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西漢戰神衛青傳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19章 西漢戰神衛青傳

第19章 西漢戰神衛青傳(1 / 1)

大將生來膽氣豪,腰橫秋水雁翎刀。

風吹鼉鼓山河動,電閃旌旗日月高。

天上麒麟原有種,穴中螻蟻豈能逃。

太平待詔歸來日,朕與將軍解戰袍。

這一章咱們說一段西漢年間的英雄故事——說的是是一位從馬廄裡走出來的騎奴,憑著一身本事,七征匈奴、橫掃漠北,硬生生為大漢打出“漠南無王庭”局麵的蓋世名將,此人便是長平侯、大將軍衛青!

自打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,北邊的匈奴年年南下騷擾。當年高祖率三十二萬大軍親征,結果被匈奴冒頓單於困在白登山,整整七天七夜,糧草斷絕,最後還是靠陳平獻計,給單於的閼氏送了厚禮,才勉強脫險。打那以後,漢朝就沒敢再跟匈奴硬碰硬,呂後當政時,匈奴使者送來一封侮辱性的信,呂後也隻能壓著怒火,好言好語地回信,還得送公主去和親;漢文帝、漢景帝兩代,雖說開創了“文景之治”,國庫漸豐,可對匈奴依舊是“和親為主,防禦為輔”,邊境的百姓還是得提著心過日子,說不定哪天匈奴的鐵騎就踏進來,搶糧食、擄人口。

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漢武帝劉徹登基,才算有了改變。這位年輕的皇帝,可是雄才大略,怎麼甘心對匈奴的侵犯忍氣吞聲?再說了,文景兩朝攢下豐厚的家底,糧食堆在倉庫裡都發黴了,戰馬也養了幾十萬匹,正是“兵強馬壯、國庫充盈”的時候。於是武帝便想:是時候跟匈奴算總賬了!可打仗得有將才啊,當年的老將如周勃、灌嬰早已作古,新一代的將領裡,誰能擔此大任?衛青衛仲卿登上了曆史的舞台。

衛青的母親衛媼,本是平陽侯府裡的一個女仆,後來嫁給了一個姓衛的人,生了幾個孩子,其中就有後來成為皇後的衛子夫。可衛青呢,不是衛家的親兒子,而是衛媼跟平陽縣一個叫鄭季的小吏私通生的。在那個年代,這種“私生子”身份沒人瞧得起,衛青小時候,衛媼把他送到了鄭季家,可鄭季的正妻不待見他,鄭季自己也不把他當兒子看,就把他當牛當馬使喚,讓他去放豬。村裡的小孩也欺負他,罵他是“野種”,衛青天天吃不飽、穿不暖,還得受氣,可他不管多苦,都沒抱怨過,反而天天在山野裡跑,練得一身好筋骨,您可彆小瞧這放豬的日子,正是這段經曆,讓他練出了過人的耐力,為後來帶兵打仗打下了基礎。

後來衛青長大了些,實在受不了鄭季家的氣,就偷偷跑回了平陽侯府,找他母親衛媼。衛媼心疼兒子,就求平陽侯府的主子平陽公主,讓衛青在府裡當個騎奴——也就是專門伺候主人騎馬的仆人。這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,待人還算寬厚,見衛青長得高大健壯,乾活也勤快,就答應了。從那以後,衛青就天天跟著平陽公主,公主騎馬出遊,他就牽著馬、扛著弓,跟在旁邊。閒暇的時候,他也不閒著,總向府裡的老兵請教兵法,聽他們講當年打仗的故事,心裡漸漸有了“上陣殺敵”的念頭。

漢武帝建元二年,漢武帝去霸上祭祀,回來的時候順便去平陽侯府看望姐姐平陽公主。平陽公主早就想給弟弟選幾個美女,好鞏固自己的地位,就把府裡的歌女都叫了出來,衛子夫也在其中。沒想到漢武帝一眼就看中了衛子夫,當天就把她帶回了宮裡。衛青作為衛子夫的弟弟,也跟著沾了光,被調到宮裡當差,做了建章宮的侍衛。

