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大中六年852年),廬州今安徽合肥)城外的官道上,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正背著木炭進城售賣。突然,路邊草叢中傳來一陣低吼,一隻吊睛白額虎猛地竄出!路人嚇得四散奔逃,唯有少年神色不變,他扔下木炭,抄起路邊的粗木棍,大喝一聲迎了上去。幾個回合後,少年竟以木棍擊斃猛虎,徒手挖出虎心!這驚人的一幕,被路過的廬州刺史鄭棨qi)親眼目睹。
這位少年名叫楊行密,家中貧寒,父親早逝,隻能靠賣柴為生。《新五代史·吳世家》記載他\"為人長大有力,能手舉百斤\",而野史《稽神錄》更添傳奇色彩,說他殺虎時\"目有金光,虎不敢近\"。鄭棨驚歎不已,當即召他入伍,從此改變了楊行密的命運。
入伍後的楊行密很快展現出過人之處。他不僅武藝高強,更擅長謀略。有次軍中發放棉衣,監軍故意刁難,隻給他一件破舊棉衣。楊行密當著眾人的麵披上棉衣,裝作整理衣領,突然怒喝:\"棉衣雖破,可誰能從我身上奪走?\"說罷竟將監軍斬殺!《資治通鑒》)這一壯舉讓他名聲大噪,很快被提拔為隊長。
乾符年間,楊行密被派往朔方今寧夏靈武)戍邊。期滿後,他申請回鄉,卻遭到軍吏刁難:\"想走?除非你能再戍邊一次!\"楊行密二話不說,上前抓住軍吏手腕,生生撕下他一隻耳朵!《十國春秋》)這一舉動震驚全軍,他趁機率領戍卒發動兵變,殺死都將,占據廬州。唐僖宗無奈,隻得任命他為廬州刺史。
然而,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麵。當時淮南節度使高駢pian)沉迷道教,任用妖人呂用之專權,導致淮南大亂。楊行密看準時機,以\"清君側\"為名,率軍攻打揚州。高駢的部將畢師鐸假意投降,卻在楊行密入城後突然發動襲擊。楊行密寡不敵眾,隻得撤退。
為了保存實力,楊行密想出一條奇計——裝瞎。他故意在軍中撞柱,撞得頭破血流,然後哭喊道:\"我雙眼已瞎,再無爭霸之心!\"《南唐近事》)他的妻子朱氏不明就裡,與侍衛私通,他卻視而不見。直到有一天,朱氏以為他真瞎,公然在他麵前與侍衛調笑。楊行密突然暴起,當場斬殺二人!原來他早已暗中培養死士,裝瞎三年隻為麻痹對手。
文德元年888年),楊行密再次攻打揚州。此時的揚州已被畢師鐸和孫儒折騰得滿目瘡痍。《資治通鑒》記載:\"城中饑窘,鬥米值錢五十緡in,古代計量單位,一緡即一貫銅錢),草根木實皆儘,以堇泥為餅食之,餓死者太半。\"更有甚者,出現了人相食的慘劇:\"軍士掠人而賣之,驅縛屠割如羊豕,訖無一聲悲號者。\"
楊行密入城後,麵對慘狀痛心疾首。他下令開倉放糧,安撫百姓。但城中實在無糧,他隻好與將士們一起吃木屑充饑。這時,有個名叫袁襲的謀士獻計:\"孫儒兵多糧少,利在速戰;我軍應避其鋒芒,堅壁清野,待其糧儘,必不戰自潰。\"楊行密采納了這個建議,主動撤出揚州,將一座空城留給孫儒。
孫儒占領揚州後,果然因糧草不足陷入困境。龍紀元年889年),他率軍攻打宣州今安徽宣城),企圖奪取糧草。楊行密則采用\"疲敵戰術\",堅壁清野,不與孫儒正麵交鋒。同時,他派人燒毀孫儒的糧道,斷其補給。
關鍵時刻,楊行密得到了一個重要助力——名將李神福。李神福獻計:\"孫儒營寨相連,若用火攻,必亂其陣腳。\"楊行密采納此計,趁夜派人潛入孫儒營中縱火。《舊五代史》記載:\"風助火勢,煙焰張天,孫儒營中大亂,人馬相踏,死者不可勝數。\"楊行密趁機率軍出擊,斬殺孫儒,收複揚州。
此役後,楊行密的勢力大增。唐昭宗封他為淮南節度使,承認了他在淮南的統治地位。他重用謀士高勖xu)、將領田頵jun)等人,推行休養生息政策,鼓勵農耕,興修水利。短短幾年間,淮南地區\"農桑興,商賈集,百姓樂業\"《十國春秋》)。
天複二年902年),唐昭宗封楊行密為吳王,正式建立吳國史稱南吳)。此時的楊行密已身患重病,但仍心係國事。他深知兒子楊渥o)年少輕狂,不堪大任,於是召集心腹大臣徐溫、張顥hao)等人托孤:\"吾兒不才,望諸君善輔之。若其不堪,諸君可自取之。\"《新五代史》)
這番遺言看似大度,實則暗藏玄機。楊行密早已暗中培養了一批忠於自己的將領,形成製衡之勢。他還特意留下一道密詔:\"若徐溫、張顥有異心,可持此詔誅殺之。\"可惜的是,楊行密死後,徐溫逐漸掌握大權,最終架空楊氏政權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楊行密奠定的基業,為後來南唐的繁榮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楊行密從一個寒門子弟,曆經無數艱難險阻,最終成為割據一方的吳王,其傳奇經曆堪稱五代十國的典範。他的故事告訴我們,在亂世之中,唯有智勇雙全、能屈能伸者,方能成就大業。而他在淮南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,更是為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帶來了難得的安寧,這或許才是他最值得銘記的功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