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待月西廂下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8章 待月西廂下(2 / 2)

他不敢立刻給鶯鶯寫信,怕她失望。直到過了半個月,他才鼓起勇氣,給鶯鶯寫了一封信,告訴她自己落榜的消息,說自己打算留在長安繼續複習,等下一次科舉再考。信寄出後,他心中忐忑,怕鶯鶯會因此離開他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沒過多久,鶯鶯的回信便到了。信中沒有責備,隻有安慰:“公子不必灰心,一次落榜不算什麼,隻要公子肯努力,日後必定能金榜題名。我會一直在蒲州等你,無論你考多少次,我都等你。”

讀著鶯鶯的信,元稹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。他知道,鶯鶯是真心對他,這份情意,比什麼都珍貴。他暗下決心,一定要好好複習,下次科舉一定要考上,絕不讓鶯鶯再等下去。

此後,元稹在長安更加刻苦地讀書,有時甚至通宵達旦。他也會定期給鶯鶯寫信,分享自己的學習進展,而鶯鶯的回信,也總是充滿鼓勵。兩人的書信往來,成了元稹在長安最溫暖的慰藉,也成了鶯鶯在蒲州最殷切的期盼。

貞元十九年803年),元稹再次參加科舉考試,這一次,他終於不負眾望,以明經科及第,元稹欣喜若狂,第一時間便給鶯鶯寫了信,告訴她這個好消息,說自己很快就能調回蒲州,或者接她來長安。

鶯鶯收到信後,也是喜極而泣。她盼了這麼久,終於盼到了元稹及第的消息,她以為,自己終於可以等到那個承諾中的未來了。

然而,元稹的仕途,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順利,唐代的官場,注重門閥家世,若沒有權貴的扶持,想要升遷,難如登天。

就在這時,一個機會擺在了他的麵前——吏部尚書韋夏卿看中了他的才華,想要將自己的女兒韋叢嫁給她。韋夏卿是朝中重臣,家世顯赫,若能娶韋叢為妻,元稹不僅能得到韋家的扶持,仕途也能平步青雲。這個誘惑,對於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元稹來說,實在太大了。

一邊是與自己私定終身、等待了數年的崔鶯鶯,一邊是能讓自己仕途騰飛的韋家小姐,元稹陷入了痛苦的抉擇。他想起了蒲州普救寺的那段時光,想起了鶯鶯的溫柔與深情,想起了自己當初的承諾,可他又想起了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讀,想起了在長安的艱難處境,想起了自己的仕途理想——他實在無法放棄這個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。

經過幾夜的輾轉反側,元稹最終還是選擇了仕途。他知道,這個選擇會傷害鶯鶯,會讓他背上“薄情郎”的罵名,可他還是下定了決心——在他看來,愛情固然珍貴,但在現實的仕途麵前,隻能退居其次。

他沒有立刻告訴鶯鶯這個決定,而是先接受了韋夏卿的提親,與韋叢定了婚。婚禮定在貞元二十年804年)春,婚期將近時,元稹才給鶯鶯寫了一封信,這封信裡,沒有了往日的溫情,隻有冰冷的決絕。他說自己與鶯鶯的感情,不過是少年時的“風流韻事”,如今自己已入仕途,當以國事為重,不能再沉溺於兒女情長;他還說,鶯鶯是“佳人”,自有更好的歸宿,希望她能忘記過去,另尋良緣。

鶯鶯收到這封信時,正在蒲州的庭院裡修剪菊花——那是元稹當年最喜歡的花。她展開信,讀著裡麵的文字,隻覺得渾身冰冷,仿佛墜入了冰窖。她不敢相信,那個曾經對自己許下“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”的人,那個讓自己等待了數年的人,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。

不久後,元稹與韋叢在長安舉行了婚禮,婚禮辦得十分隆重,朝中許多權貴都來道賀,元稹穿著喜慶的禮服,接受著眾人的祝福,臉上滿是笑容——隻是沒人知道,在他內心深處,是否有對鶯鶯的愧疚。

