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楚不予理會,繼續道:"而且這隻是京畿地區的小範圍科舉試,你彆太緊張了……"
話音剛落,吳巨陷入沉思。
他當然不會輕易被子楚的話影響,但子楚的話也有道理。這次科舉隻是在京畿地區試點,更多的是試探性質。其重要性毋庸置疑,但還不至於與世家貴族正麵衝突。
即使真的發生衝突,吳巨又怎麼會畏懼他們?他手握大權,左有子楚掌控王權,右有呂不韋,掌握朝中最大勢力。
他們真的有能力與自己抗衡嗎?
奇怪的是,吳巨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變得有些優柔寡斷了。
難道真的是官做得越大,膽子反而越小?
在時代中待久了,吳巨逐漸失去了曾經無所畏懼的心態,這與他的性格不符。
吳巨性格謹慎,但他現在反思,對此深感不滿。
變法革新,這是他對子楚說的話。
當初提出科舉製和義務教育時,他滿心壯誌想要改變天下,如今他又怎能臨陣退縮?
猶豫不決,絕非大丈夫所為。
子楚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,見吳巨沉默以為說服了他,越發起勁。
但吳巨下定決心要勇敢一些。
"行,這件事我接下了!"吳巨堅定地點點頭。
"不願意也沒關係,我們可以慢慢來……啊?"子楚愣住,"你答應了?"
吳巨點頭。
子楚嘴角抽搐,原本準備的長篇腹稿就這麼胎死腹中了。
雖然答應下來是一件好事,但為何他總覺得心中有些不適?
子楚哈哈大笑:"好得很,來來來,喝茶——不對,喝湯!"說完,他親自為吳巨倒了一杯冰鎮酸梅湯。
接著,他從袖中取出一本冊子:"看看,這是寡人擬定的出題人名單。"
吳巨接過冊子翻開一看,上麵寫著唐秉、崔廣、陳季禮、豐藏鋒……共計二十多人,全都是秦國的頂尖學者。
"需要我去跟他們聯絡嗎?"吳巨問道。
子楚微微點頭:"先問問他們是否願意為國效力,畢竟要封閉數月不得外出,能接受的人不多。至於科舉的事,暫時彆提。"
"明白了。"吳巨點點頭。
兩人在殿內繼續交談,不久後吳巨起身告辭。
"慢走慢走!"解決了這件大事,子楚心情極佳,笑著送彆吳巨。
吳巨微微拱手,隨即轉身朝北走去。
"咦?你不回宮嗎?"子楚疑惑。
吳巨回頭一笑,露出潔白的牙齒:"我跟公主約好了見麵,待在這裡太久,她該等急了。"
顯然,他指的就是開陽公主。
子楚愣了一下:"哦,那你去吧。"
吳巨告退。
子楚歪著頭站在原地,感歎道:"看來我這個妹夫的前景越來越明朗了。"
他悠閒地返回殿內。
……
肩負重任,必當儘心儘力。
與開陽公主會麵後,吳巨拿出子楚給的名單,目光在上麵遊移片刻,最終停在一個名字上——唐秉。
唐秉因府邸名為東園,因此被人稱為東園公,是一位著名的學者。
遞上拜帖後,唐秉親自迎接吳巨。
唐秉年約三十餘歲,留著長長的胡須。
"久聞大名,今日一見,讓我的東園蓬蓽生輝啊!"唐秉笑著說。
“唐公取笑了,晚輩貿然來訪,還望見諒。”吳巨說道。他自稱晚輩,是因為論資排輩,這個時代學者或多或少都與諸子百家有關聯,而唐秉的資曆遠超他。
“哪裡的話,請進。”唐秉客氣道。
二人落座後,一番寒暄,唐秉對眼前這位年輕人有了更多認識。他氣質儒雅,言談出眾,果真如傳聞般非凡。
於是唐秉直奔主題,笑著問:“吳卿今日來訪,不知有何要事?”
雖身為秦國官員,但他和吳巨一樣,屬於掛職,專注於學術研究,平日裡並無往來。若說無事登門,唐秉是不信的。
“確有一件大事。”吳巨正色道,“晚輩奉大王之命,處理秦國一件要事,需唐公相助,不知唐公能否幫忙?”
唐秉雖不像呂不韋、嬴勵那樣狡猾,但基本的人情世故還是懂的,自然不會立刻答應,免得吳巨提出過分要求,反讓自己陷入尷尬。
“不知是何事?”唐秉詢問。
“一件利國利民的事。”吳巨避而不答,取出一張折疊的紙,展開放在桌上。
唐秉仔細一看,上麵是子楚的字跡,還蓋著大印,字數不少,大致意思是:
見字如晤!
