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支由欽差親自護送的儀仗車隊,在京城那寬闊無比的青石街道上,緩緩行進。
車廂之內,鐵牛和柱子,都忍不住,像個好奇的孩童一般,悄悄地,掀開車簾的一角,向外張望。
那高達十餘丈的巍峨城牆,那川流不息的、充滿了各式口音的人群,那鱗次櫛比、掛著各式華美招牌的店鋪……
這一切,都讓他們,感到既新奇,又震撼!
張大山的神情,則要平靜得多。
他隻是,閉目養神,仿佛,對外界的一切喧囂,都漠不關心。但,他那微微跳動的眼皮,卻也暴露了他此刻,並不平靜的內心。他,在為即將到來的、那場將決定整個家族命運的“禦前對答”,積蓄著精力。
終於,車隊的速度,慢了下來。
並最終,在一座,看起來並不張揚,沒有雕梁畫棟,卻又自有一股,由青磚與原木所構成的、厚重而又內斂的貴氣的巨大府邸門前,停了下來。
府邸的門楣之上,掛著一塊,由上好的金絲楠木打造的、嶄新的牌匾。
上麵,是兩個,由當今聖上,禦筆親題的、遒勁有力的燙金大字——
“張府”。
“張男爵,到了。”
欽差身邊的太監,用他那獨有的、尖細而又充滿了善意的聲音,輕聲提醒道。
“這裡,便是聖上,為您張家,在京城,禦賜的府邸。”
張大山,緩緩地,睜開雙眼。隨即,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,代表著“青石鄉男”爵位的正式朝服,率先,走下了馬車。
朱紅色的大門,早已緩緩打開。
門前,站著一群,他日思夜想的、最是熟悉的身影。
妻子王氏,身著一品誥命夫人的華美服飾,正站在最前麵,眼眶微紅地,看著他。她的身後,是身著翰林院官服,顯得愈發沉穩儒雅的三子小山;有身著華美蜀錦,氣質溫婉的大女兒花兒;還有,那個出落得越發亭亭玉立,眼神中充滿了聰慧與靈動的七女兒丫丫……
所有,早已提前入京,為家族,打下第一片根基的家人,都已在此,等候多時。
“當家的。”
王氏的聲音,帶著一絲,壓抑不住的顫抖。千言萬語,最終,隻化作了這兩個字。
“爹。”
“大哥,五弟。”
一聲聲,充滿了無儘思念和重逢喜悅的呼喚,瞬間,便驅散了旅途所有的疲憊。
張大山,看著自己的妻子,和這些,同樣是許久未見的兒女們,他那顆始終緊繃著的心,終於,徹底,放了下來。他重重地,點了點頭。
鐵牛和柱子,更是快步上前,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們,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。
鐵牛,重重地,拍了拍三弟小山的肩膀。他什麼也沒說,但眼中的那份,身為兄長的驕傲,卻比任何言語,都更響亮。
柱子,則看著許久未見的姐姐妹妹,憨厚地笑著,不知道該說些什麼。
一家人,在經曆了長時間的、天南地北的多地分離之後。
終於,第一次,完整地,在這座代表著帝國權力中心的城市裡,團聚了。
“走,回家。”
張大山,拉起王氏的手,率先,邁進了這座,由皇帝親賜的、屬於他們張家的、嶄新的府邸。
……
一進門,鐵牛和柱子,便被眼前的景象,給驚呆了。
這裡,完全沒有,他們想象中,那種老舊王府的陰森和破敗。
整個院落,開闊、明亮、雅致、又充滿了各種,讓他們這些“內行人”,都感到驚歎的、超越了這個時代的巧妙設計!
小山,笑著,開始為父親和兄長們,介紹起這座,由他,親自監工改造的……新家。
“爹,大哥,五弟,你們看這會客廳。”
“這裡的門窗,都是按照五弟,當初在村裡設計的圖紙,換上了咱們家,在京郊新開的琉璃廠裡,燒製出的、最大尺寸的平板玻璃。”
“保證了采光,又顯得敞亮無比。”
他又指了指腳下那光滑的、由一塊塊方形石板鋪就的地麵。
“這地底下,都盤了五弟設計的‘地龍’火道。等到了冬天,隻需在後院的總爐裡,燒上焦炭,這熱氣,便能傳遍府內所有房間。保管,跟咱們家裡的熱炕一樣暖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