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續三天,市場上無腥味豬肉的價格一路飆升。
當然,帶腥味的豬肉依然無人問津,但價格也有所上漲,或許是有人堅持追求某種特殊需求,導致這類豬肉銷量增加。
這樣的變化讓養殖戶喜笑顏開,卻讓食客們滿腹怨言。原本便宜的豬肉如今連許多達官顯貴都消費不起,這樣的情況顯然不合理。
民間對此的不滿情緒迅速蔓延。
麵對輿論壓力,吳巨與官府共同發表聲明解釋:“豬肉價格上漲實為供需失衡的結果,不是長期現象,待首批經處理且合格的豬肉上市,價格自然回落。在此呼籲養殖戶和商家保持理性,切勿盲目跟風。”
聲明發布後,公眾的質疑聲逐漸平息。
然而,仍有人不解其中術語:“僧”是什麼意思?
意識到筆誤的作者:咳……
外界不斷,結海樓卻一片平靜。
這得益於結海樓的自給自足模式,東廠供應的生豬可直接進入結海樓,省去了中間環節。
樓內的豬肉菜品依舊維持原價,為顧客提供了嘗試的機會。
結海樓此舉贏得了良好口碑,被稱為“良心酒樓”。
幾天後,吳巨從東廠調配了一百頭生豬,屠宰後投入市場。
市場頓時沸騰起來。
這批豬肉還未正式上市便已售罄。
嘗過這些豬肉的人無不驚歎:確實美味!
難以置信,這竟然和過去的豬肉是同一種生物。
緊接著,第二批豬肉進入了市場。這批貨中不僅有東廠提供的,還包括經過處理和檢驗的零散養殖戶的豬肉。
這次的數量相當可觀,總計達五百頭。
在官方引導下,這些豬肉終於得以在市場上銷售。
零散養殖戶的豬肉按照市場價格出售。
而東廠的豬肉則由大秦食品有限公司負責銷售,在子楚和吳巨的指示下,特意壓低了價格。
國有企業的產品更便宜,因此百姓紛紛前來購買,零散養殖戶的豬肉滯銷,不得不降價。
於是,豬肉價格迅速下降,跌幅接近三分之一!
宮殿內。
子楚翻閱著呈上的奏折,非常滿意。
此次行動成果顯著,他深切體會到國營企業在調控物價方麵的便利性。大秦食品有限公司一出手,市場價格立刻發生了波動。
豬肉對國家來說意義重大。
早朝時,子楚高聲說道:“關於豬肉問題,諸位愛卿有何看法?”
大臣們接連出列發表意見。
“臣認為,目前豬肉價格已與牛羊肉相當,且仍有下降趨勢,這表明豬肉的市場潛力巨大。大王應大力推廣豬肉消費,鼓勵民眾養豬。”
“臣建議繼續從國外引進種豬。”
“臣主張軍營內部發展養豬產業,實現產銷一體化。”
“臣認為,當前豬肉產業鏈的培育、養殖、屠宰、檢疫、銷售等環節已初具規模,接下來隻需一邊宣傳養豬,一邊控製價格即可。”
朝堂上議論紛紛。
子楚逐一分析、決定,最終目光落在那仍在打盹的吳巨身上。
“吳巨。”子楚大聲道。
“嗯?”吳巨驚醒,起身行禮,“大王。”
“你是這項政策的設計者和推行者,你有何建議?”子楚詢問。
吳巨沉思片刻後,提出了自己的見解:
“當前市麵上正掀起一股剿豬、殺豬、吃豬的風潮,臣認為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製止。”
此言一出,滿朝嘩然。
這不是你極力主張的嗎?眾臣不解。
“吳大人,這是何意?這不是你的提議嗎?”蒙驁困惑地問道。
“不僅如此,最近連續三次大批量投放豬肉入市,這都是經過你首肯的吧。”祁農也插話。
吳巨耐心解釋:“最初將豬肉推向市場是為了向民眾及商人傳遞養豬有利可圖的信息,從而穩定人心。然而,政策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,不可僵化。”
見眾人仍不明所以,吳巨進一步追問:“你們可知秦國目前生豬存欄究竟有多少?每家農戶養一頭豬都難以實現,那麼整個村莊或莊子裡又有幾戶在養豬呢?”
眾臣啞口無言。
祁農雖掌握確切數據,此刻卻陷入沉思,似乎已領悟吳巨話中的深意。
“能否說得更詳細些?”秦王子楚開口。
“其實道理很簡單,如今生豬存量依舊不足。”
吳巨攤開雙手說道:“表麵上看,新鮮豬肉進入市場,大家都能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肉食,國家也能儲備更多軍糧,這看似對百姓有益。但實際上,這不過是又一場騙局,一種虛幻的繁榮景象罷了。”
“東廠歸我掌管,我深知其中內情。每天被屠宰的生豬數量都在激增,甚至呈幾何式增長。這顯然是不正常的。單舉一例,當所有生豬都被宰殺殆儘,今後又靠什麼來補充貨源呢?”
