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亂世能臣陶侃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中國野史大甩賣 > 第42章 亂世能臣陶侃

第42章 亂世能臣陶侃(2 / 2)

陳恢得知糧草營被燒,軍心徹底渙散,陶侃趁機率領城中軍隊出城反擊,與夜襲部隊前後夾擊,叛軍潰不成軍,陳恢僅率數名親信逃走。廬江保衛戰的勝利,再次彰顯了陶侃的軍事才能,但此時劉弘病逝,陶侃失去了最堅實的靠山。朝廷中,嫉賢妒能之人趁機發難,散布“陶侃與陳敏私通”的流言,陶侃雖心中坦蕩,卻也深知朝堂險惡,隻能默默堅守崗位,以實際政績駁斥流言。

永嘉五年公元311年),永嘉之亂爆發,匈奴貴族劉曜率軍攻破洛陽,晉懷帝被俘,西晉名存實亡。次年,琅琊王司馬睿在江東稱帝,建立東晉,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),是為晉元帝。因陶侃在江東多次平叛有功,聲望日隆,東晉朝廷任命他為龍驤將軍、武昌太守,後又升任荊州刺史。

荊州地處長江中遊,是東晉的軍事重鎮,戰略地位至關重要。時任大將軍的王敦素有野心,意圖掌控朝廷,見陶侃在荊州深得民心,擔心他成為自己奪權的阻礙,便以“廣州需重臣鎮守”為由,上疏朝廷,將陶侃調任廣州刺史。

廣州在東晉初年屬偏遠之地,遠離中原戰亂與朝堂中樞——王敦此舉,實則是將陶侃排擠出權力核心。陶侃深知王敦的意圖,卻並未上疏抗爭,而是坦然領命,攜帶家眷前往廣州就任。

抵達廣州後,陶侃發現此地政局穩定,民生安樂,每日除處理日常政務外,並無緊急事務需處理。換作他人,或許會耽於安逸,消磨誌氣,但陶侃始終牢記“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”的道理,擔心久處安逸環境,會導致自己能力衰退,他日若戰亂再起,難以承擔重任。

為砥礪心誌,陶侃為自己定下一條規矩:每日清晨,必定將一百塊甓磚甓)從室內搬運至室外;日暮時分,再將這一百塊甓磚從室外搬回室內。無論風雨寒暑,從未間斷。部下見他每日如此辛勞,皆不解其意,問道:“將軍身居廣州,政務清閒,為何要這般自苦?”

陶侃放下手中的甓磚,對部下解釋道:“諸位以為廣州安定,便可高枕無憂嗎?北方胡族尚未平定,中原百姓仍深陷苦難,我等身為東晉臣子,當以收複失地、匡扶社稷為己任。若此刻耽於安逸,懈怠心誌,他日何以領兵北伐,解救中原百姓?今日搬甓,並非為了吃苦,而是為了磨礪意誌——身體不鬆懈,誌向便不會墮落;誌向不墮落,方能成就大事。”

這便是“陶侃運甓”的典故。在廣州任職的數年裡,陶侃除每日堅持運甓礪誌外,亦未荒廢政務:他整頓廣州吏治,嚴懲貪腐官員;鼓勵百姓開墾荒地,發展農桑與商業;加強沿海地區的防禦,抵禦海盜侵擾。在他的治理下,廣州的經濟日益繁榮,百姓安居樂業,成為東晉南部的穩定屏障。

永昌元年公元322年),王敦終於撕下偽裝,以“清君側”為名,從武昌起兵反叛,率軍直逼建康。晉元帝無力抵抗,王敦順利攻入建康,誅殺元帝身邊的親信大臣,自任丞相,掌控朝政。晉元帝憂憤交加,次年便病逝,太子司馬紹繼位,是為晉明帝。

晉明帝素有英氣,不願受製於王敦,暗中聯絡忠於朝廷的大臣,圖謀鏟除王敦。太寧二年公元324年),王敦得知晉明帝的計劃後,再次起兵反叛。此時王敦已年老體衰,無法親自領兵,便命其兄王含及部將錢鳳、沈充統領叛軍,攻打建康。

叛軍勢如破竹,建康危在旦夕。晉明帝召集群臣商議對策,眾臣一致認為:“如今能平定王敦叛亂者,唯有廣州刺史陶侃。陶將軍兼具將才與民心,威望卓著,若召他領兵北上,必能扭轉戰局!”晉明帝采納眾臣建議,即刻下詔,任命陶侃為征西大將軍、都督荊、湘、雍、梁四州諸軍事,令他率軍北上討逆。

陶侃接到詔書後,即刻點兵啟程。部下中有人勸他:“王敦勢力強盛,建康局勢不明,將軍若貿然北上,恐有不測。不如先觀望局勢,待形勢明朗後再作決斷。”陶侃正色答道:“王敦反叛,意圖傾覆社稷,若天下人皆抱觀望之心,政權何以存續?我身為晉臣,當以國事為重,豈能因一己安危而置社稷於不顧!”

