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書生都督陸遜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39章 書生都督陸遜

第39章 書生都督陸遜(1 / 2)

漢祚傾頹亂世間,江東虎踞有英賢。

夷陵火燎聯營滅,石亭兵摧魏旅還。

忠懇憂國身先殞,清名垂史譽長傳。

今說吳臣陸伯言,一段傳奇醒客眠。

列位,這一章咱們講的是東吳“社稷之臣”陸遜陸伯言。其名雖不及劉關張、諸葛亮那般廣為人知,然觀其一生功業:憑夷陵一把火改寫三國鼎立之格局,以畢生智謀支撐江東半壁江山數十年無虞,實為漢末亂世中不可多得的英賢。

話說東漢靈帝末年,朝政腐敗,宦官外戚交替專權,民不聊生。中平元年公元184年),黃巾起義爆發,數十萬流民揭竿而起,席卷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荊、揚、兗、豫八州,雖終被鎮壓,卻徹底動搖了漢家天下的根基。此後,地方豪強擁兵自重,諸侯割據之勢漸成:董卓入京廢立,引得關東諸侯聯兵討伐;袁紹據河北四州,欲圖天下;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逐步統一中原;劉備顛沛半生,終得益州、漢中立足;而江東之地,則經孫堅、孫策父子兩代經營,至孫權時漸成氣候。

孫堅早年隨朱儁鎮壓黃巾,後討董卓時於陽人之戰大破卓軍,卻在攻劉表時被黃祖部將射殺;其子孫策,年方十七便繼父業,率舊部渡江南下,以“小霸王”之勇,短短數年平定丹陽、吳郡、會稽、豫章、廬陵五郡,為東吳基業奠定根基。然孫策平定江東之初,對當地士族多有壓製——吳郡陸氏、顧氏、朱氏、張氏等望族,或因反抗孫氏而遭打壓,或因忌憚而保持距離。陸遜出身的吳郡陸氏,便是其中之一:陸遜的堂祖父陸康,曾任廬江太守,孫策攻廬江時,陸康堅守兩年,城破後病逝,陸家子弟亦有多人遇害,這是陸氏與孫氏的舊怨。

建安五年公元200年),孫策遇刺身亡,其弟孫權嗣位,時年十九。孫權深知,欲守株江東,需要士族的支持——若僅靠武力壓製,終難長久。於是他一改孫策時的強硬政策,廣開賢路,征召江東士族子弟入仕,吳郡顧雍、張昭雖為北方士族,卻久居江東)、陸績陸遜族叔)等先後被啟用。此時的陸遜,年方十八,雖身負家仇,卻能審時度勢:天下大亂,江東若想在諸侯夾縫中生存,需孫氏政權與本土士族攜手;若執著於舊怨,不僅於家無益,更會讓江東陷入內耗。遂在孫權征召之時,毅然投效,成為孫權麾下的一名幕僚。

初入孫權幕府,陸遜並未立即獲得重用。當時孫權身邊已有張昭、周瑜、魯肅等重臣,陸遜作為年輕士族子弟,僅負責處理文書、參謀雜事,雖兢兢業業,卻難有嶄露頭角之機。然陸遜深知,亂世之中,唯有立下軍功,方能真正立足。他密切關注東吳的邊境局勢,很快便發現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——山越之亂。

山越,乃秦漢時期百越族群的後裔,散居於江東的深山險穀之中,以農耕、漁獵為生,民風剽悍,善用弓弩。自孫策平定江東以來,山越便時常出山劫掠郡縣,搶奪糧草、人口,甚至與地方豪強勾結,反抗東吳統治。東吳曾多次派兵征討,卻多是“剿而不滅”——官軍一到,山越便遁入深山,官軍撤退後,又再度出山作亂。

建安八年公元203年),陸遜向孫權上書,提出“剿撫並用”的平越之策:“山越之叛,非因頑抗,實因生計無著。若僅以兵戈相加,雖能暫平,終會複叛。當遣兵征討其首惡,安撫其部眾,遷之於平原沃野,分配土地,令其耕作;同時遴選精壯編入軍隊,既解其生存之困,又增我軍之銳,此乃長久之計。”孫權閱後,深以為然——此前東吳兵力多依賴北方流民與士族私兵,若能從山越中募兵,便可極大增強軍力。遂任命陸遜為海昌屯田都尉,並兼領縣事,令其前往海昌今浙江海寧)平越。