聽到這裡,群臣茅塞頓開,開始交頭接耳。
原來如此,他們這才意識到當前鼓勵殺豬吃豬的政策確實存在問題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所以說,我們現在正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。”子楚一邊輕撫指尖,一邊思索。
“沒錯,或許徹底清空生豬庫存根本不可能,但隻需削減三分之一,便足以摧毀我們辛苦構建的良好態勢。”
呂不韋雙目炯炯有神:“耗費巨大精力隱瞞,通過本國商人從六國購入大量生豬,但如果持續下去,我們實際上是在摧毀自身的優勢地位。”
明白了!
大臣們紛紛出列。
“大王!吳卿所言極是,必須阻止這種狀況!”
“自毀長城的事情可不能做。”
“吳巨,你有何建議?”子楚問道。
朝堂上的目光全集中在吳巨身上。
不得不承認,此刻大臣們都對吳巨心生敬佩。
他對治國之道與經商之道的理解獨辟蹊徑,若非吳巨指出,他們或許至今仍未察覺這一缺陷。
他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,也是呂不韋身上所缺乏的。
如此明顯的漏洞,他們竟未能察覺,現在回想起來,不禁一身冷汗。
“簡單,停止低價競爭,嚴格管控市場上的豬肉供應量,鼓勵養豬,減少屠宰,不做短期交易。”吳巨拱手道。
朝堂為此討論許久,製定了多種政策。
散朝後,子楚將吳巨喚至章台宮,說道:“你向來低調,我也不會大肆宣揚,但賞賜是必然的。”
吳巨剛要開口,卻被子楚攔住:“賞賜不涉及官職或爵位,隻給錢。”
吳巨略一沉思:“可以。”
子楚滿意地點頭。
“你發明精鹽,推廣新型豬肉,功不可沒。兩項功勞一起賞,今日寡人賞你萬金!”子楚說道。
“謝大王賞賜!”
吳巨行禮後笑道:“以往難得見您這般慷慨。”
子楚嘴角含笑:“還不是跟著你賺了不少錢,有了錢,自然底氣足,出手也就大方了。”
僅靠食鹽一項,他就賺了不少,那是數百萬貫的收入!
吳巨笑了笑:“國家和大王有財是好事,不過這些錢就算了吧,我能否取五遷金?”
子楚皺眉:“這怎麼行?這兩項功勞,寡人賞你萬金都覺得不夠。”
吳巨思索片刻,說道:“那就這樣,剩下的五遷金,大王替我換成土地,我想在吳家莊附近多購置幾塊地。”
“好,寡人給你換幾塊地。”子楚滿意地點點頭,土地他並不缺,尤其是城外的土地,要多少有多少。
三月來臨,春分已至,一年中最美的時節莫過於此時。此刻,長安城裡綠意盎然,垂柳如煙似霧,繁花競相綻放,農民們開始忙碌於田間,為新一年的春耕做準備。
經過鹽與肉之事,吳巨從子楚手中得到了五塊地,使得吳家莊的規模擴大了不少,相當於城內兩個坊的麵積。其中有兩塊是荒地,這正合吳巨的心意,因為他正缺農田來種植作物。結海樓和糧油廠對各種作物的需求量很大,而他一直以來就偏愛自產自銷的模式。
如今的主要作物仍是稻黍稷麥菽,也就是五穀,再加上芝麻。稻指的是水稻,麥則是小麥,這兩樣自然不可或缺,無論是結海樓還是糧油廠、無拘酒肆都需要。黍是黃米,吳巨用得不多,因為後世已少見這種糧食,它不易消化。稷與水稻、小麥同屬禾本科,形狀類似,秦國地處西北,水稻種植較少,所以五穀中原本沒有稻,現在稷反而成了主流作物。菽是大豆,用於製作大豆油、醬油及各類豆製品。芝麻可以用來炒菜、製香油,也可直接食用。
站在田邊,吳巨感歎道:“這麼好的良田閒置下來太浪費了。”他雖不擅長種地,但也想試試在這兩塊地上種些東西。算起來,這兩塊地加起來還不到一頃,恐怕連鹹陽所需作物的三分之一都無法供應,但這並非他的目標。吳巨隻是想為自家提供足夠的食材,畢竟他也想在打了一輩子仗後好好享受生活。
陽光不算強烈,微風拂麵,讓人感覺十分舒適。田間勞作的農民們揮汗如雨。若是換了彆人聽說吳巨要在城外開墾農田,定會抱怨不已。畢竟鹹陽作為都城,土地極為寶貴,即便符合城外和荒地的條件,價格依然不菲。
吳巨自然明白這一點,但他並不擔心。他的財富足以支持他在城內外都進行耕種,更何況這些土地本就是子楚贈予的,無需花費自己的積蓄。
他計劃在這片田地上種植稻麥、大豆和芝麻。由於小麥的種植季節未到,因此先播種稻穀。而大豆因其廣泛的用途,如製作大豆油和醬油,以及芝麻用於提取香油,都是市場需求量大的產品,所以也被列入種植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