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弟孟優勸道:“兄長何不見一見?且看漢人開出什麼條件。”
當鄧芝被引至孟獲的大帳時,他看到的是一個充滿野性力量的南蠻王。帳中懸掛著虎熊猛獸的毛皮,各部首領分列兩旁,目光如刀般銳利。
“大漢皇帝陛下感念南中百姓...”鄧芝剛開口,就被孟獲打斷。
“這裡沒有大漢皇帝,隻有南蠻王!”孟獲的聲音震得帳篷嗡嗡作響,“漢人占我土地,欺我族人百年,如今憑幾句好話就想讓我們臣服?”
鄧芝不卑不亢:“大王若肯歸順,丞相許諾封您為南中大都督,永鎮南疆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帳中一陣騷動。有些首領顯然被這個提議打動了。但孟獲大笑起來:“諸葛亮是想讓我做漢人的看門狗嗎?回去告訴你的丞相,南蠻人要的是完全的自由,不是漢人施舍的官職!”
鄧芝走後,孟獲召集各部首領議事。月光下,篝火旁,爭論持續了整夜。
“漢人勢大,我們暫時歸順,積蓄力量,未嘗不可。”一個年老的首領說。
孟獲搖頭:“漢人永遠不會真正信任我們。今日許以高官厚祿,他日必會秋後算賬。”
金環三結元帥激動地揮舞著手臂:“大王說得對!我們好不容易團結起來,不能再做漢人的奴隸!”
最終,孟獲站起身,麵向眾人:“我們要建立一個屬於南蠻人的國度,不再向任何人稱臣。若漢人來攻,就讓他們嘗嘗南中山林的厲害!”
消息傳回成都,諸葛亮長歎一聲:“如此,唯有武力解決了。”
陳到再次請命:“丞相,給臣三萬精兵,必擒孟獲來見!”
諸葛亮卻道:“南中之戰,非力敵可勝。我需要親自南征,但不是現在。”他走到窗前,望著綿綿秋雨。
是夜,諸葛亮獨坐書房,燭光映照著他疲憊的麵容。案上鋪著南中地圖,上麵標注著山川險要、部落分布。他知道,這場戰爭將不同於與東吳的正規交戰,而是要在密林深穀中與熟悉地形的蠻族周旋。
“丞相還未休息?”張禕端來熱茶。
諸葛亮揉了揉眉心:“我在想,為何漢蠻之間的矛盾始終難以化解。光武帝時征南蠻,殺伐過重,以致仇恨延續百年。我們能否找到不同的道路?”
張禕輕聲道:“蠻人不識王化,畏威而不懷德。隻怕難有感化之路。”
“不然。”諸葛亮搖頭,“南蠻亦是人,反叛隻因生存受迫。若我能生擒孟獲七次,放他七次,或許能讓他心服口服,從而真心歸順。”
楊儀驚訝:“七擒七縱?這太過冒險了!”
“欲收南中人心,非如此不可。”諸葛亮目光堅定,“不僅要打敗他們,更要讓他們心服口服。”
與此同時,在南中的密林深處,孟獲也在與部下商議。
“諸葛亮若親自來征,必率大軍。我們不可正麵迎戰。”孟獲指著地上的簡易地圖,“利用山林地勢,分散襲擾,斷其糧道,耗其兵力。”
帶來洞主擔憂道:“聽說諸葛亮神機妙算,用兵如神。”
孟獲冷笑:“漢人的兵法在深山老林中未必管用。這裡是我們世代生活的地方,每一處險要我們都了如指掌。”
兩個截然不同的戰略,在兩個智者心中同時形成。一場曠日持久的征討與反抗,即將在這片原始山林中展開。
秋雨綿綿中,成都城外的稻田已經收割完畢。糧倉滿滿,戰馬肥壯,但諸葛亮知道,來年開春,蜀中將再次麵臨戰火。而南中的山林裡,孟獲也在積極備戰,聯合更多部落,打造兵器,儲備糧草。
兩位尚未謀麵的對手,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較量做著準備。一場改變南中命運的戰爭,正在緩緩拉開序幕。
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:()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