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朱棣起兵奪皇位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10章 朱棣起兵奪皇位

第10章 朱棣起兵奪皇位(1 / 1)

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)的冬天,北平今北京)燕王府,朱棣卻仍在書房查看地圖。地圖上應天府今南京)的位置,被朱砂筆圈了個刺眼的紅圈。

這年夏天,七十一歲的朱元璋在南京皇宮駕崩,遺詔裡寫著\"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,天下歸心,宜登大位\"。朱允炆登基時剛滿二十二歲,臉上還帶著未脫的稚氣,朱棣記得四月朝覲時,這位新皇帝在文華殿召見諸王,特意讓侍臣朗讀《治安策》裡\"削藩以安天下\"的段落。

建文元年1399年)正月,朱允炆的詔書送到北平,要將燕王府的護軍精銳調往廣西。朱棣拖著病體據說當時正患風痹bi,即風濕)登上城樓,看著那些曾隨他北伐蒙古的老兵背著行囊走過,有人抬頭望見他,偷偷抹了把臉。當晚,王府長史葛誠被密詔召回南京,臨行前朱棣握著他的手說:\"我與你同飲北平水二十載,莫負初心。\"可三個月後,從南京逃回的舊部帶來消息:葛誠在禦前揭發燕王\"陰養死士,圖謀不軌\"。

北平城裡開始流傳奇怪的傳聞。有賣菜的老漢說,半夜經過燕王府後牆,聽見院裡有鐵石相擊之聲,還夾雜著馬嘶;藥鋪掌櫃則說,近來王府采購的當歸、紅花是往常的十倍,像是在囤積治刀傷的藥材。這些話傳到應天,朱允炆立刻派工部侍郎張昺bing)、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前來\"輔佐\"燕王,實則監視。兩人到任後,把燕王府周圍的客棧都換成了自己的親信,連賣豆腐腦的攤點都安插了眼線。

朱棣決定演場戲。七月的一天,北平布政司衙門的官吏們正在議事,忽然聽說燕王瘋了。眾人趕到王府,隻見朱棣穿著件破爛龍袍,在庭院裡搶奪下人手裡的西瓜,啃得滿臉汁水,還對著太陽大喊:\"天熱!我要冰塊!\"張昺讓人把他扶到書房,剛說要彙報政務,朱棣突然倒在地上抽搐,嘴裡吐出白沫。《明史紀事本末》裡記載這幕時寫:\"王盛夏圍爐,呼寒甚,宮中亦杖而行。\"燕王在盛夏圍著火爐,大喊寒冷,在宮裡也要拄著拐杖走路)。

可這場戲沒能演太久。謝貴在燕王府侍衛裡安插的眼線密報,說王爺每天深夜都在密室裡與道衍和尚議事。道衍就是姚廣孝,這位披著袈裟的謀士據說曾對朱棣說:\"臣奉白帽著王\"\"王\"字加\"白\"為\"皇\"),此刻正拿著一幅星象圖勸他:\"紫微星犯北鬥,此乃易主之象。\"八月,朱允炆密令張昺逮捕燕王府官屬,謝貴則率衛隊包圍王府。

八月癸酉日,張昺和謝貴帶著三千士兵來到燕王府,說是\"奉旨查驗府庫\"。朱棣在端禮門設宴招待,席間忽然拍案:\"如今奸臣當道,構陷親王,你們難道也要助紂為虐?\"話音剛落,埋伏在屏風後的朱能、張玉等人衝了出來,將兩人按在地上。朱棣親自拔劍,劍鋒卻在張昺頸前停住——這人曾是他麾下的百戶,跟著他在漠北砍過蒙古人的腦袋。可想起葛誠的背叛,他還是咬著牙揮了下去。

鮮血濺在\"靖難\"的大旗上,這麵旗是道衍連夜讓人縫製的,青緞為底,金線繡著\"奉天靖難\"四個大字。朱棣站在王府台階上,對著聚集的將士們高喊:\"太祖皇帝有訓,"朝有奸佞,親王可以舉兵清君側"!如今齊泰、黃子澄蠱惑皇上,削我手足指周、湘、代、岷諸王已被廢黜),我今日起兵,非為奪權,隻為清君側,複祖製!\"

消息傳到南京,朱允炆正在文華殿和方孝孺討論《周禮》,聽到北平失守,手裡的玉圭掉在地上摔出個缺口。黃子澄上前道:\"陛下勿憂,臣舉薦李景隆為帥,定能平定叛亂。\"這位李景隆是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,長得儀表堂堂,卻從沒打過仗。朱棣聽說朝廷派他來,笑著對諸將說:\"李景隆膏粱子弟,隻會紙上談兵,咱們這下可以睡個安穩覺了。\"

建文元年冬天,李景隆帶著五十萬大軍包圍北平,架起雲梯攻打張掖門。當時朱棣正在永平今盧龍)作戰,守城主將是他的長子朱高熾。這位後來的洪熙帝身有殘疾,走路一瘸一拐,卻極有韌性。他讓人在城牆上潑水,寒冬臘月裡,城牆瞬間凍成冰殼,敵軍爬上去就打滑。有天夜裡,朱高熾選了三百勇士縋zhui,用繩子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送)城而下,摸到南軍大營放了把火,李景隆嚇得從床上跳起來,光著腳跑出中軍帳,連靴子都跑丟了一隻。