唐秉心中一震,毫不懷疑地表態:“臣既效忠大王,自當儘忠職守,隻要力所能及,萬死不辭!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吳巨微微一笑,收起了子楚的親筆信。
他選擇唐秉,正是因為對方的條件契合。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,各國學者中不乏外臣。
唐秉是秦人,品行高尚,廣受歡迎,人脈極佳,且教書育人無數。因此,吳巨想借由唐秉推動計劃。
“好,既然唐公信任晚輩,那晚輩就直言相告。”吳巨微笑道,將科舉之事詳細說明。
唐秉聽後,心生波瀾。
“哼!這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。”唐秉捋著胡須,心中暗自讚歎,沒料到大王與吳卿竟謀劃了如此深遠的布局。
他沉思片刻,詢問道:“此事由誰提出?”
吳巨微微一笑。
唐秉心中已有所悟,喃喃道:“後輩實在令人欽佩。”
他又問:“此事恐怕不止鹹陽一地的事吧,大王與吳卿是否打算在全國推廣科舉製?”
此話出口,吳巨頗感意外。
看來這位東園公唐秉確實與眾不同,僅幾句話便洞察到了關鍵之處,真可謂心思縝密。
“沒錯。”吳巨坦然承認。
“大王與吳卿就不擔心觸犯某些人的利益嗎?”唐秉繼續追問。
吳巨放聲大笑,此前在章台宮的心境變化讓他多了幾分從容與豪氣。
唐秉聽得吳巨緩緩說出兩句詩:“為有犧牲多壯誌,敢叫日月換新天。”
即便唐秉心態平穩,此刻也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。
“好一句‘敢叫日月換新天’!”唐秉讚歎道。
“那麼唐公意下如何?是否願意參與其中?”吳巨問道。
唐秉笑著回答:“當然!聽了大王與吳卿的誌向,我比以前更加願意!”
吳巨笑道:“唐公胸懷,晚輩十分敬佩。”
“應當是我要佩服你才是,真是後生可畏。”唐秉感歎,隨即為吳巨倒上一杯茶,“喝茶!”
“請!”
兩人一飲而儘。
唐秉長舒一口氣,問道:“具體要我做什麼?”
“所有參與此事的學者都將被秘密送至一處,負責科舉試題的擬定,你們會在那裡居住一個月左右,期間我們會在生活起居上給予充分保障,但禁止對外聯絡,這是為了確保考題不會外泄。”吳巨詳細解釋。
唐秉點頭表示同意:“沒有問題。”
吳巨鬆了口氣,他最擔心的就是有人拒絕這一安排。
“另外,我希望唐公能幫我勸說名單上的其他人。”吳巨遞過名單。
唐秉略作查看,道:“可以,名單中含我數位好友,還有兩位,我能說服他們。”
吳巨笑意盈盈,此事已然完成一半。
二人商議了一些具體事務,隨後唐秉起身吩咐家中的侍女:“準備些衣物及隨行之物,我即將外出。”
“明白。”侍女微躬身退出。
途中,唐秉緘默不語,未多言一字。
出府後,唐秉乘坐吳巨的車駕入宮拜見子楚。
子楚對唐秉的忠誠與吳巨的高效十分滿意。
“蒙毅,你親自前往,帶禁軍相助吳巨與唐秉,若學者同意離開,便護送他們出鹹陽,途中確保不泄密。”子楚囑咐道。
“遵命。”蒙毅低頭應諾。
吳巨追問:“殿下,安置地點定於何處?”
子楚沉思片刻,招來三人低語告知地名,三人皆點頭稱是。
離開王宮後,吳巨等人直奔名單上的府邸,由吳巨主導,唐秉輔助,迅速完成了溝通。
當日,眾學者悄然離開鹹陽,抵達一隱秘之地,開始擬定試題。
近來狀態著實糟糕,本想勤勉一些,卻愈發懈怠。
暫借此章自我約束。
學者安置妥當後,後續工作便與吳巨無甚關聯。
子楚本希望吳巨也能參與出題,但吳巨明確回絕。
他的學術水平僅能應付簡單問題,連大學知識都已忘得差不多,更彆說出題了。
見吳巨態度堅定,子楚隻得作罷。
歸家後,吳巨著手籌劃新瓷器的生產。
喜歡大秦: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:()大秦: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