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律休哥在陣前看得直跺腳,他沒想到過了這麼久,楊延昭的防守還是這麼滴水不漏。“再衝!給朕接著衝!”他拔出腰間彎刀,朝著莫州城方向揮舞,“誰先登上城牆,賞黃金百兩!”
重賞之下必有勇夫,遼軍士兵們紅著眼眶,扛著新的雲梯又衝了上去。可城牆上的宋軍早有準備,周信親自握著弓箭,一箭一個準,專射雲梯上的領頭士兵。有個遼軍小校剛爬到一半,被周信一箭射穿肩膀,慘叫著從雲梯上摔了下去,砸在後麵的士兵身上,兩人一起滾進了護城河。
“周將軍好箭法!”城牆上的宋軍士兵齊聲叫好,士氣更盛。楊延昭拍了拍周信的肩膀:“好樣的,繼續保持!隻要守住這口氣,遼軍就攻不進來。”
戰鬥從清晨打到日頭偏西,遼軍的屍體堆得快跟護城河齊平了,莫州城牆卻連一道裂縫都沒出現。耶律休哥看著滿地屍體,心疼得直抽氣——這可是他精心訓練的精銳,一天就折損了三千多人。他咬著牙下令:“撤軍!今天先到這,明天再攻!”
遼軍士兵如蒙大赦,拖著疲憊的身體退回大營。楊延昭站在城樓上,看著遼軍撤退的背影,鬆了口氣的同時,也捏了把汗——遼軍兵力是宋軍的五倍,這麼硬拚下去,遲早會撐不住。
“將軍,咱們的弓箭快用完了,滾木和石頭也剩得不多了。”王超匆匆跑過來稟報,臉上滿是焦急,“再這麼打幾天,咱們就沒東西可守了。”
楊延昭皺起眉頭,他知道王超說的是實話。莫州城小,儲備的守城物資本就有限,這一天惡戰下來,消耗比預想中還大。“你立刻組織士兵和百姓,連夜砍伐城外的樹木做滾木,再讓鐵匠鋪加班加點打造箭矢。另外,把城裡的空酒壇收集起來,裝滿火藥和碎石,做成‘轟天雷’,明天遼軍再來,給他們點厲害嘗嘗!”
王超眼睛一亮:“將軍這主意好!末將這就去辦!”
當天晚上,莫州城裡燈火通明。百姓們聽說要做守城的“轟天雷”,紛紛把家裡的酒壇捐出來,有的還主動幫著搬運木頭、篩選碎石。有個開酒館的張老板,抱著最後一壇珍藏的女兒紅跑過來,心疼得直咧嘴:“楊將軍,這酒壇您可千萬彆弄壞了,等打退遼軍,我還指望用它裝新酒呢!”
楊延昭忍不住笑了:“張老板放心,等打退遼軍,我賠您十壇好酒!”
張老板立刻眉開眼笑:“那敢情好!要是不夠,我再把地窖裡的空壇都搬來!”
在大家的忙碌下,一夜之間,上千個“轟天雷”就做好了,新的滾木和箭矢也堆得像小山一樣。第二天一早,耶律休哥率領遼軍再次攻城時,看到城牆上的宋軍不僅沒露疲態,反而個個精神抖擻,心裡頓時咯噔一下。
“攻城!”耶律休哥咬著牙下令,他不信楊延昭能一直這麼撐下去。
遼軍的攻城塔再次逼近,可這次還沒等靠近城牆,城牆上就扔下來一個個圓滾滾的東西。遼軍士兵以為是食物,還想伸手去接,結果“轟”的一聲巨響,酒壇炸開,碎石和火星四處飛濺,靠近的遼軍士兵瞬間被炸得血肉模糊。
“什麼東西這麼厲害?!”耶律休哥嚇得差點從馬上摔下來,他活了這麼大,從沒見過這麼嚇人的武器。
城牆上的楊延昭高聲喊道:“耶律休哥!這是咱們大宋的‘轟天雷’,專門對付你們這些遼賊!識相的就趕緊撤軍,不然下次炸的就是你的中軍大帳!”