海昌地處吳郡東部,毗鄰山越聚居區,常年受山越侵擾,民生凋敝。陸遜到任後,第一步便是安撫百姓:開倉放糧,賑濟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災民;組織農民修複水利,開墾荒地,恢複農業生產。待地方稍穩,他便著手處理山越事務。當時海昌附近的山越首領潘臨,擁眾數千,盤踞於硤石山中,時常劫掠海昌、嘉興一帶。陸遜先遣使者前往硤石山招撫,許以“免罪、分田、免賦稅三年”的條件,潘臨卻輕視陸遜年輕,認為其“文弱書生,不足為懼”,不僅拒絕招撫,反而率軍劫掠海昌城郊,殺害官吏數人。

招撫無果,陸遜遂決定武力征討。他深知山越雖勇猛,卻缺乏紀律,且不擅陣地戰。遂精選三百名精銳士卒,皆配短刀、弓弩,又招募當地熟悉山路的獵戶為向導,於深夜出發,潛行至硤石山山寨之下。此時正值深秋,山中草木乾燥,陸遜令士兵攜帶硫磺、火硝製成的火折子,待至三更,先遣十餘名士兵攀上山寨西側的懸崖,點燃預先準備好的柴草堆;同時,山下士兵擂鼓呐喊,偽作大軍壓境之勢。

山寨中的山越人從睡夢中驚醒,見西側火光衝天,又聞山下鼓聲震耳,誤以為東吳大軍已將山寨包圍,頓時大亂。潘臨雖欲組織抵抗,卻因部眾潰散而無能為力。陸遜趁機率軍從正門攻入山寨,斬殺叛亂首領數人,潘臨見大勢已去,隻得率殘餘部眾投降。此役之後,陸遜並未將山越部眾視為俘虜,而是依此前承諾,將其五千餘口遷至海昌平原,按戶分配土地,並派遣農官教授耕作技術;同時從部眾中遴選一千五百名精壯,編為“山越兵”,加以訓練,成為自己麾下的核心戰力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此後數年,陸遜又相繼平定了會稽、丹陽、新都三郡的山越之亂,采用“先剿首惡,後撫部眾”的策略,共收服山越部眾十餘萬口,其中編練為士兵的達兩萬餘人。這不僅徹底解決了東吳的邊境之患,更為東吳增添了大量勞動力與兵力——當時東吳總兵力不過十萬,陸遜平定山越所得的兩萬士兵,幾乎占了東吳軍力的五分之一。孫權見陸遜既有謀略,又能辦實事,對其愈發器重,先拜為定威校尉,令其鎮守利浦今安徽和縣);後又將自己的侄女孫策之女)許配給陸遜。

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),荊州局勢驟然緊張,荊州,地處長江中遊,北接中原,西連益州,東望江東,戰略地位極為重要。赤壁之戰後,荊州被曹、劉、孫三家瓜分:曹操占據南陽、襄陽,劉備占據南郡、零陵、武陵,孫權占據江夏、桂陽。後劉備以“暫借”為名,從孫權手中取得南郡,約定待奪取益州後歸還,然劉備得益州後卻拒不歸還,吳蜀兩國為此多次交涉,矛盾漸深。

當時鎮守荊州的蜀漢大將關羽,為人驕傲自負,雖勇猛善戰,卻不善處理外交關係。建安二十四年,關羽率荊州主力北伐曹魏,於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,生擒於禁、斬殺龐德,威震華夏,曹操甚至一度欲遷都避其鋒芒。然關羽在北伐期間,多次強行征用東吳囤積在湘關的糧草,且辱罵孫權派來的求婚使者孫權欲為其子娶關羽之女),令吳蜀關係徹底破裂。

東吳大都督呂蒙,久有奪回荊州之誌,卻因關羽防守嚴密,一直未能找到機會。呂蒙深知,關羽勇猛,若強行進攻,必傷亡慘重;且關羽對東吳素有戒備,一旦察覺東吳有異動,定會回師防守。遂向孫權提出“詐病卸任,麻痹關羽”之計:“關羽素輕我東吳將領,若我稱病卸任,薦一無名之將代之,關羽必放鬆戒備,調荊州兵力北上,屆時我軍便可趁機襲取荊州。”孫權問:“何人可代你?”呂蒙答道:“陸遜深思遠慮,有勇有謀,且名聲未顯,關羽必不防備,此人最為合適。”

孫權采納呂蒙之計,遂拜陸遜為偏將軍、右部督,接替呂蒙鎮守陸口今湖北嘉魚)——陸口乃東吳在荊州的前線重鎮,與關羽鎮守的江陵隔江相望。陸遜到任後,首要之事便是麻痹關羽。他先遣使者前往江陵,向關羽獻上一封親筆信,信中言辭極為謙恭,毫無敵意:

