,你可得常給家裡捎信啊!俺們都等著聽你在外頭做大官的威風事兒呢!”
花兒和巧巧、丫丫她們,則連夜給小山縫製了幾件新衣裳和幾雙厚實的布鞋,又準備了不少路上吃的乾果點心。
“三弟,這是姐姐給你做的新鞋,底子納得厚,走路舒坦。”花兒把一雙嶄新的千層底布鞋遞給小山。
“三哥,這是俺給你配的幾包防蚊蟲的藥粉,還有一些個調理脾胃的丸藥,路上興許用得著。”丫丫也拿出一個小藥包。
豆子更是把自己平日裡最愛吃的幾樣糖果,都偷偷地塞進了小山的行囊裡,還像個小大人似的叮囑:“三哥,這些糖你路上慢慢吃,彆一下子都吃完了。”
石頭那邊也早已得了消息,特意從府城那邊趕了回來,親自安排了商隊裡最是穩妥的馬車和最是得力的夥計。
“三弟,文軒姐夫,這一路山高水遠的,你們儘管安心趕路,吃穿用度,還有路上打點的事兒,都包在二哥身上!”石頭拍著胸脯保證。
他還特意備上了一份厚禮,讓小山帶著,去拜見那清溪縣的知縣大人,說是初來乍到,禮多人不怪。
離彆的那一日,青石村又是全村出動,把小山和周文軒送出了好幾裡地。
那場麵,比上次小山赴京趕考還要更熱鬨,也更讓人心裡頭發酸。
王氏拉著小山的手,是哭了又哭,囑咐了又囑咐,生怕兒子在外頭受了委屈,吃不飽穿不暖。
張大山雖然沒掉眼淚,可那微紅的眼圈,也泄露了他心底的那份不舍和牽掛。
“去吧,山兒。”他拍了拍兒子的肩膀,聲音有些沙啞。
“到了那邊,好生做官,莫要辜負了聖上的恩典,也莫要忘了咱們青石村的鄉親們。”
“記著,無論遇到多大的難處,家裡頭永遠是你的後盾。”
小山含淚叩彆了父母和眾位鄉親。
與周文軒一同,登上了石頭商隊那早已等候在路旁的馬車。
車輪滾滾,朝著那遙遠的江南水鄉,一路行去。
喜歡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:()天工開物,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