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鴻基沉浸在自己命運劇變的恍惚與得意之中,哼著小調,做著升官發財、揚眉吐氣的夢。
他哪裡知道,那位在他眼中如同天上神仙般的曹公公,對辦成“招募他們”這樁差事的看重程度,遠超他的想象?
他更不會知道,曹化淳之所以未來能如此迅速地在宮中地位飆升,成為僅次於吊友王承恩之下的二號人物,成為皇帝身邊最受信重的內臣,日後甚至因此功勞而被破格封公。忠誠是一方麵,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精準、高效地為皇帝找到了他們——找到了他李鴻基,以及他身邊這群在饑荒和絕望中掙紮、卻依然保留著悍勇之氣的陝北漢子!
此時此刻的李鴻基,還美滋滋地以為自己走了天大的狗屎運,被大人物看上,賞了口飯吃,給了個官做。
他壓根不明白,他和他手底下這群“土包子”同鄉,在當今天子朱由檢的心裡,究竟占據著怎樣一個特殊而重要的位置。
他們不是僥幸,更不是意外。
他們是那位年輕帝王精心布局中,一枚早就被瞄準、並寄予厚望的關鍵棋子。
隻不過,這一切,現在的李鴻基,一無所知。
李鴻基。
在原本那條奔向深淵的曆史軌跡中,他會是“闖王”,是那個最終敲響大明喪鐘的人。然而,曆史也並未完全否定他的一切。那個喊出“迎闖王,不納糧”、一度在底層百姓心中燃起過希望之火的身影,同樣是真實存在過的。縱然後來失控,縱然功敗垂成,但那份源自底層、試圖改變些什麼的能量,以及那份對普通百姓困苦的某種體察和樸素的同情,是無法被完全抹去的印記。這份潛力,若能被納入正軌,引導得當,或許能為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,帶來一些不同的可能。
高傑。
未來的江北四鎮之一,手握重兵,戰場上頗有能力,算得上帥才。隻是在個人品行上留有瑕疵,尤其是與李自成妻子的那段糾葛。但在抗擊異族的大方向上,他並未動搖。
還有艾能奇、穀可成、李過、高一功……這些名字,在南明那段悲壯的歲月中,都曾是奮戰在抗清前線的人物,展現過不屈的勇氣和對故國的忠誠。
這些來自陝北的漢子,他們身上既有底層民眾的堅韌,也經曆過動蕩時代的磨礪,更蘊含著尚未被完全激發的戰鬥潛力。他們或許粗糙,或許帶著各自的問題,但他們是鮮活的、可塑的力量。
將這些未來的“種子”提前握在手中,加以引導和使用,其意義不言而喻。
正因如此,當今天子朱由檢,在頒布了那道看似隻是為了平息驛卒不滿、恢複驛傳係統運轉的“驛卒複業”詔令之後,緊接著便秘密召見了心腹太監曹化淳。
明麵上的旨意,是讓曹化淳作為欽差,代天子巡視災情最為慘重的陝北,督促地方官府,動用一切資源賑濟災民,安撫地方。這既是安撫民心之舉,也是對地方官吏的一次敲打。
但暗地裡,朱由檢交給了曹化淳一個更隱秘、也更重要的任務——務必,找到那個名叫李鴻基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李自成)的前米脂驛卒,以及他身邊聚集的那幫同鄉骨乾。
甚至下達了死命令,如果找不到就給再次發配到鳳陽守皇陵。
曹化淳這段時間在宮裡,看的到皇帝變了一個人,這些話都是戲言,就算找不到也沒事。
朱由檢陛下其實對自己喜歡的人真的無限的信任,喜歡,現在的他把多疑的性格補上以後,變得更加陽光,像個人,不是一個冷酷的帝王。
時間,已經不多了。
按照曆史的軌跡,再過不到一年,就是崇禎三年。屆時,陝西的局勢將徹底糜爛,大規模的民變烽火將熊熊燃起,而李自成,也將在那片混亂中正式舉起反旗。
朱由檢必須趕在那之前,將這顆最不穩定的“炸彈”拆除,或者說,將其引導到自己想要的方向上來。
這背後彎彎繞繞的因由,這宮裡頭、朝堂上的心思,遠不是此刻的李鴻基和他這幫弟兄們所能想明白的。
或許,也不需要想明白。
他們隻需要知道,天大的好運砸到了頭上,往日裡連想都不敢想的官身、吃糧的機會,就這麼實實在在地落到了手裡。往後,跟著這位看起來本事通天的曹公公,跟著給京城裡那位據說很年輕的皇爺賣命,好好打仗,掙前程,就行了!
想到這裡,李鴻基那紛亂的思緒似乎也找到了一個落腳點。他長長地吐出一口帶著白氣的濁氣,原本有些迷茫的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起來。
他咧開嘴,露出一口因為常年啃食粗糲食物而顯得有些發黃的牙齒,帶著一股子蠻不講理的爽快勁兒,衝著身邊眼巴巴瞅著他的高傑、李過等人,用那帶著濃重米脂土腔的話說道:
“想那些球甚哩!”
“額球不懂!”
“甭管旁的,先奔薊州去!皇爺讓額們打韃子,額們就狠狠地砍他狗日的!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先殺他個球朝天再說!”
這話粗鄙直白,卻像是一盆涼水澆醒了還在興奮議論的眾人。
高傑臉上的得意收斂了幾分,艾能奇那憨厚的臉上也露出了然的神色,年紀最小的李過更是用力點了點頭。
是啊,想那麼多乾啥?眼下最要緊的,是去薊州打仗,給新主子納投名狀,站穩腳跟!
“對頭!大哥說得對!”
“走!趕緊走!莫叫人看扁了額們陝北漢子!”
短暫的喧鬨後,隊伍的氣氛陡然一變。那股子剛得了好處的輕飄飄感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凝練、也更加迫切的行軍意誌。
隊伍行進的速度,明顯加快了幾分,卷起的煙塵,直奔著東北方向的薊州而去。
看本章說,征集角色,具體看我寫的
今天加班到十點多,開會,更新晚了,抱歉。還有讀者朋友的每條評論我都會認真的去看,好的意見我會采納,當然都是好的意見,讀者大大永遠都是對的。看你們的評論我學到了很多,希望多評論,我現在大綱雖然寫好了,我的內容每次都是根據讀者反饋來的,我會在不影響總體劇情的情況下根據讀者所說的去寫,至於為啥不全國招兵,我統一回複一下,沒有開啟王國模式,開啟王國模式需要一些條件,需要效仿晚唐的節度使,直接給那些督臣轄區內的大部分統治權。不然哪裡算是領土呢,不過後續小豬的中央領永遠是最強的,這是我的設想,也可以根據讀者反饋來寫,我一直在猶豫,因為屬於養軍閥,不過你都有係統了,基本上不怕軍閥。
喜歡騎砍: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請大家收藏:()騎砍: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