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,冰冷的遼東灣海風已經裹挾著血腥氣,吹拂在每一個東江鎮士兵疲憊卻亢奮的臉上。城寨的殘垣斷壁間,最後幾縷不甘的黑煙掙紮著升騰,旋即被鉛灰色的天幕吞噬。
對鞍山堡的攻克,與其說是軍事上的輝煌勝利,不如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破襲的完美收官。毛文龍深知,以東江鎮目前的實力,占據並守住遼南任何一座堅城都是不現實的奢望。他的目標從一開始就不是占領,而是最大限度地破壞後金在此地的統治根基,動搖其戰爭潛力,並為飽受蹂躪的漢民帶來一場遲到的複仇。
“大人,鞍山左近屯堡的百姓已按計劃轉移至海岸,船隻已備妥。”一名親兵疾步上前,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。
毛文龍點點頭,目光掃過城下整裝待發的隊伍。士兵們身上還帶著廝殺的痕跡,血汙與塵土混合,眼神中卻燃燒著一種近乎狂熱的光芒。這光芒,源於勝利,更源於即將到來的、更徹底的“清算”。
“傳令下去,”毛文龍的聲音不高,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,“所有隊伍按預定路線散開,目標——鞍山周邊所有後金屯莊、哨卡、倉廩!我隻要一個結果:焦土!片瓦不留,顆粒無存!”
“遵命!”吼聲震天。
命令如冰冷的潮水般迅速傳遍各部。士兵們分成數十支小隊,如狼群般撲向鞍山堡周圍廣闊的鄉村。他們的任務不再是攻城拔寨,而是係統性地、毀滅性地摧毀後金在這裡建立的一切。
焚毀糧秣,斷敵生路
十一月的遼東,早已過了收獲的季節。後金強迫漢民和擄掠來的奴隸耕種,將收獲的糧食、草料囤積在各個屯莊的倉庫和簡易的窩棚裡,這是他們維持統治、支撐南下軍隊的重要補給。而此刻,這些維係後金戰爭機器運轉的“血液”,成了東江軍的首要目標。
士兵們的目標明確而殘酷:燒!將所有囤積的糧食、草料、柴堆付之一炬。十一月的遼東,寒風如刀,刮得人臉頰生疼。士兵們裹緊棉甲,手指凍得幾乎握不住火把,但眼中卻燃著不滅的怒火。腳下的凍土堅硬如鐵,每一步都耗費著他們本就不多的體力,可沒人退縮——他們知道,這一把火燒下去,就是建奴的命根子!
火把被投入乾燥的草垛和糧倉,烈焰瞬間騰起,貪婪地吞噬著一切可燃之物。濃煙滾滾,遮天蔽日。一座又一座屯莊燃起大火,火光在鉛灰色的天空下連成一片,仿佛一條巨大的火龍,在遼南大地上蜿蜒盤踞。
不僅僅是糧食。耕牛、騾馬,凡是能被後金用於耕作或運輸的牲畜,要麼被東江軍征用運往皮島,要麼就地宰殺。鐵匠鋪的爐火被熄滅,鐵砧被砸碎,農具被銷毀。房屋被點燃,井口被填埋。一切可能被後金重新利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設施,都在這場有組織的破壞中化為烏有。
這不是簡單的擄掠,這是一場旨在徹底癱瘓敵人後方生產能力的焦土戰略。毛文龍要讓後金知道,他們每向南前進一步,付出的代價將是後方的徹底糜爛。
複仇的宣泄
隨著東江軍的推進,那些在後金殘酷統治下苟延殘喘的漢民也被解放出來。他們中的許多人,家破人亡,親人被屠戮或擄走為奴,心中積壓的仇恨早已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。
當看到昔日作威作福的後金管事、兵丁甚至一些助紂為虐的包衣阿哈被東江軍俘虜或擊潰時,壓抑已久的仇恨瞬間爆發了。
“殺了他!他搶走了我的女兒!”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,狀若瘋癲地撲向一個被捆綁的後金小吏,用指甲撕扯著他的臉頰,發出淒厲的哭嚎。老婦人名叫李氏,原本是個普通的農家婦,家中獨女被建奴擄走後,她日夜以淚洗麵,盼著女兒能活著回來,哪怕隻是個音訊。可一年過去,換來的隻有村裡人偶爾傳來的風聲——她的女兒,早已被折磨致死。李氏的指甲深深嵌入那後金兵的皮肉,每一下都像是替女兒討回一分公道。