當時的皇後是陳阿嬌,也就是“金屋藏嬌”裡的那位,她一直沒生孩子,見衛子夫受寵,還懷了孕,心裡又妒又恨,就想報複衛子夫。可衛子夫在宮裡有漢武帝寵著,陳阿嬌沒轍,就把氣撒在了衛青身上,派人把衛青抓了起來,準備偷偷殺了他。幸虧衛青有個好朋友叫公孫敖,當時是騎郎,聽說衛青被抓,趕緊帶了幾個兄弟,闖進囚房,把衛青救了出來。

這事很快就傳到了漢武帝耳朵裡,武帝一聽就火了:朕的人,你們也敢動?他當即下旨,封衛子夫為夫人,又封衛青為建章監、侍中,還賞了他不少金銀。從那以後,衛青才算真正擺脫了“奴籍”,走進了漢朝的權力中心。武帝也常跟衛青聊天,發現這小夥子不僅武功好,對軍事還有自己的見解,對他很是欣賞。

漢武帝元光六年,也就是公元前130年,匈奴又侵犯邊境。這次匈奴的騎兵一口氣打到了上穀郡,殺了上穀太守,還劫掠了不少百姓和牲畜,邊境的急報一封接一封地送到長安。漢武帝再也忍不了了,拍著龍案說:“朕忍匈奴久矣!今日便派大軍,北上擊之!”他當即下旨,任命了四路大軍,每路一萬騎兵,兵分四路,出擊匈奴:第一路,由車騎將軍衛青率領,從上穀郡出兵;第二路,騎將軍公孫敖,從代郡出兵;第三路,輕車將軍公孫賀,從雲中郡出兵;第四路,驍騎將軍李廣,從雁門郡出兵。

這四路大軍裡,公孫賀是老將,李廣更是大名鼎鼎的“飛將軍”,匈奴人見了他都要繞著走,隻有衛青是第一次帶兵打仗,還是個“新人”。滿朝文武都替衛青捏了把汗,有人甚至私下裡說:“衛子夫得寵,皇上才給了他這個機會,怕是要誤大事啊!”可漢武帝卻不這麼想,他對衛青說:“朕看你有將才,此番出征,便看你的本事了。”衛青聽了,跪在地上叩首:“臣定不負陛下所托,若不能破匈奴,願提頭來見!”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話說四路大軍各自出發,咱們先說說其他三路的情況。公孫賀領著一萬騎兵,從雲中出發,在草原上轉了幾天,連個匈奴人的影子都沒看著,怕耽誤時間,就率軍回來了,算是無功而返。公孫敖更慘,他剛出代郡沒多久,就遇上了匈奴的主力,雙方打了一場惡戰,漢軍寡不敵眾,損失了七千多騎兵,公孫敖帶著殘兵狼狽逃回,按律當斬,後來花了大筆錢財贖罪,才免了一死。最慘的是李廣,他遇上了匈奴的左賢王,左賢王知道李廣厲害,特意調了三萬騎兵來圍堵他。李廣雖然勇猛,可架不住匈奴人多,激戰中,他的戰馬被射死,自己也中了箭,成了匈奴人的俘虜。匈奴人早就聽說李廣是“飛將軍”,想把他活著帶回去,就用繩子編了個網,把李廣放在網裡,掛在兩匹馬中間,往匈奴王庭送。李廣假裝昏迷,心裡卻在盤算著怎麼逃跑,走了十多裡地,他瞅準一個機會,突然跳起來,奪了旁邊一個匈奴兵的馬和弓,一路策馬狂奔,還射殺了幾個追來的匈奴兵,最後總算逃回了漢營。可他損兵折將,自己還當了俘虜,回去後也被革了職,貶為庶民。

這麼一看,四路大軍裡,三路要麼無功,要麼慘敗,就剩下衛青這一路了。滿朝文武都在等著消息,漢武帝也坐立不安,生怕衛青也打敗仗。

衛青領著一萬騎兵,從上穀出發後,並沒有像其他三路那樣盲目行軍,而是先派了不少偵查兵,摸清了匈奴的動向。偵查兵回來報告說,匈奴的主力都去對付其他三路漢軍了,他們的祭天聖地龍城,防守比較薄弱。衛青一聽,心裡就有了主意:龍城是匈奴人的“聖地”,每年都要在這裡舉行祭天儀式,要是能拿下龍城,不僅能重創匈奴的士氣,還能給大漢長威風!於是他當即下令:“改變路線,直搗龍城!”

