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清朝第一貪和珅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29章 清朝第一貪和珅

第29章 清朝第一貪和珅(1 / 1)

和珅1750—1799),鈕祜祿氏,原名善保,字致齋,出身於滿洲正紅旗一個沒落貴族家庭。其父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統,早逝後家道中落,和珅與弟弟和琳自幼過著“借貸度日”的生活《清史稿·和珅傳》)。這種經曆塑造了他極強的自尊心與向上爬的欲望,也讓他深諳人情世故。

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),和珅憑借世襲的“三等輕車都尉”爵位,被選入鑾儀衛當差,負責皇帝出巡時的儀仗事宜。這一職位雖不起眼,卻為他提供了接近權力核心的機會。據《嘯亭雜錄》記載,一次乾隆帝出巡,倉促間找不到黃蓋皇帝儀仗中的重要器物),乾隆帝怒斥:“是誰之過歟?”隨行侍衛皆惶恐不敢言,唯有和珅應聲答道:“典守者不得辭其責!”這句引自古文的對答,既符合乾隆帝崇尚文治的趣味,又顯得不卑不亢,當即引起乾隆帝注意。

更大的機遇是在下一年。乾隆帝閱讀《論語》時,對其中“虎兕出於柙,龜玉毀於櫝中,是誰之過與?”一句的注釋不甚明了,身邊大臣皆不能答,和珅卻準確背誦出朱熹的注解,並闡釋其義。乾隆帝驚歎於這個年輕侍衛的學識,當即提拔他為禦前侍衛,兼副都統,“自是恩寵日隆”《清高宗實錄》卷九百七)。和珅的崛起,不僅因其才思敏捷,更因其“善揣上意”——他總能精準把握乾隆帝的喜怒哀樂,“所言皆合聖心,所行皆稱上意”。

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),和珅由禦前侍衛連升三級,任戶部侍郎正二品),兼總管內務府大臣,開始涉足財政與皇室事務。和珅展現出驚人的行政才能,在整頓內務府財政時,“厘清積弊,歲省度支數十萬兩”,讓長期入不敷出的內務府迅速扭虧為盈,乾隆帝稱讚其“才具敏練,堪當重任”《清史列傳·和珅傳》)。

此後十年,和珅的權力以火箭速度上升: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),任戶部尚書、議政大臣,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案,因功封一等男爵;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),兼任兵部尚書,管理戶部三庫,;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),任協辦大學士、吏部尚書;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),晉文華殿大學士,位居內閣首輔;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),封一等忠襄公,達到清代異姓大臣的爵位巔峰。

和珅的權力滲透到朝廷各個角落。他身兼數十職,既管財政戶部)、人事吏部),又掌軍事兵部)、司法理藩院),甚至皇帝的起居注、國子監等事務也由其兼管。當時的奏章需先經和珅過目,“所欲興者,雖小必獲;所欲除者,雖大必去”《簷曝雜記》卷一)。乾隆帝晚年怠政,常以“朕老矣”為由將政務交予和珅,時人謂之“二皇帝”。

這種集權在清代曆史上極為罕見。康熙、雍正兩朝均強調“分權製衡”,而和珅卻打破了這一傳統,形成“內外官員皆出其門”的局麵。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,曾觀察到:“和珅先生是中國事實上的國王,皇帝隻是名義上的統治者。”《英使謁見乾隆紀實》)

和珅深知“孤則易折”,掌權後迅速構建起以自己為核心的利益集團。他的結黨方式主要有三種:一是聯姻,將女兒嫁給康熙帝之曾孫永鋆,兒子豐紳殷德娶乾隆帝最寵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,與皇室結成“親上加親”的關係;二是提拔親信,將弟弟和琳由筆帖式一路提拔至四川總督,心腹福長安任戶部尚書,蘇淩阿任兩江總督;三是網羅門生,通過科舉、薦舉等途徑,讓大批官員依附於己,“凡會試中試者,若不拜和珅門下,雖有才亦難獲重用”《清史稿·選舉誌》)。

這個權力網絡遍布中央與地方。在中央,軍機大臣福長安傅恒之子)、吏部尚書蘇淩阿、戶部侍郎劉國泰等皆為其黨羽;在地方,山東巡撫國泰、浙江巡撫王亶望、陝甘總督勒爾謹等皆與其勾結。他們形成“利益共同體”:和珅為其提供庇護,他們則向和珅行賄納貢,“每歲饋獻,多者至數十萬兩”《清稗類鈔·貪汙類》)。

和珅黨羽之間相互包庇,形成嚴密的腐敗網絡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),禦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貪贓枉法,和珅雖為主審官,卻百般包庇,“欲以查無實據結案”,最終在劉墉、錢灃的堅持下,國泰才被繩之以法,但和珅仍設法保全了其黨羽《清史稿·錢灃傳》)。這種“官官相護”讓和珅集團在很長時間內難以撼動,即使乾隆帝有所察覺,也因“用其才”而未深究。

