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周朝堂之上,氣氛比之前更加凝重和焦灼。兩份來自大楚的緊急軍情,如同兩塊巨石壓得眾人幾乎喘不過氣。
一份詳細描述楚都戰況的軍報擺在禦案上:大楚背水一戰,秦軍首輪強攻受挫,暫時轉為圍困並大肆打造攻城器械,顯然是在醞釀更猛烈的總攻。楚都陷落,似乎隻是時間問題。
另一份,則是揚州使者傳回的,司徒易那近乎最後通牒的回複。
“陛下!”太尉趙禹出列,聲音沉重,“楚都難以援助,已成事實。但司徒易此言,已近乎要挾!但其言並非全無道理。我軍若按兵不動,楚都必破。司徒易南撤,屆時我大楚將獨自麵對一個如日中天的大秦!其兵鋒之盛,恐難以抵擋!”
丞相楊洪眉頭緊鎖,接口道:“司徒易絕非虛言恫嚇。他如今是大楚東部最後的支柱,若他南撤,大秦龍驤營和水師將再無顧忌,迅速平定楚東,然後,兵鋒直指我天狼關!局勢將急轉直下!”
“陛下!不能再猶豫了!必須立刻發兵,不僅要打,還要狠狠地打!唯有讓大秦感受到兩線作戰的壓力,才能為大楚續命,才能逼迫司徒易留下與我軍共抗大秦!”兵部尚書令狐明也急忙上前。
吏部尚書丁聰華立刻反駁:“各位大人!此時出兵,風險何其之大!秦軍士氣正盛,衛青等人皆是名將,我軍勝算幾何?若戰事不利,非但救不了大楚,反而會折損我國實力!”
“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大楚滅亡?坐視大秦坐大嗎?”姬戰激動道,“此時不出兵,更待何時?難道要等大秦消化了大楚,整合了兵馬,再來攻打我大周不成?”
“出兵?說得輕巧!糧草、軍械、民夫,都未籌措!將士們願不願意為了大楚去拚命?這些都還未知!”戶部尚書韓鬆針鋒相對。
朝堂之上,再次吵成一團,但這次,爭論的焦點不再是救不救,而是變成了救的風險和不救的後果哪個更大。
周帝高坐龍椅,麵色陰沉如水。他手指不斷敲擊著扶手,顯示著內心激烈掙紮。
出兵,就要直麵大秦兵鋒,勝負難料,代價巨大。不出兵,就要承擔獨自麵對一個更加強大的大秦,而且還會背上見死不救、致使盟友滅亡的罵名
司徒易這一手,精準地拿捏了大周的七寸,將唇亡齒寒的道理化為了實實在在的、迫在眉睫的威脅。
沉默良久的周帝,終於緩緩開口,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,卻也帶著帝王的決斷:“司徒易,好算計啊,這是在逼朕表態。”
他掃過眾臣,每一個字都仿佛有千鈞之重:“增兵五萬,即日起,對大秦淮州展開試探性攻擊。規模,控製在五萬人之下,以襲擾、牽製為主,探明秦軍虛實與反應,暫不進行大規模決戰。”
他頓了頓,沉吟片刻,“另外,派人再赴揚州,告訴司徒易,我大周已應其所請,出兵策應。讓他務必早日發兵。”
周帝還是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,既回應了司徒易的要求,表明了大周的態度,又沒有完全下場,保留著回旋的餘地。可戰端一開,局勢的發展,往往不再由單一方的意誌所能控製。
大秦,帝都,無極殿。
淮州前線加急軍報被火速送入,擺在了蕭照淵的案頭。當他展開密報,看到“大周五萬先鋒,兵臨淮河三郡”的字樣,深邃的眼眸中驟然閃過一絲寒芒。
“周帝...終究還是坐不住了。”蕭照淵的聲音平靜,卻帶著山雨欲來的壓迫感。
蕭何、郭嘉、賈詡等重臣迅速傳閱,臉色皆是一凝。
“陛下,”郭嘉率先開口,語氣急促,“周軍先鋒五萬,其主力尚未出動,意在試探與牽製,但其威脅不容小覷!尉遲將軍十萬主力正在與司徒易對峙於淮揚交界,難以回援。淮河三郡新附不久,民心未定,守備空虛,僅有五萬雍州軍駐防。大周若執意進攻,三郡恐難久守!一旦三郡有失,尉遲將軍主力後路被斷,糧草不繼,將陷入兩麵夾擊的絕境。”
蕭何接口道:“如今擺在麵前的隻有兩條路。”
“其一,令龍驤營放棄對司徒易的牽製,立即後撤,固守三郡,確保後方無憂。但如此一來,司徒易將獲得喘息之機,甚至可能西進威脅白起側翼,與楚都守軍遙相呼應。”
“其二,立即調兵,火速支援淮河三郡,確保尉遲將軍後路無憂,使其能繼續牽製司徒易,但國內機動兵力有限,且遠水能否救近火,尚未可知。”
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。退,伐楚大局恐生變故;進,則淮州一線有被包餃子的風險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蕭照淵身上。
蕭照淵看著地圖,眼神冰冷而深邃,手指在淮河三郡和楚都之間緩緩移動。片刻沉吟,他便做出了決斷,聲音斬釘截鐵,不容置疑:“淮河三郡,乃我軍日後攻周根本,不容有失!尉遲燎原更不能有陷危之險!但伐楚之戰已到了關鍵時刻,絕不能讓司徒易騰出手來!”
“傳朕旨意,調趙雲、楊再興鐵騎精銳,星夜兼程,馳援淮河三郡!告訴他們,必須給朕將周軍擋在三郡之外!”
“飛鴿傳書尉遲燎原,告知援軍已在路上,令其穩住陣腳,繼續對司徒易保持高壓態勢,絕不可後撤半步!”
“統領白起、李靖,楚都之戰,朕給他們最大的自主權,務必要快!必須在周軍造成實質性威脅前,給朕拿下帝京城!”
“臣等領旨!”蕭何等人精神一振,齊聲應道。
蕭照淵的選擇,是極具魄力的雙向強硬!他不僅要頂住大周的壓力,還要加速滅亡大楚!這是在賭,賭雍州軍能堅守到趙雲等人,賭白起能速破楚都,也是在賭大周此時不會主力前壓!一旦任何一環出錯,都可能滿盤皆輸。
隨著蕭照淵的命令下達,遠在楚都城下的白起與李靖也收到了來自帝都的最高指令。趙雲、楊再興的鐵騎精銳如同離弦之箭,撲向東方。尉遲燎原也未動一兵一卒,依舊前壓,死死牽製司徒易。
壓力,此刻完全轉化為了動力。大秦這架戰爭機器,發出更加狂暴的轟鳴!能否最終吞下大楚,在此一舉了!
喜歡讖龍請大家收藏:()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