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馬可波羅遊記傳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20章 馬可波羅遊記傳

第20章 馬可波羅遊記傳(1 / 1)

至元十二年1275年)的上都開平,秋老虎正把草原烤得冒熱氣。忽必烈的金帳外,兩個高鼻深目的歐洲人正被侍衛扒得隻剩單衣——不是羞辱,實在是他們穿的錦緞長袍鑲滿了珍珠寶石,跟剛從波斯珠寶店搶出來似的。

\"陛下,這是威尼斯商人尼科洛·波羅與馬泰奧·波羅,還有尼科洛的兒子馬可。\"通事翻譯)扯著嗓子喊,生怕帳篷裡的大汗聽不清。

帳內傳來一聲爽朗的笑,忽必烈正用銀刀割著烤羊腿:\"讓他們進來吧,朕倒要看看,從羅馬來的"色目人",帶了什麼寶貝。\"

這趟旅程的起點,得從二十年前說起。

1254年,馬可·波羅出生在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。那時他爹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正在中東倒賣香料,聽說東方有個叫\"蒙古\"的帝國超有錢,連宮殿柱子都是黃金做的,哥倆一拍大腿:走,去看看!

他們從君士坦丁堡出發,沿著絲綢之路東行,一路上把能遇到的奇事都記在了心裡:波斯的玻璃匠人能做出比水晶還透亮的杯子,波斯的驛站馬跑起來比歐洲的獵隼還快,最絕的是,他們在布哈拉今烏茲彆克斯坦境內)遇到了蒙古帝國的使者。

\"你們想去見大可汗嗎?\"使者斜著眼打量這兩個藍眼睛,\"我們的蒙哥汗當時的蒙古大汗)正好想看看歐洲人長啥樣。\"

哥倆一聽樂壞了,跟著使者走了三年,終於在1257年見到了蒙哥。蒙哥對他們帶來的耶穌像挺感興趣,還派他們回歐洲給教皇帶話:\"讓羅馬派一百個懂學問的人來,跟朕聊聊上帝和長生天到底誰厲害。\"

結果等他們1269年回到威尼斯,蒙哥早死於釣魚城詳見第十六章),忽必烈已經在大都今北京)當了五年大汗。更坑的是,當時教皇剛去世,新教皇還沒選出來,哥倆隻能等。這一等,就把小馬可也帶上了——此時的馬可已經十五歲,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。

1271年,新教皇終於選出,給忽必烈寫了封客氣的回信,還派了兩個神父隨行。可這倆神父走到半道聽說蒙古人在打襄陽,嚇得扭頭就跑。最後還是波羅父子三人硬著頭皮往前走,翻越帕米爾高原時,馬可差點沒被凍成冰棍;穿過塔克拉瑪乾沙漠時,他們渴得差點喝駱駝尿;等走到元境時,連身上的絲綢衣服都磨出了破洞。

但當他們看到元帝國的驛站時,徹底驚了:每隔五十裡就有一座驛站,站內不僅有客房、馬廄,還有專門給客人捶腿的仆役。\"這哪是驛站,簡直是五星級酒店啊!\"馬可在日記裡寫道。

忽必烈初見馬可時,這小夥子剛滿二十歲,金發卷得像羊毛,眼睛藍得像亞得裡亞海。老皇帝忽必烈此時已五十多歲)越看越覺得新鮮,問了他一堆問題:\"你們歐洲人信的"天主",能比長生天還靈嗎?羅馬的宮殿,有朕的大都城氣派嗎?\"

馬可腦子轉得快,回答得滴水不漏:\"陛下,天主和長生天都是管天上事的,就像您和法國國王,雖然不常見麵,但都是偉大的君主。\"這話把忽必烈哄得哈哈大笑,當場拍板:\"你就留在朕身邊當差吧,朕派你去江南巡查,回來給朕講故事。\"

接下來的十七年,馬可成了忽必烈的\"移動攝像頭\",把大元帝國的風光看了個遍:

他在大都見過忽必烈的宮殿,殿頂的琉璃瓦在太陽底下閃金光,殿前的廣場能同時站一萬人——這讓他想起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,頂多站三千人,頓時覺得自家城邦像個小漁村。

他去杭州時正值南宋剛滅亡1276年),看到西湖邊的畫舫比威尼斯的貢多拉華麗十倍,城裡的商鋪多到數不清,光是賣絲綢的就有上千家。\"這裡的老百姓穿得比歐洲貴族還好,\"他在遊記裡咋舌,\"連挑夫都穿絲綢褲子。\"

最讓他震驚的是元帝國的\"黑科技\":用黑石頭煤)當燃料,火比木頭還旺;用一張紙片交子)就能買東西,不用扛著沉甸甸的金幣;驛站的快馬能做到\"日行千裡\",比歐洲的信使快三倍。