第二年春天,朱棣回師北平,在白溝河與李景隆展開決戰。南軍的火器營很厲害,火箭像蝗蟲一樣飛來,燕軍的戰馬嚇得連連後退。朱棣親率精騎衝擊,坐騎卻被流矢射中,換了三次馬,頭盔都被砍掉了一角。危急關頭,他次子朱高煦帶著數千騎兵殺到,這人勇猛得像頭豹子,揮著槊shuo,古代兵器,長矛的一種)大喊:\"父王莫怕,兒來了!\"據說他殺得興起,連鎧甲都脫了,光著膀子在陣中橫衝直撞。

這場仗打了三天三夜,白溝河的水都被染紅了。南軍大敗,李景隆騎著快馬往南逃,沿途丟棄的糧草器械堆成了山。有個叫馬三保的燕軍小校,在清理戰場時撿到一麵南軍的帥旗,旗角繡著\"平燕將軍\"四個字,他偷偷把旗角撕下來塞進懷裡——多年後,他會以鄭和的名字名揚四海。而在南京,黃子澄捶著柱子哭:\"臣薦人不當,罪該萬死!\"朱允炆卻隻是呆呆地看著地圖,上麵燕軍的箭頭正一點點向南推進。

戰爭打了兩年,燕軍雖然勝多負少,卻始終沒能突破山東防線。濟南守將鐵鉉xuan)是個硬骨頭,不僅多次擊退燕軍,還在城頭掛出朱元璋的畫像,讓朱棣投鼠忌器。有次朱棣差點被鐵鉉的伏兵活捉,隻帶著三個護衛逃出重圍,沿途靠吃野果充饑。道衍和尚在北平為他占卜,說\"直取南京,不必戀戰\",這句話成了戰局的轉折點。

建文四年1402年)正月,朱棣繞過濟南,率軍直撲徐州。四月在靈璧大敗南軍主力,俘虜了平安等三十七員將領。這些將領大多是朱元璋的舊部,見了朱棣紛紛下跪,有人哭道:\"王爺,咱們都是跟著太祖爺打天下的,何苦自相殘殺!\"朱棣扶起他們,解下自己的披風給平安披上:\"弟兄們,我不是要反朝廷,是要清君側啊!\"

六月初三,燕軍抵達浦口,與南軍最後的精銳隔江對峙。朱棣望著滔滔江水,想起四年前從北平出發時的情景,那時身邊隻有八千人,如今已是數十萬大軍。可他心裡清楚,隻要過了這江,就再無回頭路。當晚,江麵上刮起南風,燕軍的戰船借著風勢直衝南岸,南軍的水師一觸即潰。有個叫王景的小官,本來是奉命來勸降朱棣的,見燕軍勢大,當場脫下官服換上燕軍的鎧甲。

六月十三日,燕軍兵臨南京城下。金川門守將是穀王朱橞hui)和李景隆,這兩人一個是朱棣的弟弟,一個是前南軍統帥。李景隆站在城樓上,看著燕軍陣列裡飄揚的\"靖難\"大旗,忽然讓人打開城門。朱棣拍著他的肩膀說:\"李將軍識時務,將來必有大用。\"

燕軍入城時,百姓們躲在門後偷看,隻見這些士兵雖然衣衫破舊,卻紀律嚴明,沒人敢搶東西。

皇宮裡早已亂作一團。朱允炆在奉天殿來回踱步,齊泰、黃子澄勸他逃往浙江,徐達的兒子徐輝祖則跪在地上請戰:\"陛下,臣願死守宮門!\"片刻後,宮裡燒起了大火。火是從坤寧宮燒起來的,據說朱允炆帶著皇後和太子,在火海裡自焚了。也有人說,他從地道逃了出去,換上僧衣,往雲南方向去了。朱棣進城後在灰燼裡找到一具燒焦的屍體,分不清男女,隻能對著屍體哭道:\"侄兒啊,你怎麼就這麼想不開!\"

三天後,朱棣在群臣的\"勸進\"下登基,改元永樂。

許多年後,南京城裡還流傳著關於這場變故的傳說。有人說,朱棣進城那天,看見一個穿龍袍的少年從皇宮裡跑出來,轉眼間就消失在秦淮河的霧氣裡。還有人說,每年六月十三日,金川門的門軸會自己轉動,像是在迎接什麼人。

而在山東濟南的大明湖畔,鐵鉉的雕像矗立了數百年。雕像裡的將軍怒目圓睜,仿佛還在守衛著這座他曾用生命扞衛的城市。當地百姓說,每逢陰雨天,就能聽見雕像裡傳出歎息聲,像是在感慨世事無常。

這場持續四年的\"靖難之役\",讓明朝的皇位從朱元璋的長孫傳到了四子手裡,也讓這個王朝的命運拐了個彎。朱棣或許沒想到,他當年為了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所做的種種努力——編修《永樂大典》、派遣鄭和下西洋、遷都北京——會成為後世銘記的功績。而那個在大火中消失的朱允炆,則成了明史裡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。


最新小说: 穿到大秦當神醫,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:開局斬了封神榜 青藍染:八零小日 球神從被動技能開始 假嫡女重生想搶婚?再嫁你也得下跪 讀檔重來,四歲奶團被全皇朝團寵了 吞沒[京圈] 世界的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