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蒙恬大將軍傳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16章 蒙恬大將軍傳

第16章 蒙恬大將軍傳(1 / 2)

赤膽忠心衛北疆,

長城萬裡鎮豺狼。

奸佞毒計終成恨,

忠魂千古永流芳。

話說這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自周平王東遷洛邑,禮崩樂壞,諸侯割據五百餘載。春秋之時,齊桓公、晉文公等五霸迭起,爭盟稱霸;戰國之際,秦、齊、楚、燕、趙、魏、韓七雄並立,刀兵不斷。直到秦王嬴政親政,用李斯、王翦之流,遣蒙驁、蒙武之輩,曆時十年,掃平六國,一統天下,號始皇帝。這天下初定,北有匈奴犯邊,南有百越未服,正是用人之際。這一章我要說的這位,便是大秦的擎天柱石,北禦匈奴的鐵血將軍——蒙恬。

蒙恬出身將門世家,他的祖父蒙驁本是齊國人氏,早年看透齊國朝政混亂,毅然投奔秦國。那蒙驁也是了不起的人物,一生為秦征戰三十餘載,攻韓取城十餘座,伐趙奪地三十餘城,擊魏拿下二十餘城,官至上卿,堪稱大秦“拓土先鋒”。父親蒙武更是青出於藍,當年與王翦大將軍聯手滅楚,一戰斬殺楚將項燕,再一戰俘虜楚王負芻,將楚國這片南方大國徹底納入秦國版圖。

蒙恬自小在軍營裡長大,祖父蒙驁常把他抱在膝頭,講當年攻韓伐趙時如何排兵布陣,如何衝鋒陷陣;父親蒙武則親自教他騎馬射箭,三歲識弓,五歲能騎小馬,十歲便能舞二十斤重的鐵槍。有一回,營中將士比箭,蒙恬才十二歲,卻非要下場比試。眾將見他年紀小,都笑他“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”。蒙恬不惱,取過一張硬弓——那弓是成年將士用的,拉力足有三石,尋常少年根本拉不開。可蒙恬深吸一口氣,雙臂一較勁,竟將硬弓拉成滿月,搭上箭矢,對準百步外的靶心,屏息凝神,隻聽“嗖”的一聲,箭正中靶心紅心。眾將還沒反應過來,他又連射兩箭,箭箭中靶,且都在紅心之內。蒙驁見狀,撫著他的頭道:“我蒙家後繼有人啊!”

蒙恬不僅學武,還拜大儒伏生為師,通讀《孫子兵法》《吳子》《司馬法》,把兵書戰策背得滾瓜爛熟,更能舉一反三,說出自己的見解。除了兵法,他還研習秦國律法典籍,年紀輕輕便懂“治兵先治吏,治軍先治法”的道理。二十歲時,他在鹹陽掌管司法文書,有一回,地方上報一樁盜糧案,牽連了數十個百姓,眼看就要定案。蒙恬仔細查閱卷宗,發現其中有個疑點:被盜的糧倉有三重門,門鎖完好,卻丟了上千石糧食,若真是百姓所為,根本不可能悄無聲息地運走這麼多糧食。

於是他主動請纓,親自前往地方複核。到了當地,他不先審人,反倒去糧倉勘察,最後在糧倉後牆的隱蔽處,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洞口,洞口外有車輪碾壓的痕跡。順著痕跡追查,最終揪出了糧倉的守將——原來是守將監守自盜,偷了糧食賣錢,又嫁禍給百姓。真相大白後,百姓們紛紛跪地磕頭,感謝蒙恬還他們清白。始皇帝嬴政聽聞此事,讚他“有勇有謀,心細如發,可當大任”。

秦始皇二十六年,秦國伐齊,嬴政點了蒙恬為副將,隨主將王賁出征。那齊國仗著有山海之險,又與秦國隔得遠,素來疏於防備,還以為秦軍不會先打自己。蒙恬卻看穿了齊國的心思,向王賁建議:“齊人以為我軍會從西線進攻,必在西線布防,咱們不如繞到東線,從琅邪一帶突襲,打他們個措手不及。”王賁采納了他的建議,讓大軍西線佯攻,吸引齊軍注意力,自己則與蒙恬率精銳騎兵,星夜兼程,繞到東線。

