謀士韓生勸他:“將軍,關中地勢險要,土地肥沃,是成就霸業的好地方。您不如定都這裡,號令天下?”可項羽卻搖搖頭說:“富貴了不回故鄉,就像穿著錦繡衣服在夜裡走路,誰能看見?”韓生歎了口氣,私下裡說:“都說楚國人像獼猴戴帽子,裝人樣,原來真是這樣啊!”這話傳到項羽耳朵裡,項羽大怒,把韓生活活煮了。
殺了韓生後,項羽就開始分封諸侯。他自封為“西楚霸王”,把梁、楚之地的九個郡作為自己的封地,定都彭城;把劉邦封為漢王,讓他去統治巴蜀和漢中,那裡偏僻荒涼,項羽覺得劉邦在那兒翻不起什麼浪;還把秦朝的降將章邯、司馬欣、董翳封為雍王、塞王、翟王,讓他們守在關中,擋住劉邦東進的路。
可他沒想到,這分封卻埋下了禍根。好多諸侯都不滿意:田榮覺得自己功勞大,卻沒得到應有的封地,就起兵反楚;陳餘覺得項羽偏心,也跟著反了;劉邦雖然表麵上服從,實際上野心最大,他在去漢中的路上,采納了張良的建議,把棧道燒了,假裝自己不想東歸,在暗中積蓄力量。
沒過多久,田榮就占領了齊國,自立為齊王。項羽大怒,親自率領大軍去攻打田榮。劉邦見項羽離開了彭城,覺得機會來了,就任命韓信為大將,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,很快就平定了三秦之地,然後率領大軍東進,一路上收編了各路諸侯的軍隊,兵力一下子達到了五十六萬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劉邦帶著這五十六萬大軍,浩浩蕩蕩地殺向彭城。當時彭城隻有少量楚軍防守,根本抵擋不住漢軍的進攻,很快就被劉邦占領了。劉邦進了彭城後,也學項羽當年那樣,天天喝酒作樂,還把項羽的財寶和美女都據為己有,完全忘了項羽還在齊國打仗。
可他沒想到,項羽的動作這麼快。項羽得知彭城被占的消息,氣得火冒三丈,他留下大部分軍隊繼續攻打齊國,自己親自率領三萬精銳騎兵,日夜兼程地趕回彭城。這三萬騎兵,都是項羽最精銳的部隊,個個都是能以一當十的勇士,而且騎術精湛,跑得比風還快。
項羽沒有直接去彭城,而是繞到了彭城西邊的蕭縣,在那裡埋伏了下來。第二天淩晨,天還沒亮,項羽就率領騎兵發起了突襲。漢軍當時還在睡覺,聽到外麵喊殺聲震天,都慌了神,紛紛從床上爬起來,連衣服都沒穿好就往外跑。項羽率領騎兵如狂風暴雨般衝進漢軍大營,漢軍根本抵擋不住,紛紛逃竄。
項羽騎著烏騅馬,手持霸王槍,在漢軍陣中橫衝直撞,所到之處,漢軍士兵紛紛倒下。他一眼就看到了劉邦的中軍大營,就朝著那裡衝過去。劉邦嚇得魂都沒了,趕緊帶著幾十名親信騎兵逃跑。項羽率領騎兵在後麵緊追不舍,一路上殺了漢軍十萬多人,還有好多漢軍士兵慌不擇路,跳進了睢水,把睢水都堵得流不動了。
劉邦在逃跑的路上,遇到了自己的兒子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,就把他們抱上了車。可後麵楚軍追得緊,劉邦怕車跑得慢,竟然把兩個孩子推下了車!幸虧車夫夏侯嬰心地善良,又把孩子抱了上來,劉邦還想推,夏侯嬰說:“將軍,就算再急,也不能扔了孩子啊!”劉邦這才作罷。最後,劉邦好不容易擺脫了楚軍的追擊,逃到了滎陽,才算撿回了一條命。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“彭城之戰”,項羽以三萬騎兵打敗了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,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又一個奇跡。有詩為證:“彭城城下起狼煙,項羽提兵回故園。三萬鐵騎如猛虎,五十六萬鳥獸散。睢水染紅屍遍地,劉邦棄子忙逃竄。霸王威名震天下,誰不膽寒心發顫!”