而在蒲州的普救寺,鶯鶯在母親的安排下,嫁給了一位姓鄭的官員。婚禮很簡單,沒有喜慶的鼓樂,沒有熱鬨的賓客,隻有鶯鶯一身紅色的嫁衣,卻掩不住眼底的悲傷。她嫁給鄭郎後,恪守婦道,孝順公婆,相夫教子,成了眾人眼中的賢妻良母,隻是再也沒有人見過她笑——那個在普救寺的月光下,曾笑得如菊花般燦爛的少女,永遠地消失了。

元稹與韋叢婚後,果然得到了韋家的扶持,仕途一路順遂。貞元二十一年805年),唐順宗即位,元稹因與王叔文、柳宗元等人交好,被提拔為左拾遺;元和元年806年),唐憲宗即位,元稹又調任監察禦史,出使劍南東川,查處了一批貪官汙吏,名聲大噪。

元和四年809年),韋叢病逝,年僅二十七歲。韋叢的去世,給了元稹沉重的打擊。他與韋叢婚後五年,感情深厚,韋叢不僅在仕途上支持他,更在生活上悉心照料他,是他的賢內助。韋叢去世後,元稹寫下了許多悼亡詩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《離思五首》,詩中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”一句,道儘了他對韋叢的深情,也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。

隻是,在對韋叢的思念之外,元稹心中那個塵封已久的名字——崔鶯鶯,又漸漸清晰起來。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仕途的起伏,他見慣了官場的爾虞我詐,也經曆了生活的悲歡離合,越來越覺得,少年時那段純粹的感情,是多麼珍貴。

元和十年815年),元稹因彈劾權貴,被貶為通州司馬。在通州的日子,遠離了長安的繁華與紛爭,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回憶過去。他常常坐在窗前,看著窗外的風景,想起蒲州的普救寺,想起西廂的月光,想起鶯鶯的笑容和眼淚。他開始後悔,後悔當初為了仕途放棄了鶯鶯,後悔自己的“始亂終棄”,讓那個曾經深愛自己的女子,落得如此悲情的結局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於是,在通州的一個雨夜,元稹拿起紙筆,決定將這段塵封的往事寫下來。他給這篇傳奇取名為《鶯鶯傳》,文中的“張生”,便是他自己的化身,而“崔鶯鶯”,便是那個讓他牽掛了半生的女子。他以第一人稱的口吻,詳細敘述了自己與鶯鶯在普救寺相遇、相戀、私定終身,後又因仕途放棄鶯鶯的全過程。

在文中,他沒有為自己辯解,反而坦誠地承認了自己的“始亂終棄”,甚至寫下了“始亂之,終棄之,固其宜矣”這樣的句子,以懺悔的口吻,剖析自己當初的自私與薄情。他也詳細描繪了鶯鶯的美麗、善良與癡情,寫她“顏色豔異,光輝動人”,寫她“垂鬟接黛,雙臉銷紅”,寫她收到絕情信後“怨其薄情,而不敢怒”的悲傷——字裡行間,滿是對鶯鶯的愧疚與思念。

《鶯鶯傳》寫成後,元稹將其交給友人傳閱,很快便在文人之間流傳開來。有人為崔鶯鶯的悲情結局歎息,有人指責元稹的薄情,也有人讚他敢於坦誠自己的過錯。而元稹自己,在寫完這篇傳奇後,心中的愧疚似乎減輕了一些——他知道,自己無法改變過去,隻能通過文字,表達自己遲來的歉意。

後來,元稹的仕途又經曆了多次起伏,他曾官至宰相,卻也多次被貶謫,最終在大和五年831年),病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,享年五十三歲。

元稹與崔鶯鶯的這段情緣,始於普救寺的一場相遇,終於長安的一次取舍,成於暮年的一篇傳奇。它是唐代文人愛情故事的一個縮影,有著才子佳人的浪漫,也有著現實與理想的衝突;有少年的意氣風發,也有中年的追悔莫及;有女子的癡情與悲情,也有男子的薄情與懺悔。
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為了三千塊,大明我瘋狂死諫! 惡雌不願當團寵,四個大佬修羅場 從縣委書記問鼎權力巔峰 [足球]馬爾蒂尼與主席的閨女 魯王宮成了5A景區?你膽夠肥啊 九陰九陽 替小師妹頂罪,叛宗後大師姐賊瘋賊強! 第五年重逢,馳先生再度失控 夫人要離婚,陸總想父憑子貴 開局就分家,我暴富你們哭什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