蒙恬親率前鋒,一路上避開齊軍哨所,悄無聲息地逼近臨淄。到了臨淄城外,他見城門緊閉,守軍戒備森嚴,便心生一計——讓士兵們在城外四處點火,裝作大軍圍城的樣子,自己則帶著幾百名死士,趁著夜色,從城牆的排水道潛入城中。潛入城中後,蒙恬帶人直奔齊國王宮,一路上遇到巡邏的齊軍,便用短刀解決,動作迅捷如豹。等他們衝到王宮門口,齊王建還在宮中飲酒作樂,根本不知道秦軍已經進城。蒙恬一聲令下,士兵們破門而入,齊王建嚇得癱在地上,隻得束手就擒。

這一戰,秦軍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臨淄,齊國滅亡。班師回朝後,嬴政大喜,封蒙恬為內史——這內史可不是小官,掌管鹹陽及周邊地區的軍政大權,相當於京畿之地的最高長官。此時的蒙恬,才不過二十五歲,卻已是大秦朝堂上炙手可熱的年輕將領,滿朝文武都知道,這蒙家的虎子,將來必定會有更大的作為。

秦始皇三十二年,燕人盧生奉命入海求仙,回來後獻上一本圖讖,上麵寫著“亡秦者胡也”。嬴政一看,這“胡”不就是北方的匈奴嗎?頓時龍顏大怒,心想:我剛一統天下,匈奴就敢覬覦我大秦疆土,若不趁早打服他們,將來必成大患!於是當即下旨,拜蒙恬為大將軍,率三十萬秦軍北擊匈奴。

蒙恬領命後,不敢怠慢,立刻趕回鹹陽城外的軍營,點齊兵馬。您道這三十萬秦軍是何等威勢?但見: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旌旗招展,紅的、黃的、黑的旗幟遮天蔽日,旗麵上“秦”字醒目,“蒙”字耀眼;

刀槍如林,長槍的槍尖映著日光,閃著寒芒,大刀的刀刃鋒利如霜,吹毛斷發;

士兵們個個身披黑色鎧甲,頭戴鐵盔,腰挎長劍,腳蹬皮靴,挺胸抬頭,精神抖擻;

騎兵們胯下的戰馬,都是西北良駒,毛色油亮,噴著響鼻,仿佛也知道要上戰場,格外興奮;

還有那秦弩,一排排架在戰車上,弩箭長三尺,箭頭塗著毒藥,射程能達百步,威力無窮。

蒙恬騎在自己的追風赤兔馬上,頭戴鳳翅金盔,身披魚鱗銀甲,腰係獅蠻寶帶,手中一杆虎頭金槍重八十斤,槍纓似血,槍尖如冰。他高聲喊道:“將士們!匈奴蠻夷,屢犯我邊疆,殺我百姓,搶我糧草!今日我等奉天子之命,北擊匈奴,定要將他們趕回老家,讓他們再也不敢南下牧馬!爾等可有信心?”

三十萬將士齊聲高呼:“願隨將軍,殺敵報國!願隨將軍,殺敵報國!”

大軍一路北行,出上郡,過榆林,進入河套地區。這河套地區,土地肥沃,黃河穿流而過,本是秦國的領土,後來被匈奴占領,成了匈奴南下的跳板。蒙恬知道,匈奴騎兵機動性強,來去如風,若不摸清對方虛實,盲目進攻,必吃大虧。於是他派斥候統領李信此李信非滅楚時的李信,乃是同名的年輕將領)帶五百輕騎,探查匈奴主力動向。

三日後,李信回報:“將軍,匈奴頭曼單於率十萬騎兵,屯於河南地東部的陽山之下,糧草囤於山後五裡處的山穀中,守軍不多。”蒙恬聽罷,立刻召來眾將議事,他指著地圖道:“匈奴雖勇,卻有一弊——糧草不足,全靠劫掠為生,如今他們的糧草囤在山後,正是他們的軟肋。我等可分三路:一路由副將王賁王翦之子,亦是將門之後)率五萬步兵,攜帶火種,偷襲其糧草,燒了他們的補給;一路由校尉趙佗率五萬騎兵,繞至陽山北側,切斷匈奴的退路;我自率二十萬大軍,在陽山南側列陣,正麵迎敵。待王賁燒了糧草,匈奴軍必亂,到時候咱們三路夾擊,定能一舉破敵!”眾將領命,各自領兵而去。

