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牧下馬,冷然對趙遲說道。
趙遲毫不在意李牧的態度,也下了馬。
他身後幾名精銳迅速布置好桌椅和坐墊,酒菜早已擺好。
一切都已準備就緒。
趙遲的隨從各自歸位,戰場瞬間隻剩下他們兩人。
"請坐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趙遲落座後,抬手示意李牧坐下。
"嗯。”
李牧微微點頭,也坐下,與趙遲麵對麵。
"久仰李將軍大名,今日得以相見,倍感榮幸。”趙遲含笑,隨即取酒壺為雙方斟滿。
"趙將軍威名遠播,短短數年從普通士兵升至上將高位,古今罕見,尤其年紀輕輕便取得如此成就,李牧今日有幸相遇,深感欽佩。
不過,若趙將軍意在勸降,大可不必費心。”李牧語氣稍緩,但仍帶著敵意。
"嗬嗬。”
趙遲輕笑,沒有正麵回應。
他舉起酒杯,向李牧提議:"敢與我一同飲酒嗎?"
"有何不可?"
李牧也拿起酒杯,與趙遲碰杯後一飲而儘。
趙遲笑了笑,同樣喝完。
"李將軍難道不怕我使詐?"趙遲調侃道。
"以趙將軍的威望,尚且需要這樣做,又怎能位居今日之尊?"李牧平靜答道。
"哈哈哈..."
聽罷,趙遲放聲大笑。
"難得李將軍如此誇獎趙某,讓我受寵若驚。”趙遲再次展顏。
"趙將軍今日前來,想必是想勸降李牧?"
"如果是這樣,我想說的是,既然領取俸祿,就該儘職儘責。”
"我李牧身為趙國臣民,即使君主不在,仍是趙國人。
若投降,世人會怎麼看?豈不是認為我貪生怕死?"
"今日之戰,"
"如果秦軍強行進攻,李牧必定奉陪到底,戰鬥到最後一刻。”李牧語氣堅定。
"趙某有幾句話想請教,不知李將軍能否賜教?"趙遲轉移話題,微笑著開口。
"請講。”李牧回答。
"不知李將軍如何看待這天下?如何看待各國局勢?"趙遲問道。
"天下諸侯並立,各有根基,而秦帝國尤為特彆,曆代君王都賢明,導致國力極盛,這是曆代積累的結果。”
環顧四周,李牧認為隻有秦帝國能統一天下。
"如今趙國大部分已經歸入秦地,秦的力量銳不可當。”李牧眉頭緊鎖。
"這就是你看到的局麵?"趙遲搖頭輕歎。
"難道不是嗎?"李牧直視著他,目光堅定。
"你隻看到諸侯紛爭,覺得秦帝國的統一指日可待,卻沒有注意到這片中原大地早已被戰火侵蝕,諸侯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。”
"其間因戰喪生的同胞又有多少?百萬?千萬?還是更多?"
"這些你竟然毫無察覺?"
"各國雖然疆域分明,但你能忘記我們同出一源,同根同祖,都是炎黃子孫嗎?"
"多年的戰亂,又讓我們失去了多少親人?你真的感受不到嗎?"趙遲凝視李牧,語調深沉。
李牧沉默良久,眉宇間凝結著複雜的情緒。
千百年來,列國爭鬥,彼此如冰炭般對立,甚至成為生死仇敵,又有誰能記得彼此同宗同源?
“身為邊帥,當明外族之害,知其覬覦中原已久。”
“誠然如此。”
“如今雖暫無大患,然若日後中原自亂,異族難道不會崛起賢才,整合力量?”
“外族之患,汝身為守邊之將,定有所悟,或無人比汝更明。”
同族情誼,異族隱患。
對於安逸者,這些或許無關緊要;但對於心懷壯誌、熱血沸騰、以炎黃興衰為己任者,此為振聾發聵的警鐘。
猶如昔日韓非子,今歸趙遲麾下。
國破後,他本欲自儘,卻選擇守護族人,而非偏護一國一家。
“同族根基。”
“異族隱患。”
李牧低聲呢喃,內心波濤洶湧。
趙遲所言無誤。
身為邊防統領,他屢次與異族交戰,無數異族倒在了他的劍下或軍隊麵前。
他多次擊退入侵之敵。
然而,他也見過那些泯滅人性的異族在中原大地上——視炎黃子民如草芥,肆意屠殺、劫掠,無所不用其極。
彼輩毫無禮法,隻知掠奪。
近年,李牧在與異族作戰中發現其愈發強大,愈發棘手。
趙國雖因胡服騎射成效顯著,但草原上的異族亦不可輕視,因其啟發了趙國的許多改革。
趙遲話音剛落,腦海中浮現出萬千亡魂絕望呼喊與不甘離世的畫麵。
異族之患,絕非虛言,而是現實存在。
此刻,李牧思緒翻滾,趙遲繼續說道:
“李牧將軍,請看。”
趙遲抬手指向代城關口那支身穿紅甲的趙字隊伍,又轉身指向身後那支披著黑甲的秦軍精銳。
“看到了嗎?”
趙遲問道。
李牧未作回應。
“不錯。”
趙遲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,“在我身後的秦軍將士,對你而言或許是對手,但你可曾想過,他們與你一樣,是炎黃子孫,是我們華夏的後代。”
趙遲的話仿佛觸動了某種深藏於血脈中的共鳴。
...
“此次我秦帝國藍田、函穀兩大軍營,兵員眾多,難以估算。”
“而我所統率的部隊也有數十萬之眾,合計將近百萬。”
“確實,李牧將軍智謀超凡,以代城為中心,兩翼配置騎兵,這支十萬大軍即便麵對我大秦的猛攻,也絕不退縮。”
“一旦開戰,雙方傷亡人數恐怕將達到十萬、二十萬,甚至更多。”
“你也清楚,此戰注定無勝算。”
喜歡大秦: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:()大秦: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