率軍北上途中,各地官員與百姓聽聞陶侃領兵討逆,紛紛響應:或派兵助戰,或捐獻糧草,陶侃的軍隊規模迅速從數千人擴充至數萬人。抵達荊州後,陶侃與大將軍溫嶠彙合,二人共同商議破敵之策。溫嶠分析道:“王含、錢鳳雖擁重兵,卻缺乏謀略,且王敦病重的消息已傳開,叛軍軍心不穩。若先擊敗錢鳳,王含的軍隊便會不戰自潰。”

陶侃深以為然,隨即分兵兩路:一路由溫嶠統領,駐守建康城外,阻擊王含的軍隊;另一路由自己親自統領,直搗錢鳳的軍營。陶侃率軍抵達錢鳳營外後,並未急於進攻,而是先派人偵查叛軍動向,得知錢鳳每日縱容部將飲酒作樂,軍紀極為渙散。

當晚,陶侃率領精銳部隊發動突襲,叛軍毫無防備,營中大亂。錢鳳見局勢失控,隻得率領殘部逃走,後被部下斬殺,首級被送至陶侃軍營。錢鳳被殺後,王含的軍隊軍心徹底崩潰,溫嶠趁機率軍出擊,王含的軍隊大敗,王含本人亦被斬殺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遠在武昌的王敦聽聞叛軍大敗的消息,又氣又急,病情急劇惡化,不久便病逝。其部將沈充試圖繼續反叛,也被部下斬殺。至此,第二次王敦之亂徹底平定。晉明帝封陶侃為長沙郡公,任命他督荊、江二州諸軍事,兼任荊州刺史。此時的陶侃,已成為東晉最具威望的大臣,掌控長江中遊的兵權,成為支撐東晉政權的“定海神針”。

王敦之亂剛平,東晉又麵臨新的危機。鹹和二年公元327年),曆陽內史蘇峻因不滿朝廷對其兵權的限製,起兵反叛。蘇峻驍勇善戰,部下多為精銳,率軍一路勢如破竹,很快便攻至建康城外。次年,蘇峻攻破建康,挾持年僅七歲的晉成帝晉明帝之子)前往石頭城,誅殺朝廷大臣,縱兵劫掠,建康淪為人間地獄。

大臣溫嶠、庾亮等人逃至尋陽,商議討平蘇峻之事。溫嶠提出:“如今要平定蘇峻叛亂,需推舉一位盟主統攝諸軍。陶侃將軍忠勇兼備,威望素著,唯有他能擔當此任!”庾亮此前曾與陶侃有嫌隙,擔心陶侃不願相助,但此時已無他法,隻能隨溫嶠一同前往荊州,懇請陶侃出山。

陶侃聽聞蘇峻反叛、挾持幼帝的消息後,早已怒不可遏,正欲起兵,見溫嶠、庾亮親來相請,便慨然應允。鹹和三年公元328年),陶侃被眾臣推舉為盟主,統領各路討逆大軍,從荊州出發,討伐蘇峻。

行軍途中,噩耗傳來:陶侃之子陶瞻在之前的戰鬥中被蘇峻軍隊斬殺。部下皆勸陶侃:“將軍喪子之痛深切,不如先返回荊州治喪,待日後再討蘇峻不遲。”陶侃擦乾眼淚,對部下說道:“我子為國家捐軀,死得其所!如今幼帝被挾持,朝廷危殆,百姓受難,我豈能因私仇而廢國事?蘇峻不僅殺我之子,更殘害天下百姓,我必誅之,既為子報仇,也為社稷安寧!”

說完,陶侃傳令大軍加速前進,很快便與溫嶠、庾亮的軍隊彙合。蘇峻聽聞陶侃前來,心中雖有忌憚,卻仍率軍前來挑戰。陶侃親自前往陣前,指著蘇峻斥責道:“蘇峻!你受朝廷恩寵,卻起兵反叛,挾持幼帝,屠戮百姓,此乃天地所不容之舉!今日我奉詔討逆,必斬你以謝天下!”