彭城之戰後,劉邦雖然慘敗,但並沒有垮掉。他在滎陽建立了防線,與項羽展開了長期的對峙。劉邦知道自己打不過項羽,就采取了“疲敵戰術”:一方麵讓韓信去攻打北方的趙國、燕國、齊國,從側麵牽製項羽;另一方麵又派彭越去騷擾項羽的糧道,讓楚軍的糧草供應不上;同時還采用陳平的反間計,離間項羽和範增的關係。
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,跟著項羽打了無數勝仗,項羽一直尊稱他為“亞父”。陳平知道範增是項羽的左膀右臂,就想辦法除掉他。他派人買通了楚軍的一些奸細,讓他們在楚營裡散布謠言,說範增跟劉邦有勾結,想背叛項羽。項羽本來就生性多疑,聽了這些謠言後,就開始懷疑範增。
有一次,範增勸項羽儘快攻打滎陽,說:“劉邦現在被困在滎陽,兵力不足,糧草也不多,咱們隻要加把勁,就能活捉他。要是再拖下去,韓信從北邊打過來,彭越又在後麵騷擾,咱們就危險了!”可項羽卻冷冷地說:“亞父,你是不是收了劉邦的好處?怎麼這麼著急要打滎陽?”
範增一聽,氣得渾身發抖,他沒想到自己跟著項羽這麼多年,竟然會被懷疑。他對項羽說:“天下大事已經定了,你好自為之吧!我老了,不能再為你效力了,我要回老家養老。”項羽沒有挽留,隻是點了點頭。範增離開了楚營,一路上越想越傷心,背上的毒瘡也發作了,疼得他死去活來。走到彭城的時候,範增就病死了,臨死前還喊著:“項羽啊項羽,你真是糊塗啊!”
範增的死,對項羽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。從此,項羽身邊再也沒有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了,他的決策也越來越糊塗。而劉邦那邊,卻越來越強:韓信平定了北方,彭越在梁地不斷騷擾楚軍的糧道,英布也背叛了項羽,投靠了劉邦。楚軍的糧草越來越少,士兵們也越來越疲憊,形勢對項羽越來越不利。
漢四年,項羽和劉邦在鴻溝達成了和議:雙方以鴻溝為界,東邊歸楚,西邊歸漢,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“鴻溝和議”。和議達成後,項羽就帶著軍隊向東撤退,他以為劉邦會遵守約定,可沒想到劉邦在張良和陳平的勸說下,撕毀了和約,率領大軍跟在項羽後麵,還派人通知韓信、彭越、英布,讓他們率軍前來彙合,一起消滅項羽。
項羽得知劉邦撕毀和約,氣得咬牙切齒,可此時楚軍已經疲憊不堪,糧草也快沒了,根本不是漢軍的對手。他率領軍隊一路撤退,最後被漢軍圍困在了垓下。
垓下是個平原,無險可守,而且漢軍有三十多萬,楚軍隻有十萬,還都是疲憊之師。項羽知道自己陷入了絕境,可他還是不想放棄。他下令修築營壘,堅守不出,同時派人去尋找糧草,可派出去的人要麼被漢軍殺了,要麼就投降了漢軍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日子一天天過去,楚軍的糧草越來越少,士兵們隻能吃野菜、殺戰馬充饑。到了晚上,漢軍為了瓦解楚軍的士氣,就在四麵唱起了楚地的歌謠。楚軍將士們聽到家鄉的歌聲,一個個都想起了自己的親人,有的偷偷哭了起來,有的甚至偷偷逃跑了。這就是曆史上的“四麵楚歌”。
項羽在營帳裡聽到楚歌,也愣住了,他問身邊的人:“漢軍已經占領楚地了嗎?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楚人唱歌?”他越想越傷心,拿起酒壺,一邊喝酒,一邊唱起了那首著名的《垓下歌》:“力拔山兮氣蓋世,時不利兮騅不逝。騅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”
他身邊的虞姬,是個非常美麗又勇敢的女子,一直跟著項羽南征北戰。虞姬聽到項羽的歌聲,也淚流滿麵,她站起來,為項羽跳了一支舞,然後拔出寶劍,對項羽說:“大王,我不能拖累你,我先走一步了!”說完,她就自刎而死。
項羽抱著虞姬的屍體,哭得撕心裂肺。他知道,虞姬是為了不讓自己分心,才選擇自殺的。他擦乾眼淚,對剩下的將士們說:“弟兄們,漢軍雖然人多,但咱們楚地的兒郎不怕死!今晚咱們就突圍出去,能逃一個是一個!”
