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桓玄篡位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21章 桓玄篡位(1 / 1)

一、硬核老爹與坑爹兒子

公元369年,桓溫第三次北伐兵敗枋頭,拖著半白的頭發回到建康時,他剛出生的兒子桓玄正在搖籃裡啃腳丫。此時的桓溫不會想到,這個孩子將來會乾一件比他更瘋狂的事——把東晉的龍椅搬回家自己坐。

桓玄的老爹桓溫,是東晉著名的“硬核權臣”。這人滅成漢、三次北伐,沒事就對著柳樹感歎“樹都長這麼粗了,我咋還沒篡位”樹猶如此,人何以堪)。但桓溫到死都沒敢跨出最後一步,臨死前還念叨著“九錫之禮”篡位前的標配),結果被謝安用“寫詔書太麻煩”給拖黃了。

桓玄就不一樣了,他打小就有個外號叫“桓郎”,長得帥,嘴又甜。有次大臣們聚會,有人指著他說:“這小子是桓溫的種,以後怕是要搞事情。”桓玄當時才五歲,卻拍著桌子說:“我爹為國家打天下,你們懂個啥!”把眾人嚇得夠嗆——這孩子,天生就是個“作死小能手”。

《晉書》裡說桓玄“形貌瑰奇,風神疏朗”,擱現在就是“高富帥”標配。但他有個毛病:極度自負。他爹桓溫留下的遺產裡,最值錢的不是兵權,而是一句讖chen)語:“桓氏當有天下。”桓玄把這話當聖經念,沒事就對著鏡子練習登基的姿勢,被丫鬟撞見了,還假裝在“研究天象”。

二、從“官二代”到“亂臣賊子”的逆襲路

桓玄成年後,靠著老爹的關係當上了官員,但他嫌官小,天天在家抱怨:“我爹是大司馬,我咋才當個太守?”後來乾脆辭職回家,寫了篇《討司馬氏檄文》,痛罵東晉朝廷腐敗——其實就是嫌自己沒權。

機會來得很快。當時東晉朝政被司馬道子、司馬元顯父子把持,這倆貨比昏君還能作,老百姓怨聲載道。桓玄一看時機成熟,帶著荊州的兵馬就往建康殺,口號是“清君側,誅奸臣”。走到半路,他聽說司馬元顯居然派了個叫劉牢之的北府兵將領來抵抗,差點笑出聲:“劉牢之?他可是我的老熟人,當年我爹北伐,他就跟牆頭草似的。”

果然,劉牢之轉頭就投降了桓玄,還幫他活捉了司馬元顯。桓玄進了建康城,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加官進爵:“我勞苦功高,得封個‘侍中、丞相、錄尚書事’,再加個‘揚州牧’,嗯,順便把荊、江二州也管了吧。”這官銜一口氣能念斷氣,相當於把東晉的軍政大權全揣自己兜裡了。

野史裡有個段子:桓玄掌權後,有次召見大臣,問:“你們說,我比謝安怎麼樣?”底下有個溜須的馬上說:“謝安是文人,哪比得上您文武雙全!”桓玄又問:“那我跟我爹比呢?”那人愣住了,想了半天說:“您比桓公更‘與時俱進’!”桓玄聽完哈哈大笑,其實心裡明白:論打仗,他爹能甩他十八條街。

三、龍袍拖地的登基名場麵

公元403年,桓玄覺得時機成熟,決定篡位。他先讓傀儡皇帝司馬德宗晉安帝)“禪讓”,自己假裝推辭了三次,然後“勉為其難”地接受了。登基那天,建康城刮著大風,桓玄穿著嶄新的龍袍往台上走,走兩步就踩一下袍子,差點摔個狗吃屎。

《晉書·桓玄傳》記載:“玄登壇受禪,暴風悉卷其冕服。”譯文:桓玄登壇登基,狂風把他的皇冠龍袍全吹亂了)更尷尬的是,他找人為龍袍量身,結果裁縫怕他長胖,故意做肥了三尺。桓玄往龍椅上一坐,龍袍拖在地上像條地毯,宮女們憋笑憋得滿臉通紅,有個膽大的小聲說:“陛下,您這龍袍能掃地了。”

桓玄氣得想殺人,但又不好發作,隻好強裝鎮定地說:“這叫‘垂衣裳而天下治’《周易》裡的話,意思是皇帝穿得端莊,天下就會太平)。”底下的大臣們互相使眼色,心裡都在想:“就這?還不如司馬家的皇帝呢。”

登基後,桓玄乾了幾件“驚天動地”的大事:

1.改名字:把“建康”改成“建鄴”。

2.搞搬家:非要把皇宮搬到姑孰今安徽當塗),理由是“那裡風水好”,結果文武百官跟著折騰,累得半死;

