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紮蘭季那天,天還未亮。我站在一輛陳舊皮卡車的車鬥裡,裹著灰褐色的披巾,和幾位同行者一同望向東方初起的光。那光仿佛穿透了塵沙、山脊與命運的折角,為拉什卡爾加——赫爾曼德省的首府,描出一道遙遠又熾熱的剪影。
車行數百公裡,一路顛簸,越過荒漠與廢丘。終於,在一條蜿蜒的河水出現之後,我們抵達了這座沙漠中央的城市。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的頁邊寫下:“第474章,拉什卡爾加。”
拉什卡爾加,是一座藏在赫爾曼德河流域中的城市,它的生命也與這條河水緊緊相連。
站在橋頭,我第一次望見赫爾曼德河。水並不湍急,反而緩慢得像是沉睡中的古老獸脈,沿著沙土蜿蜒流淌。河岸邊,是一些臨時搭建的房舍,用黃土與木板堆成,孩子們在泥水裡奔跑,褲腳沾滿泥巴卻笑聲朗朗。
一位青年在河邊放牧,他穿著褪色的披袍,臉上刻著風吹日曬的痕跡。他看我拿著筆記本走近,便問:“你是從哪兒來的?”
“中國。”
他咧嘴一笑:“很遠。我們這裡的人,很少見到來自那麼遠的行者。”
我點頭,“但我希望能把這條河的聲音寫進去。”
他蹲下,捧起一捧水,然後緩緩倒回去:“那你得記得,它有時流動,也有時隱忍。”
我沉默良久,在《地球交響曲》上寫道:“赫爾曼德河,不是一條供人謳歌的風景河,而是一位沉默的母親,緊抱著自己的子民,悄然度日。”
拉什卡爾加的新城區雖有幾棟現代建築,但真正動人之處,在於那片老城遺址。這裡早年曾是商旅必經之地,而今隻剩下斷壁殘垣,零星有人居住。
我在午後的陽光中走入老城。黃泥牆殘破卻仍挺立,牆縫中生出雜草,一隻灰白貓在屋簷上踱步,像在巡視自己的領域。
一間幾乎要坍塌的小屋門前,一位老人正坐在門檻上編草籃。他皮膚褶皺得如同樹皮,眼神卻清澈明亮。
我坐在他旁邊,聽他講述他年輕時的故事:“那時這裡是熱鬨的市集,賣地毯的、賣鹽的、還有說書人。到了夜裡,大家會圍坐著聽遠道來的旅人講故事。”
“那你還記得一個講得最動人的故事嗎?”我問。
他想了想,緩緩道:“有個男人,從山那邊來,說他要走遍所有聽得見風聲的地方。”
我愣住。他說的,不就是我嗎?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上寫下:“拉什卡爾加的老城,是記憶深處的共鳴點。它不大,卻足夠裝下一段人類關於命運、行走與歸屬的傳說。”
次日清晨,我在拉什卡爾加的中央巴紮中漫步。與紮蘭季的市場不同,這裡更顯得粗糲與直接。賣菜的、賣油的、賣麻袋的攤位擠成一團,空氣裡混著香料與煤油的味道。
我走進一間不起眼的小店,櫃台後是一個年過半百的中年人。他看我外來打扮,便主動招呼我進去。他說,他年輕時做過向導,曾陪一位記者徒步穿越赫爾曼德山脈。
“那是你一生中最遠的路?”
他點點頭:“也是最不後悔的一段。”
他從櫃子裡拿出一塊破舊的帆布地圖,上麵是阿富汗西南部與伊朗、巴基斯坦的邊界,紅線勾勒著古代商道走向,還有手寫的標注:“風起處,聽沙響。”
我問他這是誰寫的。
他看著我,目光深遠:“那人,說過他來這裡,是為了尋找‘地球的心跳’。”
我心中一震。或許,在這一程又一程的旅途中,我正無意中踏著某些先行者的腳印。
我鄭重地將這地圖記錄入《地球交響曲》:“有些地圖不是用來指路的,而是用來提醒我們——世界的廣袤不在空間,而在於人心的回響。”
離開拉什卡爾加前一夜,我受邀參加了一場極其簡樸的晚聚。
在城市邊緣的一個露天庭院裡,幾戶人家圍坐在地毯上,點起火堆,烤著饢餅與羊肉,喝著甜茶。有男孩撥著傳統的樂器,聲音樸實,歌聲則是一種帶著哭腔的吟唱,像是沙漠的回音。
我不懂他們唱的是什麼,卻聽懂了情感。
一位長者對我說:“在這裡,歌不是為了快樂,而是為了不忘記。”
我點頭:“那我也為你們記下這首歌。”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中寫道:“拉什卡爾加,這座被沙漠緩緩擁抱的城市,你以沉靜麵對曆史,以歌聲回應未來。你是赫爾曼德河岸一束不起眼的火光,卻在我夜行的旅途中,照亮了一段不容忽略的音符。”
傍晚時分,我偶然走入一條小巷,發現幾位孩子從一間低矮房屋中魚貫而出。他們手裡拿著寫滿波浪線條的本子,眼神清亮。
我問:“這是學校嗎?”
一個年長些的女孩點點頭:“是老師的家。”
我被邀請入內。屋裡擺著一張低桌,一盞油燈,一塊掛在泥牆上的小黑板。屋主是一位瘦削的中年人,白發早生,目光卻堅定。
“這裡的學校早被關了,我便在家裡教他們寫字、認地圖、念詩。”他說。
“為什麼堅持?”我問。
他望著窗外的天光:“因為如果他們連字都不識,就永遠走不出這條河穀。”
我在《地球交響曲》中寫下:“有些人,用一盞燈守住整個村莊的明天。”
清晨,我背起背包,走過仍在蘇醒中的街道。朝陽灑在街頭孩童的臉上,也灑在我的腳步之下。
在拉什卡爾加城外,我回頭看了一眼。河水還在流,風還在吹,塵沙之上,那些說書人、孩子、老人、歌者的身影還在我的腦海中晃動不散。
我即將前往下一站——桑金。
桑金,你是拉什卡爾加背後的一道餘音,是流沙之間尚未熄滅的溫度,是我在風沙之間所聽見的下一個低語,我來了。
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:()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