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另外,我們會安排科研團隊輪流駐廠,手把手指導你們使用新設備。”
有人開始動搖,幾位年輕的匠師率先報名參加培訓。
“給我看看那是什麼東西。”一位年長鐵匠眯著眼睛打量水力錘。
幾天後,工坊內的生產效率明顯上升,抵觸情緒也逐漸消散。
……
軍事與經濟雙線推進,成效初顯。
但在一次綜合評估會議上,矛盾再次浮現。
“投入太大,回報周期太長。”一名財政官員皺眉道,“若不能儘快見到成果,恐怕難以繼續維持這種高強度研發。”
“科技發展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。”徐逸冷靜回應,“我們必須有長遠眼光,不能因短期困難放棄未來。”
我看著兩人爭執不下,決定采取行動。
“召集所有部門負責人,組織一次公開辯論。”我說,“讓大家用數據說話,用事實證明自己的觀點。”
會議室內,各方代表依次發言。
軍械司展示新式武器在戰場上的表現,工坊提交生產效率提升的數據,財政部門則列出當前支出明細。
“我們的投入確實巨大。”我總結道,“但也要看到,軍事防禦能力提升,意味著我們可以減少守軍數量,節省人力成本;經濟效率提高,則意味著稅收增長,財政壓力反而減輕。”
眾人陷入沉思。
最終,在數據麵前,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,這場科技改革確實帶來了實質性變化。
“那麼接下來,我們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?”有人問道。
我沉默片刻,望向窗外。
“下一步,我們要打造一支真正的科技軍團。”我的聲音堅定而清晰,“不隻是武器,還有通訊、運輸、醫療……我們要把科技融入每一個角落。”
……
夜色降臨,機關研究室內燈火通明。
一名工匠突然衝出房間,臉上帶著激動的神色:“大人!我們成功了!”
我快步走入實驗室,隻見一台全新的機關獸模型靜靜佇立,其關節靈活,動力穩定,甚至可以自行調整重心。
“這是我們融合磁力與蒸汽動力的新設計。”工匠興奮地說,“它不僅能攜帶物資穿越戰場,還能協助攻城!”
我伸手觸摸那冰冷的金屬外殼,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正在孕育。
“很好。”我輕聲道,“告訴所有人——這隻是個開始。”