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盧象升戰死巨鹿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66章 盧象升戰死巨鹿

第66章 盧象升戰死巨鹿(1 / 1)

崇禎十一年1638年)深秋,巨鹿縣的官道上,盧象升勒住戰馬,望著遠處天際線上那道越來越清晰的灰黑色煙塵——那是清軍主力的先鋒,正沿著滹沱河一路南下,鐵蹄踏碎了河北平原最後的寧靜。

三天前,這支由他親自組建的“天雄軍”剛在慶都今河北望都)與清軍打了場硬仗,雖斬殺了數百敵兵,卻也折損了不少弟兄。更要命的是,隨軍攜帶的糧草已不足三日,而身後本該跟進的援軍,連個影子都沒見到。

“大人,要不咱們先退回真定今河北正定)?”副將虎大威低聲勸道,他臉上的刀疤在夕陽下泛著青黑,“清軍號稱十萬,咱們這兒滿打滿算才五千人,硬拚怕是……”

盧象升猛地回頭,目光如炬。這位年僅三十九歲的督師大人,此刻戰袍上已滿是汙漬,顴骨因連日奔波而高高凸起,唯有那雙眼睛,亮得像寒夜裡的星。“退?”他聲音不高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,“虎將軍忘了咱們出京時,聖上親賜的尚方劍?忘了天雄軍的軍規?”

虎大威低下頭,不敢再言。他當然記得,這支由直隸、山西邊地子弟組成的軍隊,從組建那天起“死戰”二字就刻在骨子裡。盧象升用自家俸祿貼補軍餉,與士兵同吃同住,弟兄們早把他當成了親人。可眼下的局麵,實在是太艱難了。

盧象升,是江蘇宜興人,天啟二年的進士,本是舞文弄墨的翰林,卻偏偏練就了一身武藝,還熟讀兵書。崇禎二年,清軍第一次入關包圍北京,時任大名知府的盧象升二話不說,帶著兩千鄉勇星夜馳援,一路拚殺,硬是殺到了北京城下。

那一戰讓崇禎記住了這個小個子文官。此後幾年,盧象升轉戰陝西、河南,成了農民軍最害怕的對手。他打仗有個特點:從不坐鎮後方,總是提著刀衝在最前麵,身上大小傷口數十處,卻越打越勇,軍中都叫他“盧閻王”。

崇禎十一年,西邊,李自成、張獻忠死灰複燃,把陝西攪得雞犬不寧;東邊,清軍多爾袞、嶽托率大軍分兩路突破長城,直逼京師。崇禎急得團團轉,一麵派洪承疇、孫傳庭去剿農民軍,一麵把盧象升從宣大總督任上調回,讓他總督天下兵馬,保衛京畿。

可盧象升到了北京才發現,這“天下兵馬總督”就是個空架子。朝廷裡,主和派代表、內閣首輔楊嗣昌正忙著與清軍秘密議和,處處給他使絆子。軍餉被克扣,糧草被拖延,連本該歸他調遣的關寧鐵騎,也被楊嗣昌暗中下令“按兵不動”。

臨出征前,盧象升去見崇禎。這位焦頭爛額的皇帝握著他的手,說了句模棱兩可的話:“象升啊,剿賊要緊,和談之事……也可斟酌。”

回到寓所,盧象升連夜寫了封絕筆信給家人。信裡沒說朝堂的齷齪,隻囑咐妻子照顧好母親,教兒子“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”。寫完,他把信交給貼身侍衛,然後換上那身磨得發亮的鎧甲,提著祖傳的腰刀,帶著天雄軍出了城門。

十一月十二日,盧象升率軍抵達巨鹿賈莊。此時清軍主力已經合圍過來,黑壓壓的騎兵漫山遍野,把小小的村莊圍得水泄不通。天雄軍的士兵們看著對方的陣仗,有的臉色發白,有的緊緊攥著武器,沒人說話,卻都把目光投向了盧象升。

“弟兄們!”盧象升拔出刀,刀尖指向敵陣,“咱們是大明的兵,身後就是家鄉父老!今日,咱們不求活著回去,隻求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,對得起頭頂的青天!”

“殺!殺!殺!”五千士兵齊聲呐喊,聲震曠野。

清軍騎兵像潮水一樣湧上來,天雄軍結成方陣,用長槍和盾牌組成一道鐵牆。盧象升一馬當先,镔鐵刀上下翻飛,刀光過處,清兵紛紛墜馬。他的戰馬被射中三箭,換了三次馬;手臂被流矢貫穿,他撕下戰袍草草包紮,接著再戰。

虎大威幾次想護著他後退,都被他喝止。“我是督師,退一步,軍心就散了!”他吼著,又砍翻了一個八旗兵。

打到黃昏,天雄軍的陣腳漸漸鬆動。士兵們有的沒了武器,就抱著清兵滾下山坡;有的中了箭,還在往前爬。盧象升身邊的親衛從百人減到了十幾人,他自己也身中四箭、三刀,渾身是血,像個血人。

“大人,突圍吧!我等護您出去!”僅剩的幾個侍衛哭喊著,想把他架走。

盧象升搖了搖頭,靠在一棵老槐樹上,喘著粗氣。他望著遠處仍在廝殺的士兵,又望向北京的方向,忽然笑了:“皇上……臣儘力了……”

就在這時,一隊清軍騎兵衝了過來。為首的是個披甲的巴圖魯勇士),舉著彎刀朝盧象升砍來。盧象升猛地站直身體,用儘最後一絲力氣揮刀格擋,兩刀相碰,火星四濺。他的刀被震飛,那巴圖魯的彎刀順勢劈下——

“督師!”虎大威嘶吼著衝過來,卻被亂箭射倒。

盧象升倒在血泊裡,眼睛還圓睜著,望著天空。北風卷起他染血的戰袍,像一麵殘破的旗幟。

盧象升戰死的消息傳到北京,楊嗣昌卻故意壓了下來,還散布謠言說他“臨陣脫逃”。崇禎半信半疑,既沒追贈諡號,也沒撫恤家人。

直到三個月後,一個叫何騰蛟的主事冒著風險,偷偷跑到賈莊,找到了盧象升的遺體。此時屍體早已凍僵,卻還保持著揮刀的姿勢,戰袍裡藏著一份沒送出去的奏疏,上麵寫著“臣死無恨,隻恨賊未滅”。

何騰蛟把遺體運回宜興老家,沿途百姓夾道哭送。有當年被盧象升救過的流民,跪在路邊燒紙,哭著喊“盧公走好”。

一年後,楊嗣昌圍剿農民軍失敗,畏罪自殺。崇禎這才想起盧象升,下旨追贈他為“太子太師”,賜諡號“忠烈”。可這一切,對長眠於地下的盧象升來說,又有什麼意義呢?

後來,有人在賈莊建了座“盧公祠”,祠堂裡有副對聯:“儘瘁鞠躬,死而後已;成仁取義,歿有餘榮。”來往的百姓常去燒香,說盧督師的英靈還在守護著這片土地。

多年後,顧炎武路過巨鹿,寫下了一首詩:“豐碑遙見炳奎題,尚憶先朝寵日殫。世有國人供灑掃,每勤詞客駐輪蹄。”詩裡說的,正是這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“忠烈”督師——他用自己的死,給風雨飄搖的大明,留下了最後一絲骨氣。
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重回1978,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:上任京州尹,皇帝求我貪贓枉法? 穿到大秦當神醫,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:開局斬了封神榜 青藍染:八零小日 球神從被動技能開始 假嫡女重生想搶婚?再嫁你也得下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