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……”
一時間,房玄齡有點瞠目結舌。
因為這個邏輯,跟他們日常的邏輯是相反的。
但是偏偏,李承乾說的也句句在理。
真的是魚沒有吃到,反而是惹得一身腥。
“若我大唐國內,百姓們給朕上一個尊號,而不是通用的皇帝,那朕欣然接受。
若是他國,還是免了吧!
先不說從利益考量,此乃空手套狼之策。
就說其本質,也是因為敬我大唐,怕我大唐。
若是沒有這兩點,這所謂的尊號,也沒有任何意義,反倒好像一個嘲諷。
朕更希望的是,以後我大唐百姓走出去,無論在哪個大洲,土著們都會叫一聲唐人!
並且在使用這個稱呼的時候,語氣中是羨慕、妒忌。”
真正把華夏民族中的大多數人,定義成漢族人,那是後世的事。
這個之前,漢人也好,唐人也好,都是他國對我國人的稱呼。
隻因為,這兩個朝代太強了,兩個都聲名遠播,自然而然就有了這樣的稱謂。
而後世定義為漢族人,更多的是因為,唐朝有些狗屁倒灶的事,對比出來的結果而已。
“陛下英明!”
“陛下英明!”
“……”
百官心悅誠服,對於這些不要尊號的理由,也漸漸認同了。
的確,上尊號的原因是因為強大。
若是本身不強了,尊號也沒有意義了。
一個空口白牙的尊號,就想要撈好處,而且是天大的好處,哪有這個道理?
這種事情要是在國內,都稱得上是奸臣了。
剛剛想到奸臣,就聽李承乾說:“更何況,類似的尊號,隻會讓皇帝誌得意滿。
無論多麼英明神武,皇帝也是人,長期處在吹捧的環境之中,不知不覺就會變。
皇帝,不能意氣用事,更加不能沉迷於享樂,更彆說隻是一個空口白牙的尊號!
人家想上尊號,我們管不著,嘴長在人家身上,人家也不是我大唐百姓。
但是,接不接,那是我們自己的事。
他們不過是看,吐蕃也落入了我大唐的掌控之中,亞洲已經無敵,怕了而已。
說起來,我大唐到目前為止,已經占據大半亞洲的土地。
可是到現在,也已經到極限了。
若無內部消化吸收,隻是往外擴張的話,遲早會造成管理混亂,資源調配也會出問題。
最近幾年,請諸位愛卿切記,我大唐需要做的就三個重點。
第一個重點,植樹造林,開荒種地,修建水渠、水井、水庫、湖泊、治理長江黃河。
第二個重點,深化百姓吃飽穿暖,從餐餐有粥,變成餐餐有肉。
缺糧不必擔心被餓死,寒冬不必擔心被凍死。
第三個重點,文化教育,文化傳承!
這三個重點之下,人口自然會極速增長。
所以,下一個五年計劃,也就是吃飽穿暖計劃,該真正啟動了。”
“臣等遵旨!”
百官大聲應和,聲音猶如要掀翻含元殿。
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,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計劃,這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。
無人可阻擋,也無人敢阻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