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薑尚:兵家鼻祖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4章 薑尚:兵家鼻祖

第4章 薑尚:兵家鼻祖(1 / 2)

渭水河邊一老翁,直鉤釣魚不掛蟲。

不是傻來不是瘋,專等明主把他請。

紂王無道天不容,西岐有主盼英雄。

太公一出風雲動,滅商建周立大功!

這一章咱們要聊的這位,是被稱為“兵家鼻祖”的薑尚薑子牙。他活了一百多歲,前八十年淨受窮,賣麵被馬踩,賣鍋遭雨淋,連媳婦都跟人跑了;可後二十年一翻身,輔佐文王、武王,把商朝六百年的江山給推翻了,受封齊國,成了開國始祖。

咱先從商紂末年說起。朝歌城裡的紂王,是個有本事的君主,早年打過高麗、平過東夷,可後來寵上了妲己,就徹底瘋魔了。造鹿台花了七年,耗廢了了全國大量的人力物力,設炮烙酷刑,剖孕婦的肚子看胎兒男女,用伯邑考的肉做成餅湯給姬昌吃,滿朝文武嚇得大氣不敢喘,老百姓更是活不下去,路上隨處可見逃荒的人,餓死的屍體都沒人埋。

就在這亂糟糟的朝歌城裡,有個白發老頭,天天挑著擔子東奔西跑,不是賣這個就是賣那個,這人就是薑尚。您彆瞧他後來威風,這會兒可是慘到家了。他本是炎帝的後代,祖上封在呂地,所以也叫呂尚。可到他這輩兒,家道早中落了,爹娘死得早,自己又沒本錢做大事,隻能靠小買賣糊口。

頭一回,他尋思著“民以食為天”,就磨了幾袋白麵,挑到西市去賣。天剛亮就占了個攤位,喊了一上午,嗓子都啞了,才來了個老婦人,要稱二斤麵。薑尚趕緊拿秤,剛要稱,就聽街上一陣馬蹄響——原來是紂王的寵臣費仲的車隊過了。那馬是西域來的烈馬,見著人多就驚了,掙脫韁繩直奔攤位而來。“嘩啦”一聲,麵袋全被踩破,白麵撒了一地。老婦人嚇得扭頭就跑,薑尚蹲在地上,看著滿地的麵,眼淚都快下來了——這可是他借了鄰居半吊錢買的麥子磨的啊!

賣麵不成,他又琢磨著賣笊籬。這笊籬是他自己編的,編得又密又勻。他挑著笊籬走了幾十裡地,到了南邊的小鎮。可那天偏巧下大雨,鎮上的人都躲在家裡不出來。他躲在破廟裡,看著笊籬被雨淋得發軟,竹篾都翹了邊,心裡涼半截。等雨停了,笊籬也廢了,隻能當柴火燒。

後來他又開了家小酒館,本想憑著自己釀的酒掙點錢。哪知道開業頭一天,就來了幾個兵痞,吃了喝了不給錢,還把桌子掀了。薑尚氣得要跟他們拚命,可人家手裡有刀,他一個老頭哪打得過?隻能眼睜睜看著酒館被砸了。

這時候,他媳婦馬氏不乾了。馬氏是個本分的鄉下婦人,當初嫁薑尚,是聽人說他有學問,將來能有出息。可跟著薑尚過了十幾年,沒吃過一頓飽飯,沒穿過一件新衣,住的還是漏雨的茅草屋。這天晚上,馬氏坐在炕沿上,一邊補破衣服一邊哭:“你說你,文不能當差,武不能當兵,就會瞎折騰!跟著你,我這輩子算是毀了!”

薑尚歎了口氣:“娘子再等等,我總有出頭的一天。”

馬氏冷笑:“等?我等了十幾年了!你都快七十了,還能有啥出頭之日?我看你就是個窩囊廢!”說著就收拾行李,“我不跟你過了,我要回娘家,再找個人嫁了!”

可薑尚不是輕易認輸的人。他想:朝歌這地方,紂王無道,奸臣當道,我在這待著,永遠沒機會。不如去西岐,聽說西伯侯姬昌是個賢明的君主,說不定能賞識我。於是,他收拾了僅剩的幾件舊衣服,背著一個破包袱,就往西岐去了。

一路上,他風餐露宿,渴了喝河水,餓了啃乾糧,走了一個多月,才到了渭水之濱。這地方山清水秀,河邊都是蘆葦,還有鹿在河邊喝水,真是個好地方。薑尚心想:我就在這住下,等姬昌來尋我。

他找了個山洞,鋪了點乾草當床,又砍了根竹子,做了個魚竿——可這魚竿跟彆人的不一樣,魚鉤是直的,而且離水麵三尺高,還不掛魚餌。每天早上,他就坐在河邊釣魚,嘴裡還念叨:“負命者上鉤來!負命者上鉤來!”

附近有個樵夫,叫武吉,每天上山砍柴都經過這兒,見薑尚這麼釣魚,就覺得奇怪。這天,武吉放下柴擔,湊過來說:“老先生,您這麼釣魚可不對啊!魚鉤是彎的才能掛住魚,您這直鉤,還離水三尺,怎麼能釣到魚呢?”

薑尚抬頭看了看武吉,笑道:“小夥子,你不懂。我釣的不是魚,是王與侯啊。”

武吉愣了:“王與侯?您是說西伯侯嗎?”

薑尚點點頭:“正是。”

武吉覺得這老頭有點瘋,搖搖頭扛起柴就走了。可接下來幾天,武吉每次經過,都見薑尚還在那兒直鉤釣魚,風雨無阻。武吉心裡就犯嘀咕:這老頭是不是真有什麼本事?