遼軍士兵們被“轟天雷”嚇得魂飛魄散,再也不敢往前衝,紛紛往後退。耶律休哥氣得臉色鐵青,可也沒辦法,隻能下令撤軍。
接下來的幾天,耶律休哥又嘗試了夜襲、火攻,甚至想挖地道進城,可都被楊延昭一一化解。夜襲時,宋軍在城外埋了“踏響雷”用竹筒裝火藥,踩上去就會爆炸),遼軍剛靠近城牆就被炸得人仰馬翻;火攻時,宋軍早有準備,城牆上擺滿了水桶和沙土,遼軍扔上來的火把剛落地就被撲滅;挖地道時,楊延昭派人在城牆根下挖了深溝,遼軍的地道剛挖到一半就被發現,宋軍往地道裡灌煙,把裡麵的遼軍嗆得半死。
耶律休哥的十萬大軍,在莫州城下耗了一個多月,不僅沒攻破莫州,反而折損了近半兵力,糧草也快用完了。更讓他頭疼的是,楊延浦在並州也打得風生水起,耶律斜軫的十萬大軍被死死困在並州城外,根本沒法來支援他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這天,耶律休哥正在中軍大帳裡發愁,突然接到了遼聖宗的聖旨——遼聖宗得知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都久攻不下,又聽說大宋的援軍快到了,擔心再耗下去會被宋軍包圍,下令讓他們立刻撤軍。
耶律休哥如蒙大赦,連夜率領殘兵敗將逃回契丹。楊延昭得知遼軍撤軍的消息後,並沒有下令追擊——他知道宋軍士兵也很疲憊,而且窮寇莫追,萬一耶律休哥設下埋伏,反而會吃虧。
莫州之戰再次以宋軍勝利告終,消息傳到汴梁,趙恒大喜過望,下旨封楊延昭為高陽關副都部署,賞黃金二百兩,錦緞五百匹;周信、王超等人也都得到了提拔。百姓們更是高興,瓦舍裡的說書先生把“轟天雷退遼軍”的故事改編成了新評書,天天講得唾沫橫飛,聽書的人擠得連站的地方都沒有。
楊延昭接到聖旨後,心裡卻沒有多少喜悅。他知道,遼軍這次撤退隻是暫時的,遼聖宗年輕氣盛,肯定不會善罷甘休,遲早還會再來攻打大宋。他在莫州繼續訓練士兵,改進“轟天雷”,還派人去契丹打探情報,為下一次戰鬥做準備。
可讓他沒想到的是,一場來自內部的麻煩,正悄悄向他襲來。
高陽關都部署叫王繼忠,是個靠溜須拍馬上來的官員,沒什麼真本事,卻嫉妒心極強。他見楊延昭立了大功,還被提拔為自己的副手,心裡很是不滿,總想著找機會陷害楊延昭。
這天,王繼忠以“商議軍務”為由,把楊延昭請到了高陽關的官署。楊延昭剛坐下,王繼忠就端著酒杯走過來,皮笑肉不笑地說:“楊將軍,恭喜啊!這次莫州之戰,你又立了大功,陛下對你可是越來越器重了。”
楊延昭接過酒杯,說道:“王大人客氣了。這都是將士們拚死作戰的結果,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。”
王繼忠笑了笑,又說:“楊將軍太謙虛了。不過,有件事我得提醒你一下。最近有人向我舉報,說你在莫州私藏糧草,還克扣士兵的軍餉,可有此事?”
楊延昭心裡一驚,連忙說道:“王大人,這絕對是謠言!我在莫州開倉放糧救濟百姓,士兵的軍餉也都是按時發放,從沒私藏糧草、克扣軍餉!”
王繼忠冷哼一聲:“是不是謠言,可不是你說了算。我已經寫了奏折,把這件事稟報給陛下了。楊將軍,你還是好自為之吧!”
楊延昭氣得渾身發抖,他沒想到王繼忠居然會這麼卑鄙,編造謠言陷害自己。他立刻起身,說道:“王大人,你這是誣陷!我現在就回莫州,收集證據,證明我的清白!”