和珅的貪腐規模在曆史上空前的,。他的斂財手段主要有四種:一是受賄,官員晉升、調任均需向其行賄,“督撫藩臬缺出,必索賄數萬金”;二是侵吞,利用管理戶部、內務府的便利,將公款直接劃入私囊,“皇莊歲入,十之五六入其家”;三是經商,開設當鋪七十五座、銀號四十二座,壟斷京城金融,“凡綢緞、茶葉、瓷器等貿易,皆有其股份”;四是勒索,以“辦差”“捐輸”為名,強迫鹽商、行商“獻納”,僅揚州鹽商每年“孝敬”便達百萬兩《和珅犯罪全案檔》)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關於和珅的家產,曆來有“八億兩白銀”之說,相當於清廷十五年的財政收入乾隆朝年均財政收入約五千餘萬兩)。據嘉慶帝查抄和珅家產時的清單現存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),其主要財產包括:黃金三萬三千五百兩,白銀三百一十萬兩,當鋪七十五座估值銀三千萬兩),銀號四十二座估值銀四千萬兩),房產一千餘間,良田八千餘頃,以及大量珠寶、玉器、古玩、綢緞等,總估值約一億兩白銀,雖不及“八億兩”之誇張,仍堪稱“清代第一貪”。

和珅的生活奢華程度堪比皇室。其府邸今恭王府)“仿紫禁城規製,僭越之處甚多”,花園內“引玉泉山水入府,壘石為山,建樓榭數十座”;服飾用“大紅色織金蟒袍”按製隻有親王可穿),器皿多為“金銀胎掐絲琺琅”,甚至有“珍珠手串二百餘串,較大內多至數倍”《查抄和珅家產清單》)。這種奢華不僅是滿足私欲,更是其權力地位的象征。

和珅的擅權與貪腐,必然觸動其他政治集團的利益,樹敵無數。以劉墉、紀曉嵐、王傑為代表的“清流”官員,多次暗諷和珅,王傑在軍機處與和珅同列時,“終日語不相交,若有論事,必據理力爭”《清史稿·王傑傳》);以阿桂為代表的軍功集團,更是鄙視和珅“無尺寸之功,專恃諂媚”,阿桂曾對人言:“吾見和珅,常避之,不與同列,恐其熏染也。”

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)後,和珅的權勢雖仍穩固,但危機已開始顯現。這一年,他主持的“千叟宴”因安排混亂、菜肴變質引發非議;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),馬戛爾尼使團訪華,和珅負責接待,卻因“禮儀之爭”處理失當,導致中英外交失敗;乾隆六十年1795年),湖南苗人起義爆發,和珅隱瞞軍情,延誤戰機,遭嘉慶帝時為皇太子)斥責。

到了乾隆帝晚年,雖仍寵信和珅,卻也對其有所防範,多次告誡:“汝當謹守臣節,勿恃寵而驕。”《清高宗實錄》卷一千四百八十七)而即將繼位的嘉慶,早已對和珅的專橫不滿,隻是礙於乾隆帝健在而隱忍未發。嘉慶元年1796年)乾隆帝退位後,和珅仍把持朝政,甚至“阻隔嘉慶帝與太上皇乾隆)的聯係”,讓嘉慶帝愈發不滿。

嘉慶四年1799年)正月初三,乾隆帝駕崩,和珅的末日隨之來臨。正月初四,嘉慶帝以“和珅總理喪事,暫免其職”為名,剝奪其權力;正月初五,給事中王念孫、禦史廣興等紛紛上奏彈劾和珅,嘉慶帝“順水推舟”,下令將和珅革職下獄;正月十三,嘉慶帝公布和珅二十大罪狀,包括“欺罔君上”“結黨營私”“貪贓枉法”“僭越禮製”等。

其黨羽見勢不妙,紛紛反戈一擊,福長安被革職下獄,蘇淩阿被勒令退休,地方黨羽也多被查辦。正月十八,嘉慶帝賜和珅“自儘”白綾一條),和珅在獄中寫下絕命詩:“五十年來夢幻真,今朝撒手謝紅塵。他時水泛含龍日,認取香煙是後身。”《和珅列傳》)當時和珅年僅四十九歲。

和珅之死,標誌著乾隆朝權臣政治的終結。嘉慶帝通過清算和珅,既收回了權力,又獲得了巨額財富“和珅跌倒,嘉慶吃飽”的民謠流傳至今),更打擊了官場腐敗,“一時吏治為之一清”。但這場清算並未觸及清代官僚體係的根本弊端,嘉慶、道光年間的貪腐之風雖有所收斂,卻未能根治,最終成為清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。

回望和珅的一生,從寒微侍衛到權傾朝野,從富可敵國到身死族滅,其興衰榮辱與乾隆朝的國運緊密相連。他既是乾隆帝“盛世”的產物,也是專製皇權的畸形兒——沒有乾隆帝的寵信,他難以崛起;沒有專製製度的漏洞,他也無法貪腐至此。正如清代史學家趙翼所言:“和珅之禍,非獨和珅之過也,上乾隆)之寵之過甚,製度之防之過疏也。”這段曆史,至今仍警示著權力監督與製度建設的重要性。
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鎧甲:朝九晚五?可我是幽冥魔啊 讓你裝傻,你把皇帝逼退位了? 修行十三年,才獲得二郎真君傳承 大秦係列:穿越成嬴虔 剛進入六扇門,罪犯係統什麼鬼? 劍修,狗都不談 獸源史詩 貪戀她 一世豪權,一世月明 滿門儘滅的宇智波沒有格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