“還我爹娘命來!”一個年輕的漢子,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,狠狠砸向一個受傷倒地的後金兵。
諸如此類的場景,在被“解放”的屯莊各處上演。那些被留下看守屯莊的後金老弱病殘,以及一些平日裡欺壓漢民的包衣,成了漢民複仇怒火的直接承受者。他們或許不是戰場上的主力,但卻是後金統治體係的末梢神經,是壓迫政策的具體執行者。在漢民眼中,他們與那些揮舞屠刀的建奴並無二致。
明軍士兵們默默地看著這一切,眼神複雜。他們中的許多人,同樣來自遼東,同樣有著血海深仇。他們不會主動揮刀屠戮這些失去抵抗能力的老弱,但也不會阻止那些剛剛從地獄邊緣爬回來的漢民,用血腥的方式來了結恩怨。這種默許,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宣告:血債,必須血償。
遍地烽煙,動搖根基
連續數日,以鞍山為中心,方圓百裡的遼南大地,陷入了一片火海與混亂之中。白天,黑色煙柱如巨龍般衝天而起,遮蔽了半邊蒼穹,仿佛要將天幕撕裂;夜晚,赤紅的火光連綿成海,映得雲層都似在燃燒,宛如地獄降臨人間。那火光中,是後金屯莊的覆滅,是他們統治根基的崩塌!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焦糊味、血腥味,以及牲畜垂死的哀鳴。曾經相對安寧的後金後方腹地,此刻變成了人間煉獄。
這把火,燒掉的不僅僅是糧食和房屋,更是後金在遼南統治的信心和未來的希望。失去了遼南的糧賦支撐,後金的統治將極大的削弱,將麵臨更嚴峻的後勤壓力。而漢民的複仇烈焰,也必將讓後金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加劇。
戰略撤退
“大人,各部已基本完成任務,是否按計劃撤離?”副將來到毛文龍身邊,臉上帶著一絲焦慮。破壞行動已經持續了數日,動靜如此之大,後金的主力不可能毫無反應。
毛文龍站在一處高地上,眺望著遠處連綿不絕的烽煙,麵沉如水。遠處,地平線上隱約傳來馬蹄聲,斥候急報,後金的援軍已從沈陽方向趕來,人數雖不多,但來勢洶洶。毛文龍冷哼一聲,目光依舊沉穩:“來得正好,讓他們看看,這片焦土就是他們的下場!傳令,加快撤退速度,布下疑兵,拖延追兵!”
他最後回望了一眼這片燃燒的大地。他心底湧起一絲複雜的情緒——這把火,燒儘了建奴的根基,也燒儘了無數漢民曾經的家園。可若不如此,遼東的血債,又怎能討回?
“撤!”毛文龍揮手下令。
命令迅速傳達下去。執行完焦土任務的各支隊伍,開始有條不紊地向預定的海岸集結點撤退。沿途,他們還不忘繼續放火,破壞橋梁,設置障礙,儘可能延緩可能到來的追兵。
滿載著搶救出來的漢民和少量繳獲物資的船隊,早已在約定的隱蔽港灣等待。士兵們迅速登船,動作迅捷而熟練,顯然早已演練多次。
當後金的先頭騎兵氣喘籲籲地趕到鞍山附近時,迎接他們的,隻有滿目瘡痍的廢墟、衝天的煙柱,以及空氣中尚未散儘的血腥與焦糊味。明軍主力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,如同來時一樣突然。
他們試圖追擊,卻被明軍沿途布下的陷阱和疑兵所阻礙,損失了一些人手後,隻能無奈地看著海岸線方向,發出徒勞的怒吼。
東江鎮的這次突襲,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,精準地刺入了後金相對空虛的遼南腹地,進行了一場規模浩大、破壞徹底的“焦土”行動。它或許沒能殲滅多少後金主力,卻沉重打擊了後金的戰爭潛力和後方穩定,極大提振了明廷和遼東漢民的士氣。
海風吹拂著歸航的船帆,船上,是疲憊卻眼神堅毅的東江士兵,是驚魂甫定、卻也燃起複仇希望的漢民。他們身後,是燃燒的遼南大地。
喜歡騎砍: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請大家收藏:()騎砍: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