可去龍城的路並不好走,要穿過一片大沙漠,而且沿途都是匈奴的部落,萬一被發現,就會陷入重圍。衛青就跟士兵們說:“兄弟們,咱們這次是為大漢爭光,為邊境的百姓報仇!隻要拿下龍城,皇上定會重賞咱們!”士兵們本來還有點擔心,聽衛青這麼一說,都來了勁,紛紛表示願意跟著將軍殺敵。

衛青帶著大軍,白天躲在沙丘後麵休息,晚上趁著月色行軍,一路上儘量避開匈奴的部落,遇到小股匈奴兵,就悄悄解決掉,不留下任何痕跡。就這樣,他們走了三天三夜,終於接近了龍城。衛青登上高處一看,隻見龍城裡麵燈火通明,匈奴人正載歌載舞,喝酒吃肉,完全沒料到漢軍會來。原來匈奴人以為,漢軍主力都在其他方向,龍城這麼偏遠,根本不會有危險,所以防守的士兵都放鬆了警惕。

衛青心裡暗喜,當即下令:“全軍聽令,三更時分,發起進攻!騎兵分成三路,左路繞到龍城東邊,右路繞到西邊,中路隨我正麵衝擊!記住,隻許前進,不許後退!”到了三更天,衛青一聲令下,漢軍的號角聲突然響起,三路騎兵像三支利箭,朝著龍城衝了過去。匈奴人從睡夢中驚醒,還沒反應過來,漢軍的刀就已經架在了脖子上。龍城裡麵頓時亂成一團,匈奴兵東奔西跑,有的還沒穿上衣服就被砍死,有的想騎馬逃跑,卻被漢軍的弓箭射倒。

衛青一馬當先,手持長槍,連續挑殺了幾個匈奴將領,大聲喊道:“降者免死,頑抗者格殺勿論!”匈奴人見漢軍來勢洶洶,知道抵擋不住,紛紛跪地投降。這場仗,漢軍一共斬殺了七百多個匈奴兵,還繳獲了不少牛羊和兵器,最重要的是,他們燒毀了匈奴人的祭天祭壇,拆毀了龍城的宮殿——這可是漢朝建立以來,第一次打到匈奴的聖地!

衛青帶著大軍,押著俘虜和戰利品,浩浩蕩蕩地回了長安。消息傳到宮裡,漢武帝高興得跳了起來,當即下令:“衛青立大功,封關內侯,賞千金!”滿朝文武也都服了,再也沒人說衛青是“靠姐姐上位”了,都稱讚他是“天生的將才”。衛青這一戰,不僅為自己贏得了榮譽,更打響了漢朝反擊匈奴的第一槍,讓匈奴人知道:大漢,再也不是以前那個任他們欺負的漢朝了!

漢武帝元朔二年,也就是公元前127年。匈奴人咽不下龍城戰敗的氣,又派大軍南下,這次他們主攻的是漁陽郡和遼西郡,殺了遼西太守,還擄走了兩千多百姓。漢武帝接到急報,當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。有人說:“應該派兵去漁陽、遼西救援!”可衛青卻站出來說:“陛下,匈奴人狡猾,他們攻打漁陽、遼西,說不定是想吸引咱們的主力,然後趁機攻打河套地區。河套地區地勢平坦,土地肥沃,是匈奴南下的跳板。如果咱們能拿下河套,不僅能斷了匈奴的糧道,還能在那裡築城,作為抵禦匈奴的前線!”

