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環三結和關索被迅速迎入城中。沙摩柯緊緊握住金環三結的手,又看向年輕的關索,尤其是他手中那柄熟悉的青龍刀,眼眶不禁濕潤了:“沒想到,竟是關將軍的公子和南中的兄弟前來救援……”
關索上前一步,躬身行禮:“沙摩柯叔父,小侄關索奉丞相與孟獲大王之命,特來相助!當年您舍命護送先父靈柩之恩,關家永世不忘!”
沙摩柯連連點頭,老淚縱橫:“好孩子,好孩子!雲長兄有後矣!”
金環三結道:“沙摩柯將軍,我家大王親率五萬大軍隨後就到。我部一萬藤甲兵願為前鋒,先挫東吳銳氣!”
藤甲兵的到來,立刻改變了戰場的力量對比。沙摩柯與金環三結、關索稍作商議,決定主動出擊,在酉陽城外的牛頭山一帶,給正在進逼的東吳山越兵一個迎頭痛擊。
朱據和朱桓聽聞沙摩柯竟敢主動出城列陣,頗感意外,但自恃兵力優勢,並未太過在意,立刻揮軍迎戰。
兩軍在牛頭山下的開闊地帶上擺開陣勢。東吳的山越兵看到對麵出現了一支裝束奇特的軍隊,指指點點,有些甚至發出嗤笑,認為那些藤甲不過是蠻夷的簡陋裝備。
然而,戰鬥一開始,輕視藤甲兵的山越軍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。
戰鼓擂響,藤甲兵率先發起衝鋒。他們動作迅猛,吼聲如雷,沉重的腳步踏得大地微微震顫。山越兵射出的箭矢,撞擊在堅韌的藤甲上,大多被彈開,難以造成有效殺傷。待兩軍短兵相接,藤甲兵的優勢更加明顯——他們體格普遍比山越兵更為高大強壯,力量占據上風,手中的兵器多為刀斧和長矛)揮舞起來勢大力沉。而山越兵的攻擊,卻很難穿透對方那層古怪的藤甲。
第一波接觸,東吳軍的陣線就被衝得七零八落。南蠻士兵勇不可擋,往往需要數名山越兵才能勉強抵擋住一名藤甲兵的衝擊。戰場上,東吳軍傷亡迅速增加,而藤甲兵的損失卻微乎其微。
“那是何物?竟如此堅固?”在後軍觀戰的朱據大驚失色。
朱桓麵色凝重:“似是南蠻的藤甲!聽聞此甲不畏刀箭!沒想到蜀漢竟然調來了南蠻軍隊!”
眼看前線即將崩潰,朱據、朱桓又驚又怒,兩人對視一眼,各挺秀龍大刀,催動戰馬,直衝陣前,企圖憑借自身武勇,斬殺敵軍將領,穩住陣腳。
他們很快就注意到了在亂軍中格外顯眼的那位少年將軍——關索。他舞動著那柄小號青龍偃月刀,刀光閃爍間,已有數名東吳軍校尉被他斬落馬下,雖年少,但招式狠辣,氣勢逼人。
“黃口小兒,休得猖狂!”朱據大喝一聲,拍馬舞刀直取關索。朱桓擔心兄長有失,也緊隨其後。
關索見兩員東吳大將同時向自己衝來,毫無懼色,反而激起滿腔豪情,揮刀迎上:“來得好!讓小爺會會你們!”
霎時間,三匹馬盤旋戰在一處。關索力敵朱據、朱桓兩兄弟。朱氏兄弟的秀龍刀法本以配合默契、攻勢淩厲著稱,兩人原以為能迅速拿下這年輕小將。然而一交手,他們便發現關索的刀法儘得關羽真傳,沉穩老練,攻守兼備,那柄青龍刀在他手中雖因氣力原因不如其父那般有開山裂石之威,但招精妙,速度奇快,竟一時奈何他不得。
“這小子,好生了得!”朱據越戰越是心驚。雙方纏鬥數十回合,關索瞅準朱據一個破綻,青龍刀如一道青色閃電,斜劈而下!朱據慌忙回刀格擋,卻慢了半分,隻聽“哢嚓”一聲,肩頭的甲胄被刀鋒劈開,鮮血瞬間湧出!所幸關索年幼,氣力未至巔峰,加之朱據肩甲防護,這一刀未能傷及筋骨,但已嚇得朱據魂飛魄散,冷汗直流。
朱桓見兄長受傷,急忙猛攻數刀,逼開關索,護著朱據向後敗退。東吳軍見主將一傷一退,士氣頓時崩潰,全線潰敗。金環三結和沙摩柯乘勢掩殺,東吳軍大敗,損失慘重,一直退後二十裡才穩住陣腳。
牛頭山一戰,藤甲兵初試鋒芒,大獲全勝。關索力戰東吳二將,刀傷朱據,更是威震三軍。捷報傳回遷陵、酉陽,守軍歡聲雷動,久違的信心重新回到了每一位將士心中。
然而,朱據、朱桓雖遭敗績,但主力尚存,絕不會善罷甘休。更大的考驗,還在後麵。而孟獲率領的主力大軍,以及諸葛亮那個神秘的錦囊,都還在路上。武陵郡的命運,依然懸而未決。
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:()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