再說西伯侯姬昌,這幾天總做一個夢:夢見一隻長著翅膀的熊,飛進了他的宮殿,落在他的寶座旁邊。姬昌醒來覺得奇怪,就找手下的大臣解夢。大臣說:“西伯侯,飛熊入夢,是吉兆啊!說明有大賢要來輔佐您,您趕緊出去狩獵,說不定能遇到。”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姬昌一聽,趕緊召集手下,帶著人就去渭水附近狩獵。走了半天,遠遠看見河邊有個老頭在釣魚,姬昌心裡一動,就走了過去。到了跟前,見老頭白發蒼蒼,精神卻很好,魚鉤是直的,還沒掛魚餌。

姬昌上前拱手:“老丈有禮,在下姬昌。敢問老丈在此釣魚,釣了多少魚了?”

薑尚頭也沒抬:“釣了三年,一條魚沒釣到。”

姬昌更奇怪了:“那您怎麼還釣呢?”

薑尚這才抬頭,看著姬昌說:“寧在直中取,不向曲中求。不為錦鱗設,隻釣王與侯。”

姬昌一聽,心裡“咯噔”一下:這不就是夢裡的大賢嗎?趕緊跪下磕頭:“老丈真是高人!我找您找得好苦啊!請您跟我回西岐,輔佐我成就大業!”

薑尚趕緊扶起姬昌:“西伯侯不必多禮,我等的就是您。”

姬昌大喜,親自把薑尚扶上自己的馬車,還親自為薑尚駕車。滿朝文武都知道姬昌得了個大賢,都來祝賀。姬昌還說:“我爺爺當年就說,會有聖人來輔佐周國,現在終於來了!這是我太公盼望了一輩子的人啊!”從此,薑尚就有了“太公望”的稱呼,大家都叫他“薑太公”。

文王把薑太公拜為太師,啥大事都跟他商量。薑太公也不含糊,一上來就給文王出了個主意:“要想滅商,先得把自己變強。第一步,發展農業,讓老百姓吃飽穿暖;第二步,廣施仁政,讓天下人都來歸附;第三步,用‘文伐’削弱商朝,再等機會‘武攻’。”

文王一聽,覺得太對了,就照著薑太公的方法辦。先說發展農業,薑太公教老百姓用牛耕地,還發明了一種新的農具,叫“耜”。他還教老百姓怎麼施肥,怎麼選種,怎麼儲存糧食。那年西岐遇到旱災,地裡的莊稼都快枯死了,薑太公就帶領老百姓挖水渠,引渭水灌溉田地。老百姓都高興得說:“有太公在,咱們不用餓肚子了!”

再說仁政,薑太公勸文王減輕賦稅,以前老百姓要交三分之一的糧食,現在隻交五分之一。還廢除了好多酷刑,比如以前偷東西要砍手,現在改成罰做苦力。有一次,一個老百姓不小心把文王的馬驚了,馬跑了,文王不但沒罰他,還說:“是我沒管好馬,不怪你。”這事傳出去,天下人都誇文王賢明,好多有本事的人都來西岐投奔,比如散宜生、南宮適這些賢臣,都是那時候來的。

最有名的還是“虞芮之訟”。虞國和芮國是兩個小國,離西岐不遠,兩國因為一塊邊界的土地爭鬥了好幾年,誰也不讓誰。後來兩國國君聽說文王賢明,就想找文王評理。他們到了西岐,剛進國境,就看見老百姓互相讓田埂,比如兩家的田挨在一起,這家說“你家的地少,我讓你三尺”,那家說“你家人口多,我讓你五尺”。到了城裡,見商人互相讓攤位,比如這個攤位好,商人就說“你家生意不好,你用這個”。到了朝堂,見大臣們互相讓職位,比如這個官職位高,大臣就說“你本事大,你當這個”。

虞國和芮國的國君看了,臉都紅了。芮國國君說:“咱倆為了一塊破地吵了好幾年,人家西岐的人互相謙讓,咱跟人家比,簡直就是禽獸啊!還找啥文王評理,趕緊回去吧!”虞國國君也點頭:“對!咱把那塊地讓出來,當兩國的邊界,以後再也不吵架了。”這事傳出去,天下諸侯都服了,說:“西伯侯這是受命於天啊!”歸附西岐的諸侯,一下就有三分之二。

在削弱商朝方麵,薑太公的“文伐”手段可太厲害了。他先派了好多間諜去朝歌,這些間諜有的裝成商人,有的裝成仆人,混到商朝大臣家裡。比如商朝有個奸臣叫費仲,特彆貪財,薑太公就讓間諜送給他好多金子、玉器,還有美女。費仲收了好處,就天天在紂王麵前說西岐的好話:“西伯侯可聽話了,每年都給您送好多貢品,您就彆擔心他了。”紂王本來還想派兵打西岐,聽費仲這麼說,就把這事擱下了。

薑太公還讓間諜在朝歌散布謠言,說:“紂王無道,天要滅商了!”“西伯侯是聖人,要代替商朝當天下共主了!”老百姓本來就恨紂王,聽了這些謠言,更想讓西岐來救他們了。商朝的士兵也人心惶惶,都不想為紂王打仗。

可就在薑太公和文王準備伐商的時候,文王卻病了。文王躺在床上,拉著薑太公的手說:“太師,我不行了。伐商的大事,就交給你和姬發了。你一定要幫姬發滅了商朝,救天下百姓!”薑太公含淚點頭:“西伯侯放心,我一定完成您的心願!”沒過多久,文王就去世了,武王姬發繼位。


最新小说: 冰汽領主: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!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,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 我媽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歡迎來到神明的遊戲 從海灣風暴開始 覺醒十倍返利,我手撕極品親戚! 主母生存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