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音漸漸變弱,兩人越走越遠。
新年七天假期在歡聲笑語中結束,鹹陽城重新恢複日常景象。
正月初八。
子楚在鹹陽宮召開朝會,三公九卿、各地郡守郡尉、邊關將領及軍營長官齊聚一堂。往年無重大事件時,多數政務會延至年後處理,如年末的郡守簡報,在年初則需立即關注。
農業、貨幣、軍隊、政令與法規,如此龐大的秦國需要全麵考量每一項事務。朝會自清晨五點持續到正午十一點,曆時六小時。
吳巨這次並未打盹,一是因為過去七日休息充分,已無睡意;二是此次朝會關乎自身職責,無法懈怠。
去年的疫病對秦國影響深遠。作為總指揮,吳巨需發表意見。各郡守及京畿內史彙報了患者數據,當前全國病例已降至兩百例以下,表明疫情接近尾聲。
“吳巨,你的看法如何?”子楚詢問。
“從現狀看,疫情已趨於穩定,預計今年夏天氣溫上升後即可完全消除。”吳巨回應。
子楚點頭,認可其回答。若疫情持續存在,即便偶有新發病例,全國也需維持防控,這對財政而言是巨大壓力。
吳巨補充道:“《黃帝內經》提到,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願諸位繼續加強防範,早日實現全民免戴口罩。”
“吳卿所言甚是!”眾臣附議,無不期待無口罩之日。
子楚讚同道:“蘇長老近日亦來信談及邊疆疫情。”
蘇長老近來一直在邊境忙碌,自吳巨辭去總指揮職務後,這項工作便由他接手,主要是負責各地的疾病防控與救治工作,常常率領醫家醫師四處奔走,十分辛勞。
醫家的特性就是這樣,平日裡清閒得近乎無所事事,仿佛在養老;一旦有事,則全員齊心協力,無一人退縮。
大多數情況下,他們更願意保持清閒的生活。
“待蘇長老處理完邊疆事務,回鹹陽述職時,我們再商議此事。”子楚說道。
“是!”吳巨微微拱手,退回原位站定。
自此,朝堂始終未曾安靜。
正午時分,年前和春節期間積壓的事務已基本商討完畢,子楚宣布散朝,眾人並未如往常一般立刻離開鹹陽宮各自回家,而是走出大殿,三五成群地交談起來。
每逢佳節必設宴的傳統自然不會改變,尤其是新年。
鹹陽宮很快布置妥當,桌上擺滿了宴席。
子楚端坐王位,左右兩側分彆坐著華陽太後和夏太後,前者是先王後的身份,後者則是子楚的親生母親,因此她們並肩而坐,一同參與此次宴會。
本應出席的還有子楚的王後,但因他尚未立後,這一項便省略了。最後一人是公子成蛟,他位於王位之下、群臣之上,作為眾公子中年長的一位,理應出席。
隨後,文武百官陸續入座。
不久,鹹陽殿外出現了幾支隊伍。
他們是各國派來的使者,前來贈送賀禮。
正值新春佳節,七國互派使者送禮是慣例,秦國也不例外。
“楚國使者昭肅拜見秦王,我受我國君之托,特來為秦王獻上賀禮,並恭祝秦王新年吉祥!”昭肅拱手行禮,呈上禮物。
“很好!楚國使者請入座,待你返回楚國時,代我向楚王問好,今後秦楚兩國應多加往來,增進友誼。”子楚說道。
“秦王所言甚是!”昭肅點頭回應,隨即坐下。
入座後,他向不遠處的吳巨示意。
吳巨舉杯回禮。
二人之間還算有些交情,當年吳巨接任醫家首領時,昭肅正是以使者身份前來祝賀的。
楚國由三大顯赫家族支撐,分彆是昭家、屈家和景家。昭家的昭陽、屈家的屈原以及景家的景差皆是各自家族的代表人物。昭肅屬於昭家,現任楚國朝廷要職,權高位重。
隨後,一位名叫唐雎的魏國大臣入殿,他對於秦國而言是個陌生麵孔,據說是在魏國新近崛起的大臣。
他的出現引起了吳巨的關注。
呂不韋察覺到吳巨略有興趣的表情,便靠近低聲問:“此人有何異常?”
“並無異常,隻是位很有才能之人。”吳巨直言道。
“哦?能否爭取到我們這邊?”呂不韋眼睛一亮追問。
“休想,此人忠心愛國,剛正不阿,絕不會為我國效力。”吳巨十分篤定地說。
“這樣啊……”呂不韋點頭後不再多言。
吳巨深知唐雎的到來並非偶然。
曆史上有“唐雎不辱使命”的典故,講述他在韓魏兩國之際,仍以言辭智謀保住了魏國安陵君的五十裡土地,由此衍生出一句名言:“天子一怒,伏屍百萬;布衣一怒,血濺三尺。”
接著,燕國的新任丞相將渠親自上殿。
燕國剛擺脫危機,自然無法像秦國那樣在勝利後安心過年。
將渠此行是奉燕王之命,旨在改善與秦國的關係。
當然,這種關係的改善是有目的性的。
燕國擔憂趙國再次進犯,因此希望與秦國結盟,借助秦國的力量牽製趙國,讓趙國在短期內不敢輕舉妄動。
之後,齊國、趙國、衛國的使者相繼上殿,東周的使者也到來了。
最後是韓國的使者。
子楚微微前傾身體,看清了韓國使者的樣子。
竟然是個陌生麵孔,不是張平……
子楚頓時感到些許失落。
他還想借此機會責備這個老家夥呢,竟然敢挑撥離間,甚至在他剛被秦國擊敗後,這分明是不把他放在眼裡……
沒錯,張平試圖挖走吳巨的事情,子楚至今記憶猶新。
張平未來,子楚並未多想。
“代韓王賀新春安康!”
“免禮,韓使就座。”子楚言道。
此時,韓、趙、魏、楚、燕、齊、衛七國使者均已落座。
喜歡大秦: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:()大秦: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