漢武帝一聽,覺得衛青說得有道理,就問:“那依你之見,該如何行事?”衛青說:“臣願率大軍,從雲中郡出發,向西進軍,繞到河套地區的後方,出其不意,奪取河套!”漢武帝當即批準,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,率領三萬騎兵出征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衛青帶著大軍,從雲中出發後,並沒有直接往西走,而是先向北走了一段,假裝要去救援漁陽,迷惑匈奴人。等匈奴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東邊後,衛青突然下令:“全軍轉向,日夜兼程,直奔高闕!”高闕是河套地區北邊的一個重要關隘,地勢險要,是匈奴防守河套的門戶。隻要拿下高闕,就能切斷河套地區匈奴兵的退路。

漢軍一路疾馳,隻用了兩天兩夜,就趕到了高闕。匈奴守將以為漢軍還在東邊,根本沒設防,等漢軍殺到城下,才倉促應戰。衛青親自率軍攻城,士兵們個個奮勇爭先,很快就攻破了城門,占領了高闕。拿下高闕後,衛青又分兵兩路,一路向東,攻打河套東邊的樓煩王,一路向西,攻打河套西邊的白羊王。

樓煩王和白羊王聽說高闕被占,都慌了神,趕緊率軍撤退。可衛青早就料到他們會跑,提前在他們撤退的路上設下了埋伏。等匈奴兵進入埋伏圈,衛青一聲令下,漢軍從四麵八方衝了出來,匈奴兵頓時大亂。樓煩王和白羊王拚死抵抗,可還是擋不住漢軍的進攻,最後隻能帶著少數親信逃跑。這場仗,漢軍一共斬殺了五千多匈奴兵,俘虜了一百多個匈奴貴族。

衛青占領河套地區後,立即向漢武帝上書,建議在河套地區設郡,派百姓去那裡屯田,同時築朔方城,加強防禦。漢武帝批準了衛青的建議,在河套地區設立了朔方郡,派了十萬百姓去河套屯田,又任命蘇建為朔方太守,負責築城。朔方城築好後,漢朝的防線向北推進了幾百裡,長安再也不用擔心匈奴的威脅了。為了表彰衛青的功績,漢武帝封衛青為長平侯,食邑三千八百戶——也就是說,河套地區有三千八百戶百姓的賦稅,都歸衛青所有。

衛青雖然立了大功,可他一點也不驕傲,反而更加謙遜。有一次,漢武帝賞賜給他一千金,他把其中的五百金拿出來,送給了平陽公主——因為他知道,自己能有今天,離不開平陽公主的提拔。平陽公主見衛青如此知恩圖報,對他更是刮目相看。

接下來的幾年裡,衛青又多次率軍出擊匈奴,每一次都能取得勝利。元朔五年,也就是公元前124年,衛青率領三萬騎兵,夜襲匈奴右賢王庭。當時右賢王以為漢軍離得還遠,正在帳中飲酒作樂,身邊還有十幾個姬妾陪著。衛青帶著大軍,銜枚疾走,悄悄摸到了右賢王庭外,然後突然發起進攻。右賢王嚇得魂飛魄散,連衣服都沒穿好,就帶著一個姬妾和幾百個親信,騎著快馬逃跑了。漢軍一共俘虜了十幾個匈奴小王、一萬五千多個匈奴兵,還繳獲了上百萬頭牛羊。漢武帝接到捷報後,特意派使者去軍中,封衛青為大將軍,讓他統領所有的漢軍,還把他的三個兒子都封為列侯。可衛青卻上書推辭說:“陛下,臣能打勝仗,都是將士們拚死作戰的功勞,臣的兒子們還小,沒立過功,不能封爵。請陛下把封賞都給將士們吧!”漢武帝見衛青如此體恤下屬,更加器重他。

要說衛青一生中最輝煌的戰役,那還得是元狩四年,也就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。這一年,匈奴單於率領主力,躲在漠北,想引誘漢軍深入,然後一舉殲滅。漢武帝知道後,決定給匈奴人致命一擊,他派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,兵分兩路,深入漠北,尋找匈奴主力。

