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0章 達阪城:風口古道,天山牧歌_地球交響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地球交響曲 > 第330章 達阪城:風口古道,天山牧歌

第330章 達阪城:風口古道,天山牧歌(1 / 2)

我是吳阿蒙。

鄯善的沙海夜色仿佛還在心頭蕩漾,我已踏上西行的新路。越過吐魯番盆地的晨曦,列車穿過蒼茫戈壁與鹽堿地,向著天山的皚皚雪頂疾馳。遠遠望去,山腳下有一條古老的交通要道,風聲獵獵、駝鈴悠遠,那正是馳名中外的達阪城。

達阪城,地處天山南麓,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咽喉要塞。這裡,既有蒼勁的風口和險峻的古道,也有遼闊的草原和牧歌生活。千百年來,無數商隊、駝鈴、士兵、旅人,或翻越雪山,或流連草原,留下了傳奇與歌謠。
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的地圖上鄭重落筆:

“第330章,達阪城。

天山風口,牧歌之地,

這是絲路古道的關隘,也是綠洲牧野的詩行。”

一、風口之地:天山的門與路

達阪,維吾爾語意為“山口、埡口”。達阪城正坐落在天山山脈的一個大風口,被稱作“西北第一風口”。據說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在刮風,最強時能把石頭卷起、牛羊刮翻。旅人初至,風如刀割,耳畔隻有呼嘯的風聲和遠處列車的汽笛。

我在達阪古道駐足,腳下是碎石鋪就的駝隊舊路,路旁立有殘破的界碑和驛站遺跡。導遊是本地哈薩克族小夥阿力,他講述著舊時商隊翻越達阪城的艱難:“過去的駱駝商隊要在風口裡結隊前行,一路祈禱風不要太大,隊伍不要走散。”

今天的達阪城,已是交通樞紐。高速公路、鐵路並行而過,風力發電機組成片林立,白色風車在藍天下旋轉,給這座小城增添了現代的詩意。

我寫下:

“風,是達阪城的魂。

一條古道,幾許風雪,

無數旅人因風而聚,也因風而彆。”

二、天山腳下:草原、牧歌與人家

離開風口古道,我跟隨阿力來到天山南麓的草原。初夏時節,草原綠意蔥蘢,野花點綴。哈薩克、維吾爾、漢、回、蒙古等多民族牧民在此放牧牛羊,氈房、羊群、駱駝和馬隊分布在起伏的草坡上。

阿力的家在草原深處。哈薩克氈房外,牧女正在熬奶茶、烤饢,男人們策馬趕羊,孩子們追逐著羊羔。草原的風吹來乳香與青草氣息。阿力的母親熱情地為我倒上一碗熱奶茶,笑著說:“我們在風裡生活,也在風裡歌唱。”

傍晚時分,牧民們圍著篝火彈起冬不拉,歌聲悠揚。草原上傳來一首首古老的哈薩克牧歌,也有新一代牧民用手機播放著流行音樂。大家唱歌跳舞,講述著祖輩遷徙、放牧、守護草原的故事。

我寫下:

“草原,是天山的溫柔。

風帶來奶香與歌聲,

每一頂氈房,都是自由的心房。”

三、達阪城的傳說與歌謠

達阪城最有名的,不隻是風和草原,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民謠——《達阪城的姑娘》。這首歌早已傳遍大江南北,被無數人傳唱。歌詞裡說:“達阪城的石路硬又平,西瓜大又甜。達阪城的姑娘辮子長,她們的臉蛋像蘋果一樣。”

我在鎮上的小廣場上,聽到一群孩子在彈唱這首歌。街邊的水果攤擺著本地的西瓜、哈密瓜,攤主自豪地說:“來嘗嘗,達阪城的瓜,絕對甜!”旅人們在此駐足,總會哼起這熟悉的旋律。

小鎮上,還有許多關於“風”的故事。老人們說,風能帶走一切煩惱,也能帶來好運;風停時,是大事發生的前兆。每逢風暴將至,家家戶戶會加固屋頂、關緊門窗。風和歌謠一起,成了這座邊城的集體記憶。

我寫下:


最新小说: 1950年的機械師 天降盲盒!我在古代成首富 道姑小王妃 巫師:從技能樹開始肝經驗 龍皇無極決 全妖界都在等她退休 直播:我!三角洲第一通天代 無限流第一幼崽 李二讀心我慌,高陽追夫淚狂 從迎娶知否盛明蘭開始的綜影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