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二聖臨朝的明爭暗鬥與紅妝時代的驚濤駭浪_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 > 第9章 二聖臨朝的明爭暗鬥與紅妝時代的驚濤駭浪

第9章 二聖臨朝的明爭暗鬥與紅妝時代的驚濤駭浪(1 / 2)

上回書說道,武媚娘曆經千辛萬苦,終於踩著王皇後和蕭淑妃的血淚登上了後位。然而,她的野心並未就此滿足,而是愈發膨脹。

在朝堂之上,武媚娘以其果敢和睿智,巧妙地粉碎了李治與上官儀的廢後計劃。她的手段猶如雷霆萬鈞,讓所有人都對她刮目相看。從此,她在男尊女卑的朝堂上站穩了腳跟,甚至開創出了“二聖臨朝”的局麵,與李治共同執掌天下大權。

在長安城的太極殿裡,那道珠簾後的身影愈發顯得威嚴而神秘。武媚娘的眼睛,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,熠熠生輝。她透過珠簾,冷冷地俯瞰著朝堂上的一切,心中暗自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。

而坐在龍椅上的李治,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。他就像一隻被抽走了筋骨的風箏,在權力的狂風中搖搖欲墜。曾經的雄心壯誌早已消失殆儘,如今的他,隻能在武媚娘的光芒下黯然失色。

大唐的天空,此刻陰雲密布,一場前所未有的暴風雨似乎正在醞釀之中。這場風暴將會給這個國家帶來怎樣的影響?武媚娘又將如何在這場風暴中繼續她的統治之路呢?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,讓人不禁為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捏一把汗。

一、珠簾後的算計:武皇後的朝堂"掃雷"行動

顯慶五年公元660年),李治突然感到一陣強烈的風疾發作,他的頭暈目眩得幾乎無法站立,連手中的奏折都拿不穩。他痛苦地扶著額頭,無奈地對武媚娘說道:“皇後啊,朕這身子骨真是越來越不中用了,這朝堂之事,還得靠你多費心啊。”

武媚娘微微垂首,眼簾低垂,然而她的語氣卻難以掩飾其中的欣喜之情:“陛下儘管安心養病,臣妾定會儘心儘力輔佐陛下,處理好朝堂上的事務。”

這一接手,武媚娘便毫不猶豫地展開了她的“朝堂大掃除”行動。而她的首要目標,便是那位位高權重的老臣長孫無忌。這位三朝元老,不僅是關隴集團的領袖人物,更是當初在廢後一事上讓武媚娘受儘了苦頭的人。

武媚娘深知要扳倒長孫無忌並非易事,於是她找來心腹許敬宗,壓低聲音對他說道:“許大人,本宮聽聞長孫無忌暗中勾結朋黨,似乎有不軌之心啊。”許敬宗心領神會,眼珠子一轉,立刻回答道:“皇後娘娘放心,此事就交由微臣去辦,臣定會儘快搜集到‘證據’,讓那長孫無忌無從抵賴。”

沒過多久,許敬宗就像變戲法一樣,“查”出了長孫無忌謀反的“鐵證”。李治看著那堆積如山的奏折,手都在不由自主地顫抖著,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:“舅舅怎麼會謀反呢?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!”

武媚娘見狀,急忙跪地,淚流滿麵地說道:“陛下,您可要以江山社稷為重啊!若不處置長孫無忌,恐怕會引起天下大亂啊!”她的聲音充滿了悲愴和懇切,讓人不禁為之動容。

李治緊咬著牙關,內心在痛苦地掙紮著。他知道武媚娘說得有道理,但長孫無忌畢竟是他的親舅舅,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,他實在不忍心對他下狠手。然而,在權衡利弊之後,李治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——將長孫無忌削職流放。

三個月後,長孫無忌被流放到了偏遠的黔州。在那裡,他過著孤獨而淒涼的生活。一天,一群神秘的人突然闖入他的住所,逼迫他自縊身亡。長孫無忌臨死前,仰望著天空,發出了一聲長歎:“我為李家三代效力,兢兢業業,沒想到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!”

清理完長孫無忌這個心頭大患之後,武媚娘的目光又落在了褚遂良身上。此時的褚遂良已經被貶到了遙遠的愛州今越南清化),但武媚娘依然不肯放過他。她特意派人給褚遂良送去了一封“慰問信”,表麵上是關心他在邊陲的生活,實際上卻是暗藏殺機。

褚遂良收到信後,打開一看,隻見信中的文字如刀般鋒利,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對他的威脅和警告。他讀完信後,不禁老淚縱橫,懊悔不已:“我早就知道會有今天,隻可惜我當初不該阻攔立後啊!”