衛青率領的西路軍,從定襄出發後,向北走了一千多裡,終於在闐顏山下遇到了匈奴單於的主力。匈奴單於早就做好了準備,把十萬騎兵擺成陣勢,等著漢軍來攻。衛青見匈奴人多,並沒有貿然進攻,而是下令:“把武剛車首尾相連,結成營寨!”武剛車是漢朝的一種重型戰車,車身堅固,上麵還能架弓箭,用來防守再好不過。

匈奴單於見漢軍築起營寨,就下令騎兵衝鋒,想衝破漢軍的防線。可漢軍的武剛車陣就像一道鐵牆,匈奴騎兵衝了好幾次,都被漢軍的弓箭射了回來,死傷慘重。就這樣,雙方僵持到了黃昏,突然刮起了大風,飛沙走石,天昏地暗,連人都看不清。衛青一看,這是個好機會,當即下令:“全軍出擊!左翼部隊繞到匈奴軍的東邊,右翼部隊繞到西邊,中路部隊正麵衝擊!”

漢軍將士們借著風沙的掩護,向匈奴軍發起了猛攻。匈奴軍本來就因為風沙亂了陣腳,再加上漢軍兩麵夾擊,頓時潰不成軍。匈奴單於見大勢已去,趕緊帶著幾百個親信,騎著快馬,從漢軍的包圍圈中逃了出去。衛青得知單於逃跑後,立即派輕騎兵追擊,一直追了兩百多裡,可還是沒追上。不過,漢軍一共斬殺了一萬九千多個匈奴兵,還占領了匈奴的趙信城——這是匈奴人囤積糧草的地方。衛青下令,把趙信城裡的糧草全部燒毀,然後才率軍回撤。

與此同時,霍去病率領的東路軍也取得了大勝,斬殺了七萬多匈奴兵,還封狼居胥山,祭天告捷。漠北之戰,漢軍一共斬殺了近十萬匈奴兵,匈奴的主力幾乎被全殲,從此再也沒有能力南下騷擾漢朝,隻能躲在漠北,過著“逐水草而居”的日子,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“漠南無王庭”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漠北之戰後,漢武帝論功行賞,封衛青為大司馬,霍去病也為大司馬,兩人的俸祿一樣。衛青雖然位極人臣,可他一點也不張揚,待人謙和,體恤士卒。每次打仗回來,他總是先把功勞分給將士們,自己從不居功自傲。有一次,一個叫蘇建的將領,因為兵敗,按律當斬,手下的人都勸衛青:“將軍,您應該殺了蘇建,立立威!”可衛青卻說:“我是皇上的臣子,治軍應該依法辦事,不能擅自殺人。還是把蘇建送回長安,讓皇上裁決吧!”最後,漢武帝赦免了蘇建,把他貶為庶民。

衛青不僅對將士好,對百姓也很仁慈。有一次,他率軍經過一個村莊,村裡的百姓因為害怕戰亂,都躲了起來。衛青就下令:“不許驚擾百姓,不許搶奪百姓的東西!”士兵們都嚴格遵守。百姓們見衛青的軍隊如此紀律嚴明,都很感動,紛紛拿出糧食和酒,犒勞漢軍。

公元前106年,衛青病逝,享年五十多歲。漢武帝得知消息後,非常悲痛,下令把衛青葬在皇陵,還把衛青的墓修成了廬山的形狀,以紀念他平定匈奴的功績。

衛青的一生,堪稱傳奇。他從一個地位低下的騎奴,憑借自己的本事,一步步成為大司馬、長平侯,七征匈奴,無一敗績,為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。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,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——他謙遜、仁愛、體恤下屬,從不居功自傲,這樣的人,怎麼能不讓人敬佩?

正如後世有詩人讚曰:

漢祚憑誰靖虜塵?平陽家隸迥超倫。

奇兵夜破龍城月,鐵騎秋澄瀚海雲。

七捷功高輕畫閣,千旌氣肅感鴻文。

淩煙自古丹青在,猶記荒原捫虱人。
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重回1978,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:上任京州尹,皇帝求我貪贓枉法? 穿到大秦當神醫,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:開局斬了封神榜 青藍染:八零小日 球神從被動技能開始 假嫡女重生想搶婚?再嫁你也得下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