當天夜裡,項羽挑選了八百名精銳騎兵,趁著夜色,衝出了漢軍的包圍。天亮的時候,劉邦才發現項羽跑了,趕緊派灌嬰率領五千騎兵去追趕。項羽一路狂奔,等到了陰陵的時候,身邊隻剩下一百多名騎兵了。他迷路了,就問路邊的一個農夫:“請問,去江東的路怎麼走?”那個農夫因為痛恨項羽當年燒殺搶掠,就故意指了相反的方向,說:“往左邊走!”
項羽跟著農夫指的方向走,結果走進了一片沼澤地。等他們好不容易從沼澤地走出來的時候,漢軍已經追上來了。項羽率領騎兵跟漢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,雖然殺了不少漢軍士兵,但身邊的騎兵也越來越少,最後隻剩下二十多個人了。
項羽帶著這二十多個人,逃到了烏江邊上。烏江亭長早就準備好了船隻,在江邊等著項羽,他對項羽說:“大王,江東雖然小,但也有千裡土地,幾十萬百姓,足夠您稱王了!您快上船吧,過了江,漢軍就追不上您了!”
項羽看著滔滔的江水,又看了看身邊剩下的二十多個將士,想起了當年跟著自己出來的八千江東子弟,如今卻隻剩下這麼幾個人,心裡一陣心酸。他笑著對亭長說:“上天要滅亡我,我還渡江做什麼?當年我帶著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進,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,就算江東父老可憐我,讓我稱王,我又有什麼臉麵去見他們呢?”
他把自己的烏騅馬送給了亭長,說:“這匹馬跟著我五年了,能日行千裡,立下了無數功勞,我不忍心殺它,就送給您吧!”然後他拔出寶劍,對身邊的將士們說:“弟兄們,咱們楚地的兒郎,從來不怕死!今天咱們就跟漢軍拚了,殺一個夠本,殺兩個賺一個!”
說完,項羽就率領將士們衝向了漢軍。他手持寶劍,左劈右砍,殺了漢軍的一個將領,又殺了幾十個士兵。漢軍士兵都怕了,不敢靠近他。項羽身上也受了十幾處傷,血流不止。他看到漢軍中有個將領是自己的舊部,就說:“我聽說劉邦懸賞千金,封萬戶侯,要我的腦袋。我就把這個功勞送給你吧!”說完,他就舉起寶劍,自刎而死,年僅三十一歲。
項羽死後,漢軍士兵為了搶他的屍體,互相殘殺,最後有五個人各搶到了一部分屍體,劉邦把這五個人都封了侯。烏江亭長把烏騅馬帶回了江東,烏騅馬見不到項羽,天天對著江水嘶鳴,最後絕食而死。
有人說,項羽要是渡過烏江,回到江東,說不定能卷土重來,打敗劉邦。可我覺得,就算他渡過了烏江,也未必能贏。因為他太驕傲了,太固執了,不懂得怎麼籠絡人心,怎麼治理天下。而劉邦雖然出身低微,打仗也不如項羽勇猛,但他懂得用人,懂得聽取彆人的建議,懂得怎麼讓老百姓支持他。
不過,不管怎麼說,項羽都是中國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英雄。他的故事,被後人寫成了詩,編成了戲,流傳了兩千多年。直到今天,人們提起項羽,還會想起那個“力能扛鼎,氣蓋世”的西楚霸王,想起他在巨鹿之戰中的破釜沉舟,想起他在垓下的悲歌,想起他在烏江的決絕。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