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泰八年1457年)正月十七,領頭的武將身披明光鎧,腰懸玉帶,正是總兵官石亨,他身後跟著宦官曹吉祥,兩人簇擁著一個頭戴翼善冠的中年人,正是被軟禁南宮七年的明英宗朱祁鎮,石亨一腳踹開宮門,高聲喊道:“太上皇複位了!百官速來朝賀!”這便是曆史上的“奪門之變”,而這場政變的兩大主角,很快就成了明朝中期的權臣。
石亨本是景泰朝的邊關大將,在德勝門之戰中擊退過瓦剌,胳膊被箭射穿仍死戰不退,因此得了個“石瘋子”的綽號。《明史·石亨傳》說他“方麵偉軀,美髯及膝”,站在人群裡像座黑鐵塔。曹吉祥則是個淨身入宮的宦官,早年跟著王振混,後來攀附景泰帝的親信,掌管司禮監。這兩人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,卻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綁在了一起——扳倒景泰帝,擁立英宗複位。
奪門成功後,英宗論功行賞,石亨被封為忠國公,食祿一千五百石,連他的侄子石彪都封了定遠侯;曹吉祥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,總督三大營,成了宦官中權力最大的人物。英宗還特批石亨可以“帶刀上殿”,這可是開國功臣徐達都沒享過的待遇。一時間,石、曹兩家門庭若市,送禮的馬車從胡同口排到街尾,有送金銀的,有送美女的。
石亨嫌自己的國公府不夠氣派,竟強占了已故尚書吳複的宅院,又在宅院裡挖了個大池塘,引金水河的水進來,種上從江南運來的荷花。《明通鑒》裡說他的府邸“壯麗逾製”,也就是超過了親王規製,有禦史彈劾他,反被他倒打一耙,說那禦史“勾結景泰舊臣,意圖不軌”,英宗竟真把禦史貶到了雲南。石亨每次推薦官員,都是一遝遝的名單,英宗笑著說:“石卿推薦的人,比吏部選的還多。”他卻不知收斂,連地方上的知府、知縣都要插手任命,時人謂之“石家官”。
曹吉祥是宦官,沒法像石亨那樣公開推薦官員,就教唆養子曹欽、曹鉉xuan)在軍中安插親信。三大營的將領,不是他的乾兒子,就是他的徒弟,連調兵的虎符都得經他手才能動用。有次英宗想調三千京營士兵去守居庸關,曹吉祥說:“天寒地凍的,士兵們怕吃苦,不如緩些日子。”就把這事壓了下來,英宗竟也沒追究。更荒唐的是,他還讓宮女們在宮裡排練軍樂,說是“給陛下解悶”,其實是想借機操練私兵,這事被翰林院編修章綸un)撞見,章綸剛想上奏,就被曹吉祥貶去了南京。
這兩人還聯手搞掉了不少政敵。最先倒黴的是大學士徐有貞,他本是奪門之變的主謀之一,後來因為跟石亨爭功,被兩人合夥誣陷“圖謀不軌”,英宗把他貶到金齒衛今雲南保山),據說徐有貞出發前,石亨還派人給他送了壇毒酒,幸虧徐有貞警覺,沒敢喝。接著是兵部尚書於謙的老部下範廣,石亨恨他當年在德勝門搶了自己的風頭,就誣陷他“勾結景泰帝,想謀反”,範廣被斬於市,妻子被賞給石亨的家奴做妾,《明史·範廣傳》裡說“天下冤之”。
民間對這兩人的怨氣極大,京城裡流傳著一首歌謠:“石亨石亨,專權橫行;老天有眼,遲早遭殃。”有個叫李賢的禦史想彈劾他們,卻被石亨提前知道,反被誣陷“受賄”,打了三十大板,關進錦衣衛詔獄。李賢在獄裡寫了首詩:“鐵骨錚錚對獄門,丹心未改舊時真,莫言權宦能遮日,自有青天照萬民。”後來這首詩傳到英宗耳朵裡,英宗覺得李賢是個忠臣,才把他放了出來。
石亨和曹吉祥的矛盾也越來越大。石亨覺得自己是武將,功勞比宦官大,總在朝堂上擠兌曹吉祥;曹吉祥則利用自己在宮中的便利,偷偷給石亨使絆子。有次石亨想讓侄子石彪鎮守大同,曹吉祥就在英宗麵前說:“石家父子手握兵權,鎮守邊關,恐有不測啊。”英宗聽了這話,心裡開始犯嘀咕。後來石彪果然在大同招兵買馬,被人舉報,英宗把石彪下獄,石亨也被削了爵位,軟禁在家。
被軟禁的石亨仍不安分,有天他對著鏡子歎氣:“我身經百戰,輔佐陛下複位,如今卻落得這般下場!”他的部將盧旺、彥敬勸他:“不如反了!”石亨竟真的動了心思,打算趁英宗外出打獵時動手。誰知這事被錦衣衛指揮使門達察覺,門達趁夜帶人包圍了石亨的府邸,從床底下搜出了龍袍和兵器。天順四年1460年)二月,石亨在獄中病死,有的說是病死,有的說是被獄卒勒死的,他的侄子石彪被斬,家產被抄,《明英宗實錄》記載“籍其家,得金三萬兩,銀百萬兩,珍玩無算”。
石亨倒台後,曹吉祥嚇得魂不附體,他想:“石亨都反了,我離死也不遠了。”他的養子曹欽說:“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先下手為強!”於是父子倆密謀在天順五年1461年)七月初二發動叛亂,曹欽率私兵攻皇宮,曹吉祥在宮內接應,廢掉英宗,自立為帝。起事頭天晚上,曹欽在家中擺酒,宴請心腹將領,有個叫馬亮的都指揮,偷偷溜出去向恭順侯吳瑾報了信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吳瑾連夜進宮稟報英宗,英宗趕緊下令關閉宮門,逮捕曹吉祥。此時曹欽已經帶著幾千人殺到東華門,見宮門緊閉,就放火燒門,一邊燒一邊喊:“殺了朱祁鎮,天下是我們的!”兵部尚書馬昂帶著京營士兵趕來,雙方在街上混戰,從淩晨打到中午,曹欽的私兵畢竟是烏合之眾,漸漸不敵。曹欽見大勢已去,想逃回家中,卻被追兵圍住,他長歎一聲:“我父子本想富貴,卻落得如此下場!”拔劍自刎而死,他的幾個弟弟也都被斬殺。
三天後,曹吉祥被押到鬨市淩遲處死,《明史·曹吉祥傳》說“剮其肉於市,百姓爭食之”,可見百姓對他的痛恨。這場叛亂牽連甚廣,被處死的有幾百人。
石亨、曹吉祥之亂,讓英宗徹底看清了“奪門功臣”的真麵目。他後來對李賢說:“當年奪門之變,其實是多餘的。景泰帝病重,我本就可以複位,何必搞這麼一出?”於是下令銷毀所有關於“奪門”的記錄,把參與奪門的官員大多貶斥。這場持續四年的專權亂政,雖然以石、曹的滅亡告終,但也讓明朝元氣大傷,朝政混亂,為後來的宦官專權埋下了伏筆。
天順年間的這場亂政,像一麵鏡子照出了明朝政治的陰暗麵:皇帝的猜忌、功臣的貪婪、宦官的專橫,交織在一起,釀成了一場場悲劇。而英宗在經曆了這一切後,也漸漸成熟起來,他重用李賢等賢臣,減免賦稅,整頓吏治,算是給混亂的朝局帶來了一絲清明。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