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的曆史長河中,無論是曆史文獻還是民間傳說,黑白無常是兩個常見的人物形象。
白無常名叫謝必安,他身形高瘦,肩窄腰細,走起步來輕緩飄盈,麵白如紙,眉眼帶笑,嘴角微揚,因他自縊而亡,所以有長舌垂至胸口。他身穿寬袖白長衫,腰係白棉繩,頭上方頂高帽上用寫著“一見生財”,手持白色哭喪棒。
黑無常名叫範無救,身材矮胖,肩寬背厚,四肢粗短,麵黑如炭,眉毛斜挑成倒八字,怒瞪雙眼。他穿的是玄色短衣,腰間係著寬寬的黑皮腰帶,頭頂方頂黑帽上題著“天下太平”,手中握著黑色哭喪棒。
相傳謝必安與範無救本是福州南台橋畔的結義兄弟,謝必安年長為七爺,範無救年幼為八爺,二人情誼異常深厚,是可以同生共死的異性兄弟。一日,二人相約橋下辦事,途中突遇烏雲密布,暴雨將至。謝必安提議返家取傘,叮囑範無救在橋下等候。
不料暴雨傾盆而下,河水迅速暴漲。範無救本可離開避險,卻因堅守與兄長的約定,始終立於橋下不肯離去,最終被洶湧洪水吞沒。謝必安攜傘趕回時,隻見濁浪滔天,兄弟已無蹤影。他悲痛欲絕,自責不已,遂在橋柱自縊殉義。
二人魂魄至陰間後,其行為打動了閻羅王。閻王感念其忠義,特封二人為地府陰差,隸屬城隍麾下,專司緝拿不法遊魂、接引亡魂赴陰間受審。
在道教神譜中,黑白無常隸屬「十大陰帥」,地位僅次於文武判官。至明清時期,他們的形象進一步世俗化:《玉曆寶鈔》將「活無常」「死有分」列為地府鬼卒,負責催促亡魂投胎。
魯迅先生的散文集「朝花夕拾」中有一篇文章叫做「無常」,裡麵有這麼一段戲文:
大王出了牌票,叫我去拿隔壁的癩子。
問了起來呢,原來是我堂房的阿侄。
生的是什麼病?傷寒,還帶痢疾。
看的是什麼郎中?下方橋的陳念義a兒子。
開的是怎樣的藥方?附子、肉桂,外加牛膝。
第一煎吃下去,冷汗發出;
第二煎吃下去,兩腳筆直。
我道nga阿嫂哭得悲傷,暫放他還陽半刻。
大王道我是得錢買放,就將我捆打四十!
戲文中的無常因為憐憫之心,私放阿侄還陽半刻,卻被閻王認為是受賄徇私,打了四十大板,這既諷刺了陽世間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,也隱晦的指出陰間比陽間更公正嚴明。
如果大家有興趣,可以去遊覽一下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長江北岸的豐都鬼城,裡麵有個無常殿,殿內主塑黑白無常、無常婆及保山大王像。白無常謝必安高瘦白麵,口吐長舌,頭戴「一見生財」高帽,手持芭蕉扇與鐵索;黑無常範無咎矮胖黑臉,戴「天下太平」方帽,執鎖鏈與虎牌。無常婆牽兩孩童立其旁。
這裡簡單說一下無常婆,無常婆名叫蔡小梅,石柱縣人,溺水身亡後與謝必安結為冥婚。其塑像牽兩孩童,傳說是她陽間的外甥,體現了鬼也有親情。
豐都鬼城無常殿的楹聯言道:「陽世奸雄,忍心害理皆由己;陰司報應,古往今來放過誰。」這是奉勸大家與人為善,正直做人,否則天道循環,報應不爽。
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:()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