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夜,國相府二堂的書房裡,趙劍、沮授、趙雲、黃敘邊喝茶邊談論著朝廷的事。
“公與,董卓霸占朝綱,毒死少帝,脅迫獻帝,濫殺無辜,其罪滔滔!
洛陽百姓如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。
皇甫嵩據守關中,擁兵自重,竟然無視董卓惡行,我雁門軍不能無視啊!”
沮授點點頭:“主公心係百姓,是百姓之福!然,此時主公還得觀望。
前幾日,皇甫嵩已經被董卓奪了兵權。
我軍雖有十萬兵馬,可雲州需留三萬鎮守,涼州留守也得兩萬,能夠出征不過五萬。
鮮卑魁頭已將東部鮮卑十二部整合了,帳下控弦之士足有十萬,此刻正屯在陰山南麓,盯著中部鮮卑的草原。
再說涼州,董卓的人根都紮在涼州,不論家族大小,隻要行動,都能拉出數百數千人馬。
更要緊的是,董卓年輕時就在羌人中混得熟,那些部落首領見了他都要稱一聲‘董公’。
涼州兵馬一旦出征,董卓隻需遣親信回涼州,那些家族、部落便能攪得涼州天翻地覆。
到時候,留守的兩萬兵馬就力不從心了,主公是接著打洛陽,還是回頭救援呢?”
見趙劍點頭,沮授繼續說:“主公,董卓目前除了他的西涼軍,又收編了丁原的並州軍,整編了何進、何苗的兵馬,還有禁軍。
加上皇甫嵩的,其兵力約有十餘萬。
入冬後,董卓進行了一番部署,派女婿牛輔率萬餘涼州精銳屯駐晉陽,扼守雁門南下的汾水河穀要道。這明顯就是攔截我軍從雁門南下,同時也是防止我軍繞襲河東。
董越領五千並州騎兵屯駐安邑,依托鹽池周邊的城郭構築壁壘,這是與晉陽形成犄角,阻斷我軍從雁門經河東西進關中的路線。
呂布率並州軍主力駐守洛陽城及周邊邙山、伊闕關。這是防止我軍從常山、钜鹿兩地出兵,沿黃河南岸西進。
孟津渡口更有重兵把守,防止我軍渡河逼近。
段煨率五千步騎屯駐滎陽,扼守虎牢關。此處是關東進入洛陽的咽喉,這是防止我軍從钜鹿經陳留西進。
涼州方向,李傕、郭汜率兩萬涼州軍主力屯駐陳倉,這裡是從涼州進入關中的必經之路,地勢險峻,是防止我軍從涼州方向東進,同時監視羌人部落動向,防止羌人配合我軍。
董璜率五千禁軍駐守長安,已經在加固城防,囤積糧草。長安與陳倉形成呼應,若陳倉戰事吃緊,可快速派兵支援。
董卓這一布局,可謂是全局聯動布防,各處之間可通過快馬傳遞軍情,確保一處遇襲、周邊能快速支援。
其又在黃河渡口、關隘要道設置了烽火台,可提前預警我軍動向。
還有一部分兵力駐守洛陽與長安之間的華陰、潼關,這是確保兩地通道暢通,避免被分割包圍。
這樣的布防既能針對性攔截我軍從四個方向的進攻,又能依托關隘、城池形成縱深防禦,鞏固其在洛陽、長安及關中的核心掌控。
我軍此刻若出兵,就像背著柴薪往烈火裡闖,前有董卓的刀鋒,後有鮮卑的馬蹄,中間還藏著涼州那堆一觸即燃的乾柴。”
趙劍點點頭:“公與,我軍接下來要怎麼做?”
沮授一笑:“主公接下來需固根本、間並州、觀關東。
我軍在雲州築塞屯墾,聯合鮮卑中部製衡魁頭,斷董卓北窺之路;在涼州加大整飭吏治,厚待羌胡部落,逐一調查董卓及其手下涼州籍將領的情況,將各家族私兵編入我軍,這個讓馬騰去處理。
呂布斬殺丁原投靠董卓,無非是利益所為。並州軍還有張楊盤踞在上黨,董卓封張楊為建義將軍上黨太守,無非是想拉攏。
張楊這裡屬下有辦法讓他不會投靠董卓。
我已安排人去摸並州軍下級軍官的情況了,並州軍裡的老將老兵,畢竟是跟隨張懿大人多年的,他們未必都心屬呂布。
離間呂布與董卓,是一招製敵之策,但如何離間?我與元浩正在思考。
天下州郡不滿董卓者大有人在,尤以關東。
袁紹、袁術逃離洛陽,董卓下令誅殺袁氏在洛陽的族人,包括袁紹的叔父袁隗、袁基等,手段極其殘忍。
袁家乃四世三公,門人遍布天下。袁紹、袁術豈會不報此仇,隻要二袁有一人振臂,那些掌握兵權的袁氏門人,定會有人響應。
主公隻需觀望關東情況,伺機而動。”
喜歡曹操劉備,那些美人是我的請大家收藏:()曹操劉備,那些美人是我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