隻為告訴世人:不倒不是奇跡,
是不曾忘記初心。”
四、太行山腳下的羊湯小鎮:湯熱人心,山冷不孤
我花了一天時間,坐車北上至太行山腳的內丘縣。
這裡是邢台與山的交界。午後陽光柔和,我來到一家石板小路儘頭的老羊湯館。一口大鍋燉著清湯,灶台旁坐著一位老大娘,慢悠悠地攪著鍋。
我喝下一碗,濃香不膩,味道中有一種沉穩的力量。她問我從哪來,我說是湖南人,來走地球的。“湖南人吃辣,我們這邊是靠湯過冬。”
“你們靠辣熱,我們靠湯暖。”她笑著說。
窗外是巍峨太行,窗內是炊煙騰騰。人類不就是這樣在山水之間生存的嗎?靠一碗湯,一塊磚,一份手藝。
我寫下:
“邢台的暖,不靠氣溫,
靠那一鍋鍋湯的熾熱、那一碗碗日子的堅持;
太行雖峻,人心不冷。”
五、夜遊襄都古城牆:石影斑斕,千年未散
最後一夜,我繞到邢台古城牆遺址。
雖然多數已為城市建設所掩,但有一段城牆被保留下來,作為“襄都曆史文化帶”的核心節點。夜燈之下,青石發亮,牆體雖不高,卻沉穩如初。
我坐在城牆邊的長凳上,一位年輕情侶從我身邊走過,討論著將來要不要在邢台定居。“這裡不快,但安穩。”
這句不經意的話,卻深深印進我心裡。
不是每座城市都需要飛奔的節奏,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奔波不停。邢台這樣的城市,留得住時間,也留得住心。
我寫下:
“邢台的夜,不喧嘩,
卻能讓人停下腳步;
她不是世界的中心,
卻足以成為某個人的一生。”
靜水流聲·地圖落筆·前往石家莊
邢台之行結束時,我沒有依依不舍的情緒,卻帶著一種厚重的安定感。她不刻意留下你,卻默默告訴你:你若想走遠,先要站穩。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的地圖上,在太行山下、滏陽河邊、舊城牆影中鄭重落筆:
“第239章·邢台落記。她不吆喝,卻守得住;她不動聲色,卻聲聲入心。”
下一站,是河北的省會——石家莊。
我要去那座因鐵路而興、因工業而立的現代都市,尋找在繁忙背後,是否仍有一絲曆史的餘光、生活的紋理。
我踏上北上的列車,輕聲說:
“靜已過,動將來——石家莊,我來了。”
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:()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