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海量的糧食,正通過鐵路和海路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向著帝國的腹心之地彙集之時。在天南與雲夢那兩片廣袤的、飽受創傷的災區腹地,另一場更為深刻、也更為艱難的“戰爭”,早已在安國公張大山的親自擘畫之下,悄然打響。
這場戰爭,針對的,不再是饑餓本身。
而是,比饑餓更可怕的——絕望,與混亂。
張大山深知,單純的施粥放糧,固然能解一時之渴,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它不僅會迅速耗儘本就寶貴的救災資源,更容易滋生災民的惰性與依賴,甚至會因為分配不均而引發新的、更為激烈的衝突與動亂。
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
救人,不僅要救其身,更要救其心。
必須讓他們,在廢墟之上,用自己的雙手,重新尋回活下去的尊嚴與希望。
而這,便是他此次救災總方略中,最核心,也最具開創性的一環——以工代賑,再興水利!
……
天南之地,洪水雖已開始緩慢退去,但留下的是一片滿目瘡痍的泥濘與廢墟。
無數流離失所的災民,正聚集在官府臨時搭建的、擁擠不堪的安置點裡,眼神麻木地,等待著那每日僅有的一碗稀粥。
就在此時,一支由安國公五子、工部營繕郎中張柱子親自率領的“皇家營造司特彆工程隊”,如同神兵天降,抵達了災情最嚴重的蘇州府。
他們帶來的,不是糧食,也不是銀錢。
而是一車車的、由格物學院最新研製出的、更為輕便耐用的勘探工具,以及一卷卷畫滿了複雜線條與符號的……巨型水利工程圖紙!
張柱子,這個曾經隻知道跟在哥哥們屁股後麵玩泥巴的少年,如今早已成長為一個眼神堅毅、行事果決、充滿了工程師嚴謹氣質的青年才俊。
他沒有理會地方官府那些繁文縟節的接待。
而是直接在災民安置點的中央,搭建起了一個巨大的、公開的“招工台”。
“奉總署督辦安國公令!”
他的聲音,通過一個簡易的鐵皮擴音筒,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死氣沉沉的安置點。
“朝廷的救濟糧,不白給!”
“想要吃飯嗎?想要活下去嗎?想要重建你們的家園嗎?”
“那就用你們的力氣來換!”
“我皇家營造司,今日在此,招募‘興修水利民夫’十萬!凡,年滿十六、身無殘疾之男子,皆可報名!”
“凡,入我工程營者,每日不僅可得三餐足量乾飯管飽!更能根據其勞作之多少,為其家人,換取相應的口糧!”
“多勞,多得!有力氣,就有飯吃!有貢獻,就有活路!”
“我等,將帶領大家,疏通被淤塞的河道!加固被衝毀的堤壩!開挖新的泄洪渠!將這為禍人間的惡水,重新馴服,讓它變回滋養萬物的清泉!”
“願意用自己的雙手,去換取尊嚴與未來的,現在就到我這裡來!”
他這番話,簡單,直接,卻充滿了強大的、不容置疑的力量!
瞬間,便在那群早已因無所事事而瀕臨麻木的災民心中,點燃了一把熊熊的火焰!
有飯吃!
能吃飽!
還能靠自己的力氣,養活家人!
更能親手,重建自己的家園!
這,比任何空洞的安慰和施舍,都更能激發他們求生的本能和……身為男人的責任感!
“俺……俺報名!”
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,第一個從人群中擠了出來,紅著眼睛,嘶啞著嗓子喊道。
“俺有力氣!俺不怕累!隻要能讓俺婆娘娃兒有口飯吃,讓俺乾啥都行!”
“俺也報名!”
“還有俺!”
如同被點燃的乾柴,整個安置點都沸騰了!
無數的災民,蜂擁而至,將小小的招工台,圍得是水泄不通!
……
類似的景象,也在千裡之外的雲夢旱區,同時上演。
隻不過,這裡的“工程營”,招募的,是“開渠引水”的民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