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一千六百多年的夏朝末年,都城斟鄩的集市裡總飄著股不同尋常的香氣。那香氣不似尋常人家灶間的煙火氣,時而清冽如山泉浸梅子,時而醇厚似老甕釀秫酒,路過的人總忍不住多吸兩口,順著味兒尋到一處簡陋的茅草棚前。
棚子裡圍著個黑瘦的年輕人,正蹲在土灶前擺弄陶罐。這人便是伊尹,此刻還隻是有莘國公主陪嫁的奴隸,卻憑著一手做菜的本事,讓整個都城的人都記住了他。
傳說他是個棄嬰,被有莘國的廚師收養在廚房,打記事起就圍著灶台轉。彆的孩子玩泥巴時,他在看師傅怎麼選料;彆的奴隸偷懶時,他在琢磨火力的強弱。
慢慢的,伊尹摸出了門道。他發現同是山裡的筍,春雨後挖的得用沸水焯,秋霜打的卻要浸涼水;同是河邊的魚,早晨捕的適合清蒸,傍晚撈的更宜紅燒。有回有莘國國君辦宴,後廚忙得腳不沾地,一道"龍鳳呈祥"的大菜卻忘了準備。伊尹瞅著案板上剩下的雞脯和鱔魚,快手快腳剁成細茸,雞茸摻蛋清打勻,鱔魚茸拌薑絲醃好,分著蒸成芙蓉狀,再澆上用高湯吊的琉璃芡,端上桌時,白的像雲,黃的似霞,國君嘗了一口,連說:"此物隻應天上有,這廚子是誰?"
就這麼著,伊尹從後廚雜役成了主廚。夜裡彆人睡了,他就著月光看陶罐裡發酵的穀物,看它們如何從生硬變得綿軟,如何從寡淡生出醇厚。他常對著爐火發呆:"火候不到,肉不熟;火候過了,肉就老。這不就跟管人似的?"
那時夏朝的國君桀是個昏君,整天抱著美人妹喜喝酒,把國家折騰得烏煙瘴氣。東邊的商部落出了個賢明的首領叫成湯,一心想救百姓出水火,卻苦於沒有輔佐的賢才。
有回成湯派人去有莘國求婚,伊尹一聽機會來了。他主動要求作為陪嫁的奴隸,跟著公主去商地。到了商國,他沒急著展露才能,隻是在成湯的後廚裡安安靜靜地做菜。
成湯第一次嘗到伊尹做的菜,就覺得不一樣。那碗最簡單的豆羹,入口先是微苦,接著回甘,咽下去喉嚨裡還有點辛香,咂摸半晌,竟品出了層次來。成湯問:"這羹裡放了什麼?"
伊尹放下勺子,躬身答道:"不過是尋常豆子,隻是先煮後燜,火大了去澀,火小了去生,再加了點山椒去腥。其實做菜和治國一樣,水火就是陰陽,五味就是百姓,得調得勻,才能合心意。"
成湯眼睛一亮,這人不簡單。第二天特意讓人請伊尹來,專聊做菜。伊尹從水裡的魚講到山裡的獸,從春天的芽講到秋天的果,最後話鋒一轉:"國君治理國家,就像廚師調和五味。酸不能太濃,否則傷胃;鹹不能太重,否則渴燥。夏朝如今就像一鍋燒糊的肉,火太旺,料太雜,就隻能倒了。"
這番話聽得成湯直拍大腿,當即把伊尹從奴隸提拔為相,讓他輔佐自己治理國家。後來商湯伐桀,伊尹不僅出謀劃策,還教士兵們如何用火攻,如何配乾糧,把廚房裡的智慧用到了戰場上。據說大戰前,伊尹給全軍做了"壯行羹",用牛骨燉了三天三夜,加了當歸、黃芪,士兵們喝了渾身是勁,一舉推翻了夏朝。
成了商朝的開國宰相,伊尹還是改不了琢磨"吃"的習慣。他寫了本《湯液經》,彆看名字像醫書,裡頭講的全是食材的品性:"稻米性溫,宜煮粥養胃;小麥性涼,宜磨麵補虛;牛肉補力,羊肉暖身,豬肉潤燥,各有各的用處。"
他還定下了"五味調和"的規矩: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,單嘗都有偏性,配在一起才能成就美味。這道理傳到後廚,廚師們做菜時就講究起來:炒青菜要放點糖提鮮,燉排骨要加點醋軟骨,連做醬菜都得拿捏好鹽和酒的比例。
他還發明了"八珍"的做法,不是說八種珍貴食材,而是八種烹飪手法:煎、熬、燔、炙、膾、漬、醢、脯,每種手法都有講究。比如"炙"就是烤肉,伊尹要求"外焦裡嫩,不焦不生",就像用人,得外有才乾,內有誠心。這些法子傳到民間,百姓們做菜也開始講究章法,不再是隨便亂燉,餐飲業漸漸有了門道。
伊尹活了一百多歲,去世後,商王把他葬在都城的亳邑,後世的廚師們卻把他當成了祖師爺。
最早的廚子行會在春秋時就有了,每年農曆四月十九傳說伊尹的誕辰),各地的廚師都會聚在一起祭拜。供桌上不擺牛羊,隻擺八樣菜:一碗白米飯,代表"根基";一碟酸梅,代表"知味";一塊烤肉,代表"火候";一碗豆羹,代表"初心";還有魚、肉、菜、湯,湊齊"五味"。
到了宋朝,汴京的大酒樓裡都供著伊尹的牌位,牌位兩邊寫著"五味調和天下順,一鼎烹煮世間香"。有新酒樓開業,老板要請德高望重的廚師來"開光",其實就是對著伊尹牌位起誓:"不欺客,不偷料,用心做菜,誠信經營。"
明清時候,廚師收徒弟,第一件事就是帶他拜伊尹。徒弟要磕三個頭,師傅會給徒弟一把新菜刀,說:"伊尹用菜刀治天下,你用菜刀安身立命,記住,刀要快,心要善;火要旺,人要穩。"
如今的廚房裡,很少再見到伊尹的牌位了,但"五味調和"的道理還在。老廚師教徒弟,總說:"做菜就像過日子,鹹了加點糖,淡了添點鹽,沒有調不好的味,隻有不用心的人。"這話聽著簡單,細想卻正是伊尹當年從灶台上悟出來的智慧。
從夏朝的茅草棚到今天的星級廚房,鍋碗瓢盆換了無數,火候調味的道理卻從沒變過。因為每個掌勺的人心裡都清楚,他們炒的不隻是菜,是千年傳承的"調和"之道——就像伊尹說的,治大國如烹小鮮,做菜和做人,原是一回事。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