四、“桓玄之亂”:43天皇帝的速成班

桓玄當皇帝的日子,用一個字形容就是——亂。他爹桓溫好歹知道“槍杆子裡麵出政權”,桓玄卻隻知道瞎折騰。他下的第一道聖旨是“廢除錢幣,以穀帛為貨”不用錢了,以後拿糧食布匹當錢使),結果市場直接癱瘓。

更絕的是他處理政務的方式。大臣們遞上來的奏折,他看都不看,直接說:“我知道了,你們看著辦吧。”轉頭就去跟小妾們鬥蛐蛐。有個老臣實在看不下去,勸他:“陛下,您得學學先祖,勵精圖治啊。”桓玄把眼一瞪:“我爹當年北伐,不也沒成功?瞎忙活啥!”

這時候,一個叫劉裕的人坐不住了。劉裕出身草根,靠打仗一步步爬起來,是北府兵的新首領。他看桓玄這麼不靠譜,就聯絡了幾個老部下,在京口今江蘇鎮江)起兵,口號是“匡複晉室,誅滅桓玄”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桓玄聽說劉裕反了,嚇得差點尿褲子。他手下的將領說:“陛下彆怕,劉裕就幾千人,咱們派大軍滅了他!”桓玄卻搖頭:“劉裕是天下英雄,當年跟著劉牢之打過仗,不好惹。”結果他派出去的軍隊,還沒見到劉裕的麵就跑了一半。

最搞笑的是桓玄跑路的場景。他帶著幾百個親信逃出建康,路上餓了,讓隨從找吃的。隨從捧來一碗糙米飯,桓玄咽不下去,哭著說:“我這輩子沒吃過這東西!”旁邊一個老兵看不下去,吼道:“打仗的時候連草根都吃不上,這米飯就不錯了!”桓玄這才勉強吃了兩口。

五、帝王夢碎:被割頭的尷尬結局

公元404年,桓玄逃到江陵今湖北荊州),還不死心,又立了個傀儡皇帝,自己當“楚王”。劉裕的軍隊追過來,桓玄隻好繼續跑,沒想到被自己的部下殺了。《資治通鑒》記載:“玄至枚回洲,為其下所殺,時年三十六。”譯文:桓玄逃到枚回洲,被部下殺死,時年三十六歲)

桓玄死後,腦袋被割下來送到建康,掛在朱雀航秦淮河上的古橋)示眾。老百姓圍過來看熱鬨,有人指著他的頭說:“這就是那個穿拖地龍袍的皇帝?看著也不咋地嘛。”還有人往他頭上扔爛菜葉,邊扔邊罵:“讓你瞎折騰!讓你當皇帝!”

更諷刺的是,桓玄稱帝前,民間流傳著一首童謠:“長乾巷,巷長乾,桓玄敗走下石灘。”長乾巷在建康,石灘在江陵附近)沒想到真應驗了。他建立的“桓楚”政權,從登基到滅亡,滿打滿算才43天。

後來劉裕收拾了殘局,迎回晉安帝,自己成了新的權臣。但桓玄的故事成了個笑話,被寫進史書裡。曆史上的很多事,看著荒誕,其實都是人性的放大鏡。桓玄想當皇帝,不是因為有本事,而是因為太膨脹,最後把自己脹爆了。

六、曆史的吐槽:從桓溫到桓玄的墮落公式

桓玄的一生,完美詮釋了“坑爹”的最高境界。他爹桓溫雖然專權,但好歹為東晉打了不少硬仗,桓玄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。總結一下他的失敗原因:

1.能力配不上野心:想當皇帝,卻沒學會治國,連龍袍都穿不利索;

2.民心是最大的本錢:他當皇帝後,老百姓過得比以前還苦,不反他反誰?

3.裝x遭雷劈:天天擺皇帝架子,卻連碗糙米飯都咽不下去,活該被人笑話。

現在看桓玄的故事,就像看一場荒誕劇:一個官二代靠著老爹的餘威,硬要上演“篡位大戲”,結果劇本沒寫好,演技又爛,剛開場就被觀眾喝倒彩,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。曆史有時候很幽默,它會把人的欲望放大,讓你看看,當野心超過能力時,到底能有多可笑。
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全員失格 霧都孤女:美貌是幸運,實力才是利器 稀土:大國鎖鑰 紅樓:重生賈瑞,鐵血風流 交出答案 老子武功天下第一哈哈哈 年代逆襲:假戲真做拐新娘 星際寫小說,雄獸們跪求我更新 七零年代換親,對照組女配美又颯 離婚吧我要去修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