不久之後,這位耿直的老臣在憂懼和悔恨中離開了人世。

二、李治的無奈:被架在火上烤的皇帝

看著朝堂上的老臣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,李治的心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,各種滋味湧上心頭。這些老臣們都是他的長輩和親信,他們為大唐的繁榮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。然而,如今他們卻在權力的鬥爭中紛紛落馬,這讓李治感到無比的痛心和無奈。

這天夜裡,李治獨自一人在禦花園中散步,心中的煩悶讓他難以入眠。他緩緩地走著,月光如水灑在他的身上,卻無法驅散他心頭的陰霾。走著走著,李治來到了一座亭子前,他停下腳步,對著天空中的明月喃喃自語道:“舅舅、遂良,朕對不起你們啊……”

就在李治沉浸在回憶和自責中時,突然,他聽到身後傳來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。李治心中一驚,急忙轉身看去,隻見一個黑色的身影正緩緩地向他走來。待那身影走近,李治才看清,原來是武媚娘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武媚娘身著一襲黑色的長裙,在月光的映照下,宛如鬼魅一般。她的步伐輕盈而優雅,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李治的心上。李治看著武媚娘,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,有驚訝、有恐懼,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期待。

李治強作鎮定,開口問道:“皇後,這麼晚了,你怎麼會來這裡?”武媚娘微微一笑,輕聲說道:“陛下又在思念舊臣了?”李治沉默了片刻,然後緩緩地點了點頭。

武媚娘見狀,輕笑一聲,緩步上前,來到李治的身邊。她伸出手,輕輕地撫摸著李治的臉龐,柔聲說道:“陛下,臣妾知道你對那些老臣們心懷愧疚,但你可知道,這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,那些老臣們雖然有功,但他們也不能一直把持著朝政啊。”

李治聽了武媚娘的話,心中雖然有些不悅,但他也明白武媚娘所說的不無道理。他歎了口氣,說道:“皇後,這些年你是不是對老臣們太過嚴苛了?”

武媚娘微微一笑,說道:“陛下,所謂‘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’,那些老臣們仗著自己的資曆,處處掣肘陛下,若不將他們清理掉,陛下又如何能夠開創盛世呢?”

李治聽了武媚娘的話,心中不禁一震。他知道武媚娘說的是事實,但他還是有些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。他看著武媚娘,沉默了片刻,然後說道:“皇後,朕知道你是為了朕好,隻是……”

武媚娘打斷了李治的話,她伸手輕輕地捂住了李治的嘴,柔聲說道:“陛下,不必多說,臣妾都明白。陛下隻需安心養病,這江山,臣妾會幫你守好的。”說完,武媚娘緩緩地鬆開了手,轉身離去,留下李治一個人在月光下,久久地佇立著。

李治凝視著武媚娘的眼睛,那裡麵透露出的光芒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。他不禁想起了曾經在感業寺中與她淚眼相對的情景,那時的她還是一個柔弱的女子,而如今卻已變成了一個掌控朝堂的狠角色。

李治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反抗情緒,他不甘心就這樣被武媚娘所掌控。然而,當他環顧四周時,卻發現自己的親信早已被武媚娘一一拔除,滿朝文武要麼是她的人,要麼就是噤若寒蟬,根本不敢對她有絲毫的反抗。

麵對如此困境,李治感到無比的無奈和絕望。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與武媚娘抗衡,隻能選擇妥協和退讓。於是,他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佛法上,希望能夠在青燈古卷中尋找到一絲心靈的慰藉。

為了表達對佛法的虔誠,李治下令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大慈恩寺。這座寺廟不僅是他修行的場所,也是他逃避現實的避風港。在寺廟的靜謐氛圍中,李治可以暫時忘卻朝堂上的紛爭和壓力,沉浸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之中。

三、太子之爭:李家子嗣的血色修羅場

朝堂之上,大臣們各抒己見,爭論得麵紅耳赤,好不熱鬨。而在後宮之中,同樣也是風起雲湧,暗潮湧動。

武媚娘自從入宮以來,備受李治的寵愛,接連為他生下了六個子女。然而,在這看似平靜的後宮生活背後,卻隱藏著無儘的權謀和爭鬥。

在皇位繼承的問題上,武媚娘更是如履薄冰,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謹慎。她深知,在這個充滿權力鬥爭的宮廷中,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。

長子李弘,生性仁厚善良,深得李治的喜愛。在他被立為太子之後,更是時常勸諫父母,以寬仁治國。他認為,刑罰過重會讓百姓心生恐懼,失去民心,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。

然而,當這番話傳到武媚娘的耳中時,她的眉頭瞬間緊緊皺起,仿佛能夾死一隻蒼蠅。她覺得李弘過於天真,不懂得政治的殘酷和複雜。

於是,武媚娘決定將李弘叫來,好好教導他一番。她語重心長地對李弘說:“弘兒啊,你心地善良固然是好,但治國並非僅僅依靠仁慈就能行得通的。有些事情,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得多。”

李弘卻並不認同母親的觀點,他堅持己見道:“母親,當年王皇後和蕭淑妃的事情,不就是因為刑罰過重,才導致民怨沸騰嗎?”

話還沒說完,武媚娘的臉色突然變得陰沉至極,她怒喝道:“住口!這些事情不是你該問的!”


最新小说: 反派幼崽三歲半,爹不造反我來乾 神筆夜叉 宗族想吃絕戶?嫡女單開百年族譜 末世重生:先綁四個,又去找校花 等待黎明 掉落漫威世界當超級英雄 七零,對我不好的人就不帶你飛了 穿成下堂妻,絕嗣戰神子孫滿堂了 天命浮沉錄:天玄之心 大宋第一極品小少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