說完,楊延昭轉身就走,直奔莫州。他回到莫州後,立刻召集周信、王超和百姓代表,讓他們寫證詞,證明自己沒有私藏糧草、克扣軍餉。百姓們聽說王繼忠誣陷楊延昭,都很生氣,紛紛主動寫證詞,有的還願意跟楊延昭一起去汴梁,向趙恒當麵澄清。
楊延昭帶著證詞和百姓代表,快馬加鞭地趕往汴梁。他來到皇宮,向趙恒遞交了證詞,還把百姓代表帶來,讓他們當麵講述自己在莫州的所作所為。
百姓代表張老栓跪在地上,激動地說:“陛下,楊將軍是個好官啊!去年莫州旱災,楊將軍開倉放糧救濟咱們,還親自帶著士兵幫咱們挖井澆水,咱們才有飯吃。他怎麼可能私藏糧草、克扣軍餉呢?這肯定是有人誣陷他!”
其他百姓代表也紛紛附和:“是啊陛下!楊將軍愛民如子,保家衛國,咱們莫州的百姓都感激他,要是有人誣陷他,咱們第一個不答應!”
趙恒看著證詞,又聽了百姓代表的話,心裡已經明白了大半。他立刻下令,派人去高陽關調查王繼忠。調查的人很快就回來了,稟報說王繼忠不僅誣陷楊延昭,還在高陽關私吞軍餉、欺壓士兵,證據確鑿。
趙恒大怒,下旨把王繼忠革職查辦,押入天牢,還任命楊延昭為高陽關都部署,全權負責高陽關的防務。
楊延昭洗清了冤屈,心裡很是感激。他跪在地上,說道:“陛下,謝謝您還臣清白。臣定不會辜負陛下的信任,好好守著高陽關,保衛大宋的北方邊境!”
趙恒笑著說:“楊愛卿,起來吧。朕知道你是個忠臣,不會相信彆人的誣陷。你好好乾,將來有機會,朕還指望你北伐契丹,收複幽雲十六州呢!”
楊延昭心裡一暖,說道:“陛下放心!臣定不負陛下所托!”
回到高陽關後,楊延昭立刻整頓軍務,把王繼忠私吞的軍餉補發給士兵,還嚴懲了幾個跟著王繼忠作惡的官員。高陽關的士兵們士氣大振,對楊延昭更加敬佩。
時間很快就到了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)。這年春天,趙恒突然下令,要去泰山封禪。封禪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典禮,隻有做出巨大功績的帝王才能去。大臣們都覺得趙恒剛跟契丹議和,沒什麼太大的功績,不應該去封禪,紛紛勸他放棄。
可趙恒卻很固執,堅持要去封禪。他還下令,讓各地官員搜刮百姓的錢財,為封禪做準備。百姓們被搜刮得苦不堪言,有的甚至賣兒賣女,才能湊夠官員要的錢財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消息傳到高陽關,楊延昭心裡很是著急。他知道,封禪會耗費大量的錢財和人力,還會讓官員們趁機欺壓百姓,導致民不聊生。他立刻寫了一份奏折,派人送往汴梁,說道:“陛下,封禪勞民傷財,現在大宋的國力還沒完全恢複,不宜舉行封禪大典。不如把錢財用在發展農業、訓練士兵上,為將來北伐契丹做準備。”
可趙恒根本沒把楊延昭的奏折放在眼裡,還是堅持要去封禪。他率領文武百官,浩浩蕩蕩地前往泰山,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大典。這次封禪,耗費了大宋大量的錢財,導致國庫空虛,百姓們怨聲載道。
楊延昭得知消息後,心裡很是失望。他站在高陽關的城樓上,看著北方,心裡暗暗歎氣——陛下要是把封禪的心思用在北伐上,幽雲十六州早就收複了。可他也沒辦法,隻能繼續守著高陽關,等待北伐的機會。
而此時的契丹,遼聖宗得知趙恒去泰山封禪,耗費了大量錢財,心裡很是得意。他知道,大宋現在國庫空虛,肯定沒精力北伐,甚至連防守都可能出現問題。他再次召集耶律休哥、耶律斜軫等將領,商議攻打大宋的事。
“趙恒這小子,不好好發展國力,居然去搞封禪,真是昏庸無能!”遼聖宗坐在龍椅上,得意地說,“朕決定,明年春天,率領二十萬遼軍,再次攻打大宋,這次一定要拿下高陽關,直達汴梁!”
