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李自成起義反明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63章 李自成起義反明

第63章 李自成起義反明(1 / 1)

崇禎二年1629年)的冬天,米脂縣的驛道上,一個二十多歲的漢子正牽著馬往前走,棉襖破了好幾個洞,露出裡麵黑乎乎的棉絮,凍得直打哆嗦。這人叫李自成,是個驛卒,說白了就是驛站裡跑腿的,今天卻要丟飯碗了——朝廷剛下了旨,裁撤全國冗餘驛站,米脂驛就在名單上。

“李哥,咱真就這麼算了?”跟在後麵的小驛卒哭喪著臉,手裡還攥著半塊凍硬的窩頭,“咱在驛站乾了五年,沒功勞也有苦勞,說裁就裁?”

李自成沒回頭,隻是緊了緊手裡的韁繩。這匹馬是驛站的,待會兒還得交回去。他心裡堵得慌,不是因為丟了差事,是因為家裡——老娘前幾天餓暈了,媳婦把陪嫁的銀釵當了,才換了兩升小米,現在這點糧怕是撐不過這個月。

回到驛站,當官的早等在那兒了,手裡拿著一本賬冊:“李自成,這是你最後三個月的餉銀,一共六錢銀子,點清楚。”銀子是碎的。他知道,這點錢在如今的陝北,連十斤小米都買不到——去年起,陝北就沒下過一場透雨,地裡的莊稼全枯死了,米價漲了十倍,老百姓隻能挖草根、剝樹皮,有的村子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事。

“大人,”李自成咬著牙問,“朝廷就不管管?聽說南方的漕糧過了黃河,能不能……”

“能不能什麼?”當官的把眼一瞪,“漕糧是給邊軍的,你算哪根蔥?再說了,稅銀還沒收齊呢,縣太爺正帶著衙役催繳,你要是欠稅,小心扒了你家的房子!”

李自成攥緊了拳頭,他確實欠稅,去年的秋稅還沒交清。可家裡都快斷糧了,拿什麼交?

走在回家的路上,他看見縣太爺的轎子從街上過,後麵跟著十幾個衙役,扛著從百姓家搶來的糧食、被褥,還有個老太太趴在地上哭,被衙役一腳踹開。李自成想起小時候,爹常說“縣令是百姓的父母官”,可這“父母”,怎麼比狼還狠?

沒過幾天,衙役真找上門了。領頭的是個歪嘴子,手裡拿著鐵鏈:“李自成,欠稅三兩銀子,限你三天交清,不然就鎖你去坐牢!”

李自成抄起門後的扁擔:“銀子沒有,要命一條!”他媳婦趕緊拉住他,哭著說:“咱再想想辦法……”

辦法沒想來,禍事先來了。李自成的侄子李過,才十五歲,看不慣衙役欺負人,偷偷在歪嘴子的飯裡下了巴豆,結果把人拉得差點虛脫。歪嘴子告到縣裡,說李自成教唆侄子抗稅,縣太爺一拍驚堂木,下令“鎖拿歸案”。

那天夜裡,李自成揣著那幾錢碎銀子,摸黑去了隔壁村的舅舅家。舅舅歎著氣說:“如今這世道,留在家就是等死。聽說府穀的王嘉胤反了,聚了好幾千人,專殺貪官汙吏,你不如……”

“反?”李自成心裡一驚。他以前隻在戲文裡聽過“反賊”,可現在,這兩個字聽著竟不那麼可怕了。

“不反也是死。”舅舅遞給她一把生鏽的柴刀,“你爹當年就是被稅吏逼死的,你忘了?”

李自成的爹是個佃農,十年前因為交不起租子,被地主活活打死。這事兒他一直記在心裡,現在被舅舅一提,眼淚突然就下來了。他攥著柴刀,刀把上的鐵鏽蹭了滿手,卻讓人感到心安。

第二天一早,李自成沒去縣衙,而是帶著李過,還有幾個跟他一樣被裁的驛卒,偷偷溜出了米脂縣。他們一路往西,直奔府穀,路上遇到不少逃荒的饑民,聽說他們要去投“反賊”,紛紛加入進來,走到半道,隊伍就從十幾人變成了上百人。

王嘉胤見李自成長得高大,說話有條理,還會幾招拳腳,就讓他當了個小頭目。可沒過兩年,王嘉胤被官軍殺了,隊伍散的散,逃的逃。李自成帶著剩下的幾十人,投了高迎祥——這人是陝北有名的好漢,綽號“闖王”,手下有好幾萬人,最擅長打遊擊戰。

高迎祥見李自成敢打敢拚,還懂點兵法其實就是在驛站聽老兵講過三國演義),很是器重,讓他當自己的左膀右臂,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叫“闖將”。

