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的永興帝陳嘉端坐龍椅,眉頭緊鎖,問道:“蝗災肆虐,古來難治。諸位愛卿,可有良策應對?誰能擔此重任,為朕分憂?”他的目光掃過丹墀下的文武百官。
大殿之內,一片沉寂。治蝗?自古便是天災,人力難抗。這差事費力不討好,做成了是份內,做砸了便是千古罪人,還可能得罪那些借機牟利的勢力。無人願意出頭。
一片沉默中,一個聲音響起:“臣,戶部侍郎丁守財,願為陛下分憂,一試治蝗之策!”
“丁侍郎!”李元吉立刻側身,語帶警示,“治蝗事關重大,非比尋常!若無切實把握,切莫輕言!”他心中暗惱,這丁守財是靜德皇太後的親弟,在戶部素來是個不管事的富貴閒人,此刻跳出來攬這燙手山芋,是何居心?彆給戶部惹麻煩才好!
丁守財對李元吉的警告恍若未聞,對著禦座躬身道:“陛下,李尚書,臣雖才疏學淺,然受國恩深重,值此危難,豈敢惜身?已有初步方略,願竭儘全力,為陛下解憂,為黎民紓困!”他語氣懇切,姿態擺得極低,又搬出“國恩”、“黎民”的大旗,加上他特殊的身份,一時間倒讓人難以反駁。
陳嘉看著這位皇親國戚主動請纓,心頭微鬆,點頭道:“丁愛卿忠勇可嘉!甚好!朕即封你為巡查治蝗欽差大臣,賜尚方寶劍,準你便宜行事,先斬後奏!即日啟程,務必遏製蝗災,保我大梁糧田!”他急於甩掉這燙手山芋,給得權力極大。
“臣,領旨謝恩!陛下聖明!”丁守財拜伏在地。殿中諸臣心思各異,卻也無人再出言反對。這等苦差,讓這位國舅爺去碰碰釘子也好。
李元吉見皇帝已決,心思立刻轉到另一件“大事”上,再次出班奏道:“陛下!蝗災雖急,京都糧價亦不可不察!今有東城新開‘大豐糧行’,惡意哄抬糧價,竟以一兩五錢白銀一石之天價購糧,致使京都糧價一日飛漲,民怨沸騰!臣請旨,著順天府尹即刻查封該糧行,鎖拿其主事之人,所購糧米悉數充公,以平抑市價,安定民心!”他直接將糧價飛漲的帽子扣在了大豐糧行頭上,意圖借朝廷之手,拔掉這顆眼中釘。
“李尚書此言差矣!”吏部尚書楊文修須發皆張,當即出列反駁,他是三朝元老,向來不懼權貴,“老夫請問李尚書,那大豐糧行,可曾開倉售糧?”
李元吉一滯:“這…尚未開售。”
“既未售糧,何來‘哄抬糧價’之說?”楊文修步步緊逼,言辭犀利,“倒是老夫聽聞,你李府名下的萬盛倉,還有王家的豐裕號、白家的瑞錦祥,昨日便已掛出水牌,一升米賣十四文!折合一石足有一兩四錢!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哄抬糧價!怎不見李尚書請旨查封自家產業?莫非隻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?”他直指要害,將世家糧商的把戲揭露無遺。
“楊文修!你休要血口噴人!”李元吉被當眾揭短,頓時惱羞成怒,“本官乃朝廷命官,食君之祿!李家商賈之事,自有商賈規矩,豈能與朝堂國事混為一談?你這是汙蔑朝廷重臣!”
“好了!好了!”龍椅上的陳嘉被吵得腦仁疼,連忙擺手製止,“二位愛卿!今日是議如何解決京都糧價、安撫民生!不是讓你們在金殿之上互相攻訐!若再爭執不休,退朝之後,你二人留下,吵個夠再走!”他語氣帶著無奈的和稀泥色彩。
“陛下息怒。”左相張授民適時出列,緩和氣氛,“當務之急,確是平抑糧價,安定民心。臣以為,可開常平倉,放出平價官糧,或設粥廠賑濟貧苦。至於這平價…定為幾何方為妥當?”他將皮球巧妙地踢了出去。
年輕的皇帝看向群臣:“眾卿以為,官糧售價定為多少,既能平抑市價,又不至被奸商套購?”
右相接口道:“陛下,平抑之策,在於朝廷放出足量平價糧,或賑濟窮困。具體價格…戶部掌天下錢糧簿籍,理應知曉。”
李元吉心中大罵這些老狐狸推諉塞責,既然你們不讓我好過,那大家都彆想輕鬆。他心一橫,出列道:“陛下,往年太平豐稔之時,京都糧價約在八百文一石。如今災異已顯,為顯朝廷體恤,臣以為,官糧售價不宜超過一兩銀子一石。”他定了個看似不高,實則對世家糧商威脅不大的價格。
“一兩銀子?”左相張授民立刻搖頭,慢悠悠道,“李尚書,如今市價已是一兩四錢。若官糧隻售一兩,價差如此之大,那些糧商巨賈豈會坐視?必會大肆搶購囤積!朝廷倉廩雖豐,又能經得起幾家鯨吞?屆時,官糧儘入奸商之手,百姓依舊無糧可買,豈非南轅北轍?這售賣之法,還需斟酌。”他指出了關鍵漏洞。
“這還不簡單,限量購買,驗明正身。”李元吉說道。
“李尚書,這是賣糧,官糧人手有限,到時候滿大街的流民,又如何驗明正身?”
“這”李元吉語閉,這是個問題,以前都是交給世家,讓世家賺上一筆。
“陛下!”一直沉默的楚化傑忽然出列,他因“求雨失敗”一直戰戰兢兢,此刻見機,想戴罪立功,“臣楚化傑,願擔此平抑糧價之責!必竭儘全力,不負聖恩!”
陳嘉正被吵得心煩意亂,見有人主動請纓,還是個“待罪之身”急於表現的,頓覺輕鬆,當即拍板:“好!楚愛卿既有此心,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辦理!若辦得妥當,前次求雨之事,朕便不再追究,且另有封賞!具體章程、售價,由你斟酌定奪!戶部、順天府需全力配合!”
“臣領旨!謝陛下隆恩!”楚化傑大喜過望,連忙叩首。
“陛下,此事…”李元吉等人還想反對,覺得讓一個六品小官擔此重任太過兒戲。
“有本啟奏,無本退朝!”禦前太監尖細的聲音適時響起,蓋過了所有異議。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群臣隻得叩拜山呼。
一場關乎京都百萬人口生計的糧價風波,竟被年輕而缺乏主見的皇帝,如此輕率地交到了一個品級不高、且剛犯過錯的官員手中。
聖旨很快便會下達。那些盤踞糧市、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們,一道道或明或暗的目光,已然聚焦在了這個名叫楚化傑的小官身上。
喜歡大梁神秘巨商請大家收藏:()大梁神秘巨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