忽必烈挺信任這個洋小夥,甚至派他去雲南和東南亞出差。馬可回來後總能說出點新鮮事:\"陛下,雲南的少數民族用大象打仗,鼻子一卷就能把騎兵從馬上掀下來;緬甸的國王穿的金箔衣,薄得像蟬翼,走兩步就晃瞎眼。\"

1292年,馬可·波羅該回家了。不是他想走,是忽必烈的女兒闊闊真要嫁去波斯,需要懂歐洲路況的人帶路。\"朕準你回去,\"忽必烈塞給他一堆金銀,\"記得給羅馬人說說,朕的大元有多厲害。\"

歸程比來時更驚險。他們從泉州港出發,坐船穿過南海、印度洋,一路上遇到過台風,躲過海盜,還在蘇門答臘島今屬印度尼西亞)被土著追殺過。等1295年回到威尼斯,馬可差點被鄰居當成外星人——他說的話沒人信,穿的衣服像唱戲的,連親戚都懷疑:\"這貨怕不是在外麵瘋了吧?\"

真正讓他\"一戰成名\"的,是一場監獄奇遇。

1298年,威尼斯和熱那亞打海戰,馬可自告奮勇當艦長,結果兵敗被俘,關進了熱那亞的監獄。同牢房有個叫魯斯蒂謙的作家,一聽馬可吹的牛:\"你說的這些要是寫下來,絕對能成暢銷書!\"

於是,在昏暗的牢房裡,馬可口述,魯斯蒂謙記錄,一本震驚世界的《馬可·波羅遊記》又名《東方見聞錄》)就這麼誕生了。

書裡的內容,在歐洲人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:

\"大都的皇宮有一座黃金塔,塔尖鑲著一顆比拳頭還大的珍珠,晚上亮得能照見十裡地。\"其實是忽必烈的萬安宮,雖沒那麼誇張,但確實金碧輝煌)

\"杭州城裡有十個大市場,每個市場能容四萬人做生意,每天光殺豬就殺上千頭。\"杭州當時確實是世界第一大城市,人口過百萬)

\"中國有一種黑色的石頭,能像木頭一樣燃燒,燒起來比煤還旺,還能取暖做飯。\"這就是煤,歐洲人當時還在用木頭當燃料)

最絕的是他寫的\"紙幣\":\"大汗用桑樹的皮做紙,上麵蓋個紅印,就能當錢花,全帝國的人都認,誰敢造假就砍頭。\"歐洲人看到這裡集體懵圈——他們還在用金幣銀幣,哪見過這操作?

《馬可·波羅遊記》剛出版時,歐洲人分成兩派:

信的人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。哥倫布就是看了這本書,才下定決心往西航行——他本來是想找馬可寫的\"遍地黃金的日本\",結果跑偏到了美洲。

不信的人嘲諷這是\"馬可的謊言\"。有個威尼斯貴族當麵懟他:\"你說的這些全是瞎編的,有種拿證據出來。\"馬可臨終前躺在床上歎口氣:\"我寫的,還不到我看到的一半呢。\"

其實現在看來,遊記裡確實有些誇張:他說中國沒有乞丐,顯然沒去過貧民窟;說日本\"黃金遍地\",大概率是聽來的傳言。但總體來說,大部分內容是靠譜的——元朝的驛站製度、紙幣流通、城市規模,都能在史料裡找到印證。

更重要的是,這本書打破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偏見。在那之前,歐洲人覺得東方要麼是蠻荒之地,要麼是傳說中的\"人間天堂\",而馬可·波羅用親身經曆告訴他們:東方有一個強大的帝國,那裡的文明既獨特又先進。

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),忽必烈去世時,馬可正在威尼斯的監獄裡寫他的遊記。這兩個相差半個世紀的人,一個用鐵騎征服了世界,一個用筆描繪了世界,卻在不經意間完成了一場跨越文明的對話。

七百多年後,有人在威尼斯的檔案館裡找到一份1302年的文件,上麵記錄著馬可·波羅作為證人出庭,說的還是那些關於中國的故事。看來這個\"洋秘書\"到死都沒改口——或許,他隻是太想讓家鄉人相信,自己真的見過一個比傳說更精彩的東方。


最新小说: 霧都孤女:美貌是幸運,實力才是利器 稀土:大國鎖鑰 紅樓:重生賈瑞,鐵血風流 交出答案 老子武功天下第一哈哈哈 年代逆襲:假戲真做拐新娘 星際寫小說,雄獸們跪求我更新 七零年代換親,對照組女配美又颯 離婚吧我要去修仙 高門長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