崇禎七年1634年),朝廷派楊嗣昌總督陝西軍務,搞了個“四正六隅”的圍剿計劃,想把起義軍一網打儘。官軍像瘋狗似的追著打,高迎祥的隊伍被衝散了,李自成帶著一支人馬鑽進了商洛山。

山裡的日子苦啊,沒糧沒藥,冬天冷得能凍掉耳朵。有天夜裡,李自成發高燒,迷迷糊糊中聽見手下在哭:“闖將,咱要不散了吧?回家哪怕討飯,也比在這兒等死強。”

李自成掙紮著坐起來,從懷裡掏出一塊啃了一半的乾餅——這是他省了三天的口糧。“弟兄們,”他的聲音沙啞,“咱出來反,不是為了自己,是為了讓家裡人能吃上飽飯。現在退了,官府會放過咱嗎?鄉親們會怎麼看咱?”

他指著山外:“楊嗣昌不是狂嗎?說要三個月平叛?咱就跟他耗!耗到他糧儘兵疲,耗到天老爺開眼,下一場大雨,讓地裡長出莊稼,到時候咱再殺出去,給老百姓分田地,讓他們不用再交苛捐雜稅!”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這話一說,沒人再提散夥的事了。後來,李自成把這話編成了口號,叫“均田免賦”,還編了首歌謠讓弟兄們傳唱:“吃他娘,穿他娘,打開城門迎闖王,闖王來了不納糧!”

崇禎九年1636年),高迎祥在盩厔今陝西周至)被官軍俘虜,砍了頭。消息傳來,起義軍人心惶惶。這時候,李自成站了出來,在眾人的擁戴下,接過了“闖王”的大旗。

他比高迎祥更有腦子。知道硬拚不行,就專挑官軍薄弱的地方打;知道老百姓恨貪官,就每到一地,先殺貪官、開糧倉,把糧食分給饑民。有次打下河南府,他把福王朱常洵的家產全抄了——這福王是萬曆皇帝的兒子,富得流油,卻看著百姓餓死不管。李自成讓人把福王的肉和鹿肉混在一起燉了,叫“福祿宴”,分給將士們吃,老百姓聽說了,都拍手叫好。

越來越多的人投奔李自成。有讀書人,比如牛金星、宋獻策,給他出謀劃策;有老百姓,帶著鋤頭、扁擔就來了,說要跟著闖王打天下;甚至還有明朝的邊軍士兵,因為欠餉太久,乾脆帶著兵器投靠了他。

崇禎十三年1640年),河南大旱,赤地千裡。李自成率軍進入河南,隊伍一下子從幾千人擴到了幾十萬人。宋獻策給他算了一卦,說“十八子,主神器”——“十八子”就是“李”字,意思是李自成要當皇帝。

李自成嘴上不說,心裡卻動了念頭。他不再是那個隻想讓家人吃飽飯的驛卒了,他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推翻這個腐朽王朝的可能。

這年冬天,李自成在洛陽城外召開誓師大會。他站在高台上,看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,他們臉上沒有了以前的麻木,眼裡閃著光。

“弟兄們,鄉親們!”李自成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廣場,“明朝的皇帝不管你們死活,官府把你們往死裡逼,咱就自己救自己!今天,我李自成在這裡發誓,等打下北京,咱就把土地分給大家,讓人人有飯吃,有衣穿,再也不受這窩囊氣!”

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:“闖王萬歲!闖王萬歲!”

歡呼聲裡,李自成握緊了腰間的寶刀。這把刀是他從一個貪官家裡搜來的,刀柄上鑲著寶石,以前他隻敢遠遠看一眼,現在卻成了他最趁手的兵器。他知道,還有很多硬仗要打,崇禎不會輕易認輸,官軍還有不少能打的將領,比如孫傳庭、洪承疇。

可他不怕。因為他身後,站著成千上萬吃不飽飯的老百姓。這些人以前是順民,是任人宰割的羔羊,可現在,他們拿起了鋤頭、鐮刀,成了要改寫曆史的力量。

風從洛陽城頭吹過,帶著塵土和糧食的香氣——那是起義軍打開糧倉後,飄出來的味道。李自成望著北方,北京的方向,心裡隻有一個念頭:這個世道,該換了。

而此時的紫禁城,崇禎帝還在為軍費發愁。他不知道,那個被他裁撤的米脂驛卒,那個曾經隻想讓家人活下去的漢子,已經又了動搖大明根基的巨大力量。曆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有意思,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決定,往往會引發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——像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,後麵的事情,就誰也擋不住了。
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三興大漢:劉禪不思蜀 嬌軟丫鬟上位後,禁欲王爺寵入骨 失憶當天,我嫁給了億萬總裁 我都成大隻佬了,你們才降臨!! 徒兒們請自重 見軟 娘娘高嫁當日,五個權臣攔花轎 剛出獄就讓我入贅?我直接斷絕關係! 武俠世界肝經驗 廚神也要做作業[美食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