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彆輪台的胡楊林,我沿塔裡木河南行,又折西行,順著那一條橫貫天山南麓的古道,來到了絲綢之路南道上另一顆璀璨明珠——庫車。這是一座被佛國遺夢浸潤千年的古城,是一方文化與宗教交彙的綠洲,也是曆史與現實之間低吟淺唱的魂之所在。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的地圖上鄭重落筆:
“第357章,庫車。
天山佛光,龜茲殘響,
這是絲綢之路上最莊嚴的一段古歌。”
庫車古稱“龜茲”,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,曾在公元前後成為西域佛教的中心。據史書記載,龜茲盛時佛寺達千座,僧侶成千上萬,是中原僧人西行求法的第一站。
我在清晨時分,前往著名的庫木吐喇石窟群。石窟散布在山壁之間,外觀普通,內裡卻藏著令人屏息的瑰寶。壁畫色彩豔麗,描繪著釋迦故事、佛國天堂與市井百態,人物眉眼溫和,服飾兼具中原與西域風格。那一尊尊壁畫上的飛天,猶如千年前的音律,還在耳邊飄蕩。
陪同我參觀的是一位年輕文保員阿布都拉。他滿懷敬意地介紹著每一幅壁畫的來曆與構圖:“庫木吐喇是佛教藝術的瑰寶,它見證了中原文化、印度佛教與波斯元素在此融合。”他說著,指向一幅已然斑駁的“千佛圖”,“這些壁畫,曾吸引玄奘、鳩摩羅什等高僧在此駐足,也在漫長的沉寂中等待後人的注視。”
我久久凝望那些微笑的佛像,心中默念:
“龜茲的佛光,
照亮的是古道的遠方,
也是靈魂深處的安寧。”
庫車地處塔裡木盆地西北邊緣,自古以來便是交通要衝,絲綢之路南道的樞紐。漢代張騫鑿空西域,唐代設安西四鎮,龜茲便是重鎮之一。千年時光,商旅、僧侶、將士、駝隊,從這裡穿越雪山與沙海,留下無數回響。
我來到庫車古城遺址。這裡不再是昔日的宮闕與佛塔,而是斑駁的夯土城牆與零星的磚石殘垣。然而,當我站在古道旁,閉上眼,仿佛能聽見馬蹄聲起,駝鈴聲悠,詩人低吟淺唱,軍旗隨風飄動。
博物館中展出的龜茲文書、佛像殘件、漆器與古錢幣,皆在訴說著那段輝煌。講解員指著一件漢文與龜茲語並列的文書說:“龜茲是文化交流的橋梁,語言、宗教、藝術、製度,在此交彙融合。”
我寫下:
“庫車,是絲路上的碼頭,
千年的風塵,
都在這裡留下音律與詩篇。”
與曆史的厚重相比,庫車的現實更顯靈動。這是一座多民族共居的城市,維吾爾、漢、回、柯爾克孜、塔吉克等族群在此共築家園。城市街巷錯落,清真寺的宣禮塔與街角的小茶館遙相呼應,老街上的市集熱鬨非凡。
我走進庫車縣的老巴紮。維吾爾攤販身著刺繡坎肩,熱情吆喝著香料、核桃、紅棗、葡萄乾;漢族小販擺出糖葫蘆、涼皮、鹵蛋,旁邊的回族老人售賣酸奶與玫瑰花茶。街角的樂器鋪子裡,青年正試彈熱瓦甫與都塔爾,一曲未終,小女孩便跟著起舞。
我駐足於一家老茶館,圍坐的老者談論著天氣、麥收、孩子的學業。有人問我來自哪裡,我答:“衡陽。”立刻有人笑著說:“我們這也有湖南媳婦。”一杯清茶送上,我被這陌生又親切的邊疆人情打動。
我寫下:
“在庫車,家不是某一族的代名詞,
而是人情炊煙裡的共生之光。”
庫車同樣坐落在塔克拉瑪乾沙漠的邊緣,大漠的呼吸在這裡清晰可聞。風沙不斷襲來,但綠洲從未退卻。這裡有著中國西部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——庫車能源基地。
我在當地石化公司員工達吾提的帶領下,穿越風沙之地,進入一處現代化的氣田。高聳的鑽井、管道縱橫的站區、調度中心的電子屏幕,展示著一場與大地深處能量的對話。達吾提說:“我們不是和沙漠作對,而是和它共處。”
在氣田旁,沙障與草方格整齊排列,一排排梭梭樹苗堅強紮根。他們把沙丘變成了基地,也把希望埋在了黃沙之下。
我寫下:
“這裡,是沙漠馴服者的足跡,
在風中,不是呼號,
而是沉默而堅定的奮鬥之歌。”
文化的根不隻在土中,也在歌中。庫車自古便是“音樂之邦”,龜茲樂舞曾被唐朝引入長安宮廷,影響深遠。今日,這裡的民族音樂依然生生不息。
我在庫車市文化館,見到年輕的音樂教師艾尼瓦爾。他正在教授孩子們龜茲古樂改編曲,用熱瓦甫演奏《龜茲暮曲》,音色如泣如訴,又忽然明亮。他說:“這是一種從石窟裡走出的音樂,我們要把它唱到未來。”
同時,新興的文創工作坊、青年畫家與編織匠人也在古城中崛起。一位漢族女孩以龜茲壁畫為靈感創作插畫,一位維吾爾女編織師將佛像元素融入地毯花紋。他們讓古老的符號在當代表達中重生。
我寫下:
“龜茲的魂,不是靜止的遺產,
而是生長的枝丫,
在青年手中,重新開花。”
夜幕降臨,庫車的街道點亮起星星點點的燈光。老城區的屋頂上,老人倚窗望月,新城的廣場上,孩子們追逐放風箏。塔河之畔,微風徐來,浮光躍金。山影與沙丘交錯,星辰仿佛觸手可及。
我坐在一家清真茶館門前的石階上,耳邊是熱瓦甫的音律,手中是剛烤好的饢與一杯熱奶茶。身旁一隻橘貓蜷成團,遠處偶爾傳來笑聲與狗吠。庫車的夜,不喧囂,卻無比深遠。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的地圖上鄭重寫下:
“第357章,庫車,記。
佛光照影,絲路入夢,
這裡,是西域沉靜的脈搏。”
下一站,沙雅縣。
我將繼續沿塔河西行,踏入沙漠綠洲邊緣的另一片土地,去感受更多沉默而壯麗的生命湧動,繼續為這片大地寫下心跳的交響。
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:()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