“前承將軍北伐,水淹七軍,生擒於禁,威震天下,此等功業,即使是古時的孫武、吳起亦不能及。遜雖不才,新任此職,深知將軍威名,日夜不敢懈怠,唯願能向將軍請教用兵之法。今曹魏雖屢遭挫敗,卻仍有實力,將軍不可輕敵,還望多加防備。遜與東吳上下,皆願與將軍同心協力,共抗曹魏,以安荊州。”

關羽閱信後,心中大喜——他本就輕視東吳,見陸遜言辭恭敬,甚至有“請教”之意,更認為東吳無人可用,隻能派此“書生”鎮守陸口,遂徹底放下戒備。此時關羽北伐雖勝,卻因兵力不足,久攻襄陽不下,遂下令調遣鎮守江陵、公安的兵力北上,僅留糜芳、傅士仁駐守二城。

陸遜得知關羽調兵後,立即遣使向呂蒙彙報:“關羽已撤荊州之兵,可趁機襲取。”呂蒙遂率大軍從建業出發,為掩人耳目,令士兵皆穿商人服飾,乘船沿長江而上,沿途將關羽設置的江邊哨所儘數收服,不使其泄露消息。待大軍抵達江陵城下,糜芳、傅士仁因此前與關羽有隙關羽曾因糧草供應遲緩責罵二人),又見東吳大軍壓境,遂開城投降。

關羽在襄樊前線得知荊州失守,大驚失色,急忙率軍回師。然此時荊州已失,軍心渙散,加之呂蒙入城後善待關羽部下的家屬,嚴禁士兵劫掠,關羽部下得知家人平安,皆無戰心,紛紛潰散。關羽被迫率殘部逃往麥城今湖北當陽),後突圍時被東吳將領潘璋擒獲,最終被殺。

此役,陸遜雖未親率大軍攻城,卻以一封書信成功麻痹關羽,為呂蒙偷襲創造了關鍵條件。戰後,孫權論功行賞,封陸遜為婁侯,食邑萬戶,並令其鎮守荊州——此時的陸遜,已從一名士族將領,成長為東吳獨當一麵的封疆大吏。

章武元年公元221年),劉備為報關羽之仇、奪回荊州,親率大軍伐吳,夷陵之戰爆發,陸遜迎來了人生的巔峰之戰。

劉備稱帝後,不顧諸葛亮、趙雲等大臣的勸阻,以“為關羽報仇”為名,調集蜀漢精銳大軍五萬餘人史載“數十萬”為誇張之辭,實際兵力約五萬),任命馮習為大都督,張南為前部先鋒,黃權為鎮北將軍,率大軍沿長江東下,直指東吳。蜀軍一路勢如破竹,先後攻占巫縣、秭歸,抵達夷陵今湖北宜昌),並在猇亭今湖北宜都)設立大本營,與東吳軍隊對峙。

消息傳到建業,孫權極為震動。此時東吳的名將周瑜、魯肅、呂蒙已先後離世,朝中能獨當一麵的將領寥寥無幾。孫權先遣使者前往蜀漢求和,願歸還荊州、送還關羽首級、賠償糧草,然劉備報仇心切,拒不接受。求和無果,孫權隻得任命主帥,組織抵抗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當時朝中大臣多推薦老將韓當、周泰或宗室將領孫桓為主帥。韓當、周泰跟隨孫堅、孫策征戰多年,勇猛善戰,然二人雖為勇將,卻缺乏指揮大軍團作戰的謀略;孫桓雖為宗室,卻年輕氣盛,威望不足。此時,謀士闞澤力排眾議,向孫權舉薦陸遜:“陸遜雖年輕,卻有平山越、奪荊州之功,其謀略遠超常人。今劉備舉全國之力來犯,若不用陸遜,江東危矣!臣願以全家性命為陸遜擔保,若其不能破敵,臣甘受株連。”

韓當、周泰等老將聞言,紛紛反對:“陸遜乃書生出身,雖有小功,卻從未指揮過五萬以上的大軍。劉備乃沙場老將,征戰數十年,陸遜絕非其對手!若任其為主帥,必致兵敗國亡。”孫權亦有疑慮——陸遜年方三十九,若任命其為帥,恐難服眾。然闞澤再三力薦,且孫權憶及呂蒙生前對陸遜的評價,遂下定決心,拜陸遜為大都督,假節鉞,總領東吳全軍五萬餘人,抵禦蜀軍,並下令:“諸將皆需聽陸遜調遣,若有違令者,先斬後奏!”


最新小说: 空間係統穿七零,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?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 重生後撲到權臣懷裡哭,他紅溫了 朕,廢物皇帝,開局直升陸地神仙! 盜墓:滿級黎簇重回新手村 灼灼沉溺 於他懷中輕顫 不中了!八零禁欲新廠長是我前夫 一拳轟穿避難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