蘇峻大怒,率軍衝鋒,陶侃令大軍堅守陣地,不許出戰。蘇峻連續攻打數日,未能突破陶侃的防線,叛軍死傷慘重,軍心漸亂。陶侃察覺叛軍銳氣已挫,又通過偵查得知蘇峻軍隊糧草不足,便對眾將說道:“蘇峻軍隊雖勇猛,卻缺乏糧草支撐,我等隻需堅守營寨,待其糧草耗儘,再發動進攻,必能破敵。”

眾將聽從陶侃的部署,堅守營寨,任憑蘇峻如何挑戰,始終不出戰。數日後,蘇峻軍隊糧草耗儘,士兵饑疲交加,開始出現逃兵。陶侃見時機成熟,下令全軍出擊。他親自率軍衝鋒,士兵們見主將身先士卒,士氣大振,奮勇殺敵。蘇峻軍隊無力抵抗,全線潰敗,蘇峻本人在逃跑途中被陶侃的部將斬殺。

蘇峻死後,叛軍群龍無首,很快便投降。陶侃率軍收複建康,將晉成帝從石頭城迎回皇宮。晉成帝雖年幼,卻也知曉陶侃的救駕之功,拉著陶侃的手說道:“若無陶將軍,朕恐難再見宗廟!將軍乃社稷之臣也!”

平定蘇峻之亂後,陶侃的威望達到頂峰,朝廷任命他為太尉、都督天下軍事,留鎮建康。但陶侃深知“功高震主”的道理,也不願卷入建康的權力紛爭,便上疏朝廷,請求返回荊州鎮守。晉明帝感念他的忠誠,應允了他的請求。

返回荊州後,陶侃並未因功自傲,反而更加勤勉地處理政務。他深知,荊州是東晉的“西大門”,其穩定與否直接關係到東晉的安危,因此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荊州的治理中,在陶侃的治理下,荊州的經濟迅速恢複,百姓安居樂業,從戰亂中走出的荊州,逐漸成為東晉最穩定、最富庶的地區之一。百姓感念他的恩德,皆在家中供奉他的畫像,祈願他安康長壽。

陶侃晚年雖身居高位、手握重兵,卻始終保持謙遜之心,多次上疏朝廷請求退休。鹹和九年公元334年),陶侃已七十六歲,身體日漸衰弱,遂再次上疏請辭,疏中寫道:“臣年逾七旬,精力衰耗,目視昏花,耳聽不聰,恐難再承擔軍國重任。如今荊州安定,江東無事,臣願乞骸骨,返回尋陽養老,讓賢能之士接替職位,以保社稷長久。”

晉成帝深知陶侃的功績與忠誠,多次下詔挽留:“將軍乃國之柱石,若將軍退休,江東安危誰可托付?朕願將軍留鎮荊州,朕必倚將軍為長城!”但陶侃去意已決,再次上疏:“臣若貪戀權位、久占其職,必誤國事,此非臣所願。願陛下許臣退休,使臣能歸老桑梓,儘天年之樂。”

晉成帝見陶侃態度堅決,無奈應允,任命陶侃之子陶夏為荊州刺史,接替他的職位。陶侃接到詔書後,即刻整理行裝,啟程返回尋陽。然而,當他行至樊溪今湖北武昌一帶)時,病情突然加重,不久便病逝,享年七十六歲。

陶侃去世的消息傳到建康,晉成帝失聲痛哭,下詔追贈陶侃為大司馬,諡號“桓”,並親自為他舉行國葬。荊州百姓聽聞陶侃去世的消息,皆罷市哀悼,哭聲震地,從樊溪到尋陽的沿途百姓,皆自發為他送行。

《晉書》評價陶侃:“侃在軍四十一年,雄毅有權,明悟善決斷。自南陵迄於白帝,數千裡中,路不拾遺。”這短短數語,精準概括了他的一生——從軍四十一年,平叛討逆、安邦定國;治理地方,勤政愛民,使千裡之地達到“路不拾遺”的安定局麵。他出身寒微,卻憑自身的勤慎與忠誠,走出了一條不朽之路;身處亂世,卻始終堅守本心,為東晉的穩定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。
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超神:工業克蘇魯不相信外星人 生命體的世界 靖難攻略 主播單手壓ak,震驚了全網 撕夜 被趙王趕走,始皇拜我為丞相 咬夏棠 農民小神醫 鎧甲:朝九晚五?可我是幽冥魔啊 讓你裝傻,你把皇帝逼退位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