耶律休哥連忙站出來:“陛下英明!上次臣在莫州吃了虧,這次臣定要一雪前恥,活捉楊延昭!”
耶律斜軫也跟著附和:“陛下放心!咱們二十萬大軍,定能一舉攻破高陽關,拿下大宋!”
遼聖宗點了點頭,說道:“好!就這麼定了。你們立刻去整頓軍隊,囤積糧草,為明年春天的進攻做準備!”
將領們領了旨,紛紛開始行動。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大宋,趙恒得知遼聖宗要再次攻打大宋,心裡很是著急。他這才意識到,自己不該去封禪,導致國庫空虛,現在根本沒能力抵擋遼軍的進攻。
他連夜召集大臣們開會,商議對策。“陛下,現在國庫空虛,士兵們的軍餉都快發不出來了,要是遼軍來攻,咱們根本沒辦法抵擋啊!”張詠站出來,臉色凝重地說。
李繼隆也站出來,說道:“陛下,現在隻能讓楊延昭堅守高陽關,同時派人去各地征兵,籌集糧草。隻要能撐到明年夏天,咱們就能收獲糧食,有了糧草,就能跟遼軍一戰!”
趙恒點了點頭,說道:“好!就按你們說的辦。傳朕旨意,讓楊延昭堅守高陽關,務必擋住遼軍的進攻;張詠,你負責去各地籌集糧草,征兵;李繼隆,你負責訓練新征的士兵,隨時準備支援高陽關。”
大臣們領了旨,紛紛開始行動。楊延昭接到旨意後,心裡很是清楚,這次的情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嚴峻——國庫空虛,兵力不足,想要守住高陽關,難如登天。
他召集將領們開會,說道:“兄弟們,這次遼聖宗來勢洶洶,咱們不僅兵力不足,糧草也很緊張。但高陽關是大宋北方的門戶,絕不能丟!就算拚了咱們的性命,也要守住高陽關,保衛大宋!”
周信、王超等人紛紛說道:“將軍放心!我們跟您一起,死守高陽關,就算戰死,也不會讓遼軍越過高陽關一步!”
楊延昭點了點頭,眼裡滿是感動。他立刻開始布置防務:加固城牆、挖深護城河、改進“轟天雷”、訓練士兵……百姓們得知遼軍又要打來,也紛紛主動來幫忙,有的捐糧食,有的捐武器,有的甚至報名參軍,想跟宋軍一起保衛高陽關。
有個叫王小二的年輕人,才十六歲,非要報名參軍。楊延昭看著他瘦弱的身體,說道:“小二,你還太小,打仗太危險,還是回家吧。”
王小二卻倔強地說:“楊將軍,我不小了!我爹去年被遼軍殺了,我要參軍,為我爹報仇!就算戰死,我也不怕!”
楊延昭看著王小二堅定的眼神,心裡很是感動,最終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,讓他跟著周信,負責傳遞軍情。
在大家的努力下,高陽關的防務漸漸準備好了。楊延昭站在城樓上,看著來來往往忙碌的士兵和百姓,心裡暗暗發誓:“爹,弟弟,陛下,百姓們,我楊延昭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,死守高陽關,不讓遼軍南下半步!就算拚了我的性命,也要保衛大宋的土地!”
而此時的遼軍,已經在邊境集結完畢,準備在明年春天,對高陽關發起猛烈的進攻。大宋和契丹之間的又一場大戰,即將爆發。楊延昭能否守住高陽關?大宋能否抵擋得住遼軍的進攻?北伐的夢想,何時才能實現?
在天波府的祠堂裡,佘太君再次對著楊業和楊延玉的牌位祈禱:“老爺,延玉,你們在天有靈,就保佑延昭平安無事,保佑大宋能擋住遼軍的進攻,早日收複幽雲十六州,為你們報仇雪恨吧!”
月光灑在祠堂裡,牌位上的字跡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清晰。楊家將的故事,還在繼續;大宋和契丹的戰爭,也還在繼續。這天下的太平,幽雲十六州的收複,依舊是遙不可及的夢想,卻也是支撐著楊延昭、支撐著無數大宋軍民前行的希望。欲知後事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!
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:()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