次日拂曉,天剛蒙蒙亮,蒙恬便率中軍在陽山南側列下“雁行陣”——弩手在前,排成三隊,每隊五千人,;刀盾手居中,手持鐵盾和環首刀,組成堅不可摧的防線;騎兵在兩翼,隨時準備衝鋒。匈奴那邊,頭曼單於聽聞秦軍列陣,便帶著手下將領登上山頭查看。見秦軍陣形嚴整,軍容鼎盛,頭曼心中暗驚,卻也不甘示弱,對身邊的將領道:“秦軍雖多,卻是步兵居多,咱們的騎兵天下無敵,今日定要讓他們嘗嘗咱們匈奴鐵騎的厲害!”說罷,他下令:“全軍出擊,衝垮秦軍陣形!”

隻見匈奴騎兵如黑雲般壓來,馬蹄聲震得地動山搖,塵土飛揚,遮天蔽日。蒙恬立於陣前,手持令旗,眼神銳利如鷹,死死盯著逼近的匈奴騎兵。待匈奴騎兵進入秦弩射程,蒙恬大喝一聲:“弩手,放!”霎時間,數千張強弩齊發,箭矢如暴雨般飛向匈奴騎兵。前排的匈奴騎兵紛紛中箭落馬,有的被射中胸口,當場斃命;有的被射中馬匹,馬匹受驚,亂蹦亂跳,把背上的士兵甩下來,又被後麵的騎兵踩成肉泥。

頭曼單於見狀,咬牙道:“繼續衝!隻要衝過去,秦軍就完了!”剩下的匈奴騎兵繼續衝鋒,眼看就要到秦軍陣前。蒙恬又喝:“刀盾手,舉盾!長槍兵,刺!”秦軍刀盾手立刻舉起鐵盾,形成一道堅牆;長槍兵則從盾縫中挺槍刺出,長槍如林,直刺匈奴騎兵的馬腹和腿部。匈奴騎兵衝不進去,反而被長槍挑落馬下,死傷無數。

就在這時,遠處傳來一陣濃煙——王賁已經燒了匈奴的糧草!頭曼單於回頭一看,見山後火光衝天,濃煙滾滾,頓時心慌意亂。他知道,沒了糧草,大軍撐不了幾天,再打下去也是必敗無疑。蒙恬抓住這個時機,令旗一揮:“兩翼騎兵,出擊!”兩翼的秦軍騎兵接到命令,如兩把鋒利的尖刀,從左右兩側殺入匈奴陣中。趙佗也率騎兵從北側殺來,三路騎兵夾擊,匈奴軍頓時大亂。

蒙恬一馬當先,手持虎頭金槍,殺入敵陣。那金槍在他手中,時而如蛟龍出海,直刺敵將咽喉;時而如猛虎下山,橫掃敵兵胸膛。有個匈奴大將,身高八尺,手持狼牙棒,拍馬衝來,大喝:“蒙恬休走!爺爺來會會你!”蒙恬不慌不忙,側身避開狼牙棒,手中金槍一挺,快如閃電,正中那大將的咽喉。那大將慘叫一聲,鮮血噴了蒙恬一身,跌下馬去。

秦軍將士見主帥英勇,士氣大振,喊殺聲震天動地。匈奴兵見糧草被燒,退路被斷,主帥又被殺,哪裡還有鬥誌,紛紛丟盔棄甲,四散潰逃。蒙恬率大軍追擊,一直追到陰山腳下,斬首三萬餘級,俘虜匈奴王子三人,奪得牛羊數十萬頭,還收複了整個河南地。頭曼單於帶著殘兵,一路北逃,逃到漠北才敢停下,從此再也不敢南下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
最新小说: 冰封末世: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,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[千禧年] 全民樹屋求生: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,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?那歸我了! 彼岸花